祝 贺 与 希 望
张中山
文章字数:1,260
做了十多年报人,对于办报总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商洛师专将创办校报,主持其事的同志嘱我写几句话,我也就乐于从命了。 首先想到的是,办报是一项十分辛苦的工作。不仅采访苦,写作苦,编排也苦。读报的人不觉得,办报人却是往往绞尽脑汁,字斟句酌。日不遑食,夜不遑寝,风里来雨里去,唯恐虑之不周,把握不准,言不及义,文不到位。既要牢牢把握党的方针政策,吃透上级精神,又要顾及形势时局气候;既要精心策划,深入采访,又要深思熟虑,反复推敲,布局安排,唯恐稍有疏忽,铸成大错或留下遗憾,愧对读者。真可谓如履薄冰,步步慎之又慎!《商洛师专》虽是—张校报,但对于社会、读者其影响作用也是同样的。我想采编排校的同志,应该树起高度的敬业精神和责任心,才能办得更好! 高校校报,是新闻报刊大家族的重要成员。它是宣传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反映高校师生教学科研、校园生活,校际之间相互沟通,交流工作经验,传递学术信息,扩大师生视野,增强人文关怀的重要阵地。我曾多年参加陕西省新闻作品评选研讨活动,对我省一些高校校报也有所了解和接触,其中许多校报是办得很不错的,不仅刊发的作品质量好,编排也很精美。商洛师专校报的创刊,无疑是师专师生生活中的一件好事,喜事。它对师专的教学改革,扩大对外交流,向兄弟院校学习借鉴等等,都将发挥重要作用,产生深远影响。相信它也一定会给师专校园带来新风气,增添新景观。因此,我也衷心地表示祝贺! 报纸是新闻纸。新闻常常被人们认为是“易碎品”,明日黄花。实际上这种认识是片面的,肤浅的,并不准确的。从事新闻报刊的同志更应懂得,新闻是时代风雨的记录,是历史的草稿。准确把握和记录历史的脚印,责任重大,意义深远,丝毫不可轻视与马虎。毛泽东同志曾提出要“坚持政治家办报”的原则。江泽民同志指出:“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 因此,他要求新闻记者要“志存高远”,要努力打好“理论路线根底,政策法律根底,群众观点根底,知识根底,新闻业务根底”。我认为即使是一张校报,这也应该是我们必须遵循的指导原则,努力去实践它。 《商洛师专》是一张小报,我希望主办的同志和全体采编人员,要认真研究“小报”的特点,不必贪大求全。要从学校实际出发,从小报的特点出发。文章宜短小,信息要广富;图文应兼重,编排要精心;视野要开阔,增强文化味;文字要规范,语言要活泼。只有文章短小,信息量才能增加,只有短文才能锻炼记者编辑文字的语言能力。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短文往往比长文更难做。要重视新闻图片的使用。现在被称为“读图时代”,新闻图片在报纸版面上有着特殊的意义,不要轻视。报纸语言,自有其鲜明的个性特点,同时也是文化品位质量的体现。这些都是值得报纸的采编人员不断学习和追求的。 干新闻成名容易,成行家难。因此,也真诚的希望《商洛师专》的全体采编同志,努力加强自身的文化知识和业务能力的学习与提高,把你们的报纸办得特色鲜明,品位高雅,在高校报刊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作者系《商洛日报》原总编辑,高级编辑) 原载于《商洛师专》2002年5月15日第2期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