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院门看自身 反求诸己谋发展
——学习实践活动评论之三
文章字数:1,314
在学习调研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我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下简称学践活动)正朝着分析检查工作的纵深发展。根据中央领导同志最近的讲话,搞好这一阶段的工作,关键是要在全面把握学践活动总要求的前提下,突出体现“科学发展上水平”。我们要深刻领会并切实贯彻这一指示精神,确保我院学践活动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发展,不走偏路,不走弯路,达到预期目标。 要提高学院科学发展的水平,首先要把制约、影响及有违于科学发展的问题梳理好,按照主客观、软硬件、大中小、内外轻重等分类归纳,提炼概括,经过集体“会诊”,找出主要矛盾和关键要素,尤其是理念性、思路性、班子性的问题。不要在枝节问题上纠缠,不要停留在表面现象的罗列上,不要把聚焦点对准下面,对准群众,对准个人。防止班子分析检查报告的形成搞成个别或少数人闭门写材料,防止把分析检查搞成一般的工作总结,或历史的“旧账”。如果存在发生这些认识和作法,本身就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违背中央关于学践活动的基本指导思想和正确方向的。 搞好分析检查,找准问题是关键。找问题的过程,就是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理解的过程,是深化对院情、系情、社情认识的过程,就是总结历史、透视现实、探索规律、谋划未来的过程,就是聚民智、达民意、顺民心,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增进团结、凝聚力量的过程。只有把问题找准,才能把原因分析透,才能有的放矢的提出科学可行的整改举措。从某种意义上说,找问题就是找规律、找科学、找发展。找问题的水平反映学习调研的水平,分析检查乃至整改水平。抓住这个关键性的环节,就牵住了整个活动的“牛鼻子”,完成好这个任务,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收效。 找准问题的实质,是寻找影响本单位科学发展的特殊矛盾或发现矛盾的特殊性。从学院到各系各部门,从院领导到每个教职工,大家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没有办学育人的特色,就谈不上学院的科学发展,就没有广阔的生存空间和恒久的生命力。特色是品牌,特色是核心实力与竞争力。作为一所地方性本科院校,立足商洛,服务地方,服务基层,是我们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培植学科专业优势,形成和发展育人特色的不二选择。各系领导班子、党员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负责同志,一定要牢牢把握分析检查的这一要害,紧密结合本系、本学科、本专业的实际,在与地方人才的智力需求相结合点上找差距,在领导班子服务地方意识上找原因,在服务地方、服务基层的支撑点上找路子,在服务地方、特色强系的突破点上谋发展。 搞好分析检查也是继续解放思想,创新思维的过程。找问题、查原因、提措施不能就事论事。常言道不要坐井观天,其实坐井观井也是不行的。长期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缺乏充分的信息交流和思想碰撞,容易产生精神惰性,容易导致思维视野的狭隘和因循守旧的思维定势。为了更客观准确地认识自我,必须跳出系门、跳出院门、跳出山门,突破地域的局限,充分消化和运用深入实际、深入社会调研的成果,以更宽广的视野、以“更上一层楼”的远大目光,以多维的社会参照系,反观自我,反求诸己,更加科学地给自己定好位,更为客观地确定生存发展的空间和思路,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适应社会、服务地方。以服务优化资源,以服务彰显特色,以服务增强实力,真正实现科学发展上水平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