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关漫道从头越
文章字数:1,307
金秋十月,神州处处涌动着喜庆的热潮。载着收获的喜悦,敲起欢庆的锣鼓,人们把最诚挚的祝福、最美好的心愿献给祖国母亲的六十华诞!全院师生也以不同的形式抒发着炽热的爱国之情。 中国素有干支纪年的习惯。六十年一个甲子轮回,意在回顾、总结和提高,意在探究和掌握更多的自然与社会规律。2009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88年,共和国建国60年,改革开放已逾30年。今年,也是我院建校33周年。以大观小,历史的沧桑巨变如汹涌澎湃的江河,席卷着鱼龙俱杂的潮流滚滚向前,顺势者似过江之鲫,逆势者若匆匆过客,浪淘尽,泥沙沉。青史留名者,是那些勇立潮头的“弄潮儿”;人民所铭记者,是那些虽无叱咤风云之壮举却默默撑起社会、民族、共和国脊梁的无名英雄们。以小见大,我院由小到大的33年,是社会日新月异变化的缩影,是改革开放催生发展的硕果。一部建校史,几代学人著。如果借用一位哲人“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逻辑,那么,凡是现实的都是历史的。“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伟人的教诲如同黄钟大吕,警示我们倍加珍惜共和国的建国史,改革开放的发展史,乃至我们学院的成长史。 缅怀先贤在于激励后人,回顾历史是为了开辟未来。作为继往开来的学院这一代人,我们肩负着推进地方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历史使命。要把一个欣欣向荣、具有万人规模的特色鲜明的地方性本科院校奉献给社会,传承给后人。时势决定了我们是继续开拓奋进的“拓荒牛”,不是躺在昨天历史功劳簿上的“守护人”。 古人说,“是非经过不知难”。30多年的磨砺,学院人饱尝了在艰苦环境和条件下办学育人的艰辛和不易;历届班子和广大教师的甘苦也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形成了立足山区、面向基层的办学方向,奉行艰苦创业、爱岗敬业的办学精神,恪守严谨、扎实、精细的治学风格,为学院的跨越发展夯实了思想基础,为后人积累了一笔不可多得的办学精神财富。2006年的升本,标志着学院发展步入了一个新阶段。以此为界,前30年主要是创建一所优良的、以教师教育为主的高等专科学校,这一目标已经如期实现。以2006年为开端的新时期,工作重心任务已经从举办专科教育为主转变到举办本科教育为主。学校发展的主要矛盾是更新不适应、不符合现代本科教育要求的旧观念、旧作风、旧内容、旧方法等,着力培育本科教育的优质资源,着力建设符合本科层次人才素质要求的教学体系及培养模式。“升本”是实现学院突破发展迈出的历史性第一步,“创本”则是意义更大、工作更加艰巨的第二步。我们既要看到实现这一历史性转变的良好机遇和有利条件,又要清醒认识自身和客观环境制约的诸多不利因素,以必胜的信心、攻坚克难的勇气和科学务实的态度,去应对挑战,化解风险,乘势而上。在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和行政的正确指挥下,众志成城、团结一心,为顺利通过教育部的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尽快实现万人办学规模,为创建特色鲜明、优秀的地方性本科高校而努力奋斗! 再过30年,我们学院将迎来自己的第一个甲子,共和国也近百年,我们可以充满信心地期待一所生机勃勃的现代化高校从秦岭南麓丹水之畔崛起!一个如日中天的现代化强大中国也将从地球的东方崛起!“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要聚全院师生的智慧之力,谱写创本的华彩乐章,献给祖国母亲,献给学院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