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团锦簇迎国庆 欢歌笑语抒豪情
文章字数:3,465

本报讯 (记者王霄飞)10月1日至8日,学院内外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师生们度过了一个喜庆、祥和、美满的国庆与中秋佳节。 “双节”期间,由6000盆鲜花摆成的“国庆”造型为校园增添了浓浓的节日气息。教学楼前悬挂起了“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横幅,“举国上下齐欢畅 家和国盛万事兴”、“国庆又逢中秋月圆伟大祖国大好河山”、“蒸蒸日上繁荣富强 神州共奔富丽康庄”,一副副对联道出了我院7000名师生热爱祖国、祝福祖国、建设祖国的共同心声。校园里充满了欢歌笑语,同学们纷纷在花坛前合影留念,为自己能够与全国人民一起见证这一伟大的历史性时刻留下美好的回忆。 为确保假期留校学生能够顺利、圆满地收看国庆阅兵仪式和焰火晚会,学院从9月30日晚19点30分至10月1日晚23点,在报告厅、多媒体教室及学生食堂等6个地点开通实时转播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以便师生们在第一时间收看国庆庆典。从10月1日至7日,院团委还组织开展了爱国主义影片展播活动,为师生们播放《大决战》等反映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及新中国成立经过的爱国主义历史影片。学生处于10月2日组织召开了少数民族学生座谈会,各民族学生欢聚一堂,共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喜迎中秋佳节的到来。后勤服务总公司、院团委等部门还组织环卫人员对学院内外进行了大规模清扫,并更换了灯笼、彩旗,使学院面貌焕然一新。 为确保国庆期间校园的安全稳定,做好甲型流感防控和突发事件预防工作,院长张景书特别指示后勤服务总公司在节前对食品卫生安全进行一次清理整顿;9月29日下午,副院长刘建林、魏书堂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对学院国庆期间的安全稳定工作作了细致的安排部署。学院保卫处、后勤服务总公司等部门假期加强了校园安全防范、食堂卫生管理和甲型流感防控工作力度,并实行24小时值班。各部门积极努力、通力配合,确保我院师生度过了一个欢乐、祥和、喜庆的国庆与中秋佳节。国庆盛典引燃我院师生爱国激情 本报综合消息 “这次阅兵场面壮观,让我们热血沸腾。我们的国家确实强大了,相信今后她还会更加强盛!”一位同学在观看了阅兵仪式直播后兴奋地对记者说。 10月1日上午,举世瞩目的国庆60周年国庆阅兵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在多媒体教室,在报告厅,在学生食堂,师生们汇聚在一起,观看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现场直播。户外行人稀少,只有激昂奋进的乐曲和热烈欢快的掌声久久回荡在校园内外。 上午9时58分,当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神采奕奕地走上天安门城楼主席台时,师生们热烈鼓掌,表达了无比激动的心情。随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在千里之外的校园里,师生们不约而同唱起了国歌,抒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结束时,师生们更是掌声雷动,不少人重复着总书记庄严的话语——“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伟大的中国人民万岁!”。 上午10时37分,阅兵分列式正式开始。随着8000余名官兵组成的13个方队依次走过天安门广场,解放军战士那高昂的士气、威严的军容军姿、整齐划一的步伐、嘹亮的口号充分展示了我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的形象,深深打动了我院师生。当身着雪白军装的海军学员方队和英姿飒爽的三军女兵方队出现在银幕上时,收看现场一片欢呼。 铁流滚滚,剑舞苍穹。当30个装备方队和12个空中梯队通过天安门广场时,迅速掀起了师生欢庆气氛的高潮。各型先进的武器装备使师生们在感叹于祖国强大的同时,也引发了他们对身为中华儿女的强烈自豪。有的同学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更多人则拿起相机,留下这珍贵的一幕。当我国第一批女战斗机飞行员驾驶的教练机梯队拉着5道绚丽的彩烟通过天安门广场时,众多女生们无比振奋,爆发出最热烈的掌声,向巾帼英雄致敬。 “奋斗创业”、“改革开放”、“世纪跨越”、“科学发展”4个主题的游行方阵如巨幅画卷铺展而来,波澜壮阔的历史、辉煌的成就、伟大的民族精神激荡着师生们的胸怀。豪迈奔放的安塞腰鼓,代表着陕西和台湾省的“三秦新韵”、“宝岛台湾”彩车驶过天安门城楼时,观看现场一次又一次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景书在收看了阅兵仪式后对记者说,这次国庆60周年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隆重而热烈、喜庆而祥和、威武而整齐,令人振奋,令人激动。我为祖国今天的强大感到自豪,对祖国和学院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希望今后全院师生员工能立足本职工作,兢兢业业、艰苦奋斗,围绕学院党委制定的发展蓝图,为学院发展、为祖国建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下转第二版) (上接一版) 我院退休教师杨书生是共和国的同龄人,他在收看了阅兵仪式后说,这次国庆阅兵充分展示了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成果,让我们看到国家在不断发展进步。和过去相比,我国的综合实力已进入了世界前列,人民生活幸福美满,民族团结,社会和谐,我感到非常高兴,非常欣慰。 教务处高扩昌老师对记者说,看了阅兵式和群众游行之后,可以用震撼、亲切、感动六个字来形容。宏大的场面、严密的组织,整个过程紧凑、完整,繁而不乱、忙而有序。群众游行队伍比分列式和装备展示队伍稍长,从一个侧面反映我国奉行的“和平·发展”理念,也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亲民、爱民;群众爱国、拥政的一面。国庆庆典回顾了新中国建立以来走过的伟大历程,34个省市区、直辖市一一亮相,告知世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团结、统一的大家庭,包括台湾在内的最终大团结必将实现、民族复兴指日可待。 人文社会科学系一位教师表示,阅兵仪式上出现的装备全部由我国自主研制生产,表明我国已建立起了完善的国防科工体系;90%的装备是第一次亮相,表明我国近年来在国防建设和武器装备方面有了飞跃发展。与建国50周年的阅兵相比,装备方队全部实现了自行化,说明我军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而展示的预警机、机动雷达和现代通讯装备则表明我军正在信息化的道路上大步前进。这些成果的取得是建国6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科技、信息化水平全面进步的一个缩影,充分体现了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到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领导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独立、民主、富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道路上取得的辉煌成就。 当晚,我院师生依然满怀激情观看了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盛大联欢晚会。民族团结歌盛世 中秋共话国与家 本报讯(记者 王霄飞)10月2日,激动人心的国庆大典已经落幕,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又将到来。在这特殊的日子里,我院组织举办了少数民族学生中秋茶话会,院党委副书记左晓民与我院少数民族学生代表亲切会谈,向同学们送去了节日的问候,提出了殷切的期望。 随着我院招生规模和生源地范围的不断扩展,各省市、各民族的学生不断增多。参加座谈的50余名学生分别来自云南、湖北、河北、湖南、陕西等省市,分属土家族、回族、满族、彝族、白族等。 左晓民在座谈中向全体少数民族学生致以节日的问候。他指出,随着我院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来我院学习深造,为学院建设提供了丰富宝贵的多元文化,这是党和政府少数民族政策的成果,是各民族团结进步在商洛学院的具体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传统价值观念都注重“家”的概念,希望广大少数民族学生以商洛学院为家,在这个大家庭里共度“双节”,共度三到四年的美好时光,更要热爱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团结奋斗,建设祖国。 左晓民强调,广大少数民族学生一要珍惜、爱护学院这个“家”,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用勤奋学习、全面成长为她增光添彩;二要在三到四年的学习生活中打好知识基础和做人基础,使自己人格得到完善、心理更加成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掌握好本专业科学理论的基础、方法和精髓;三要正视现实生活中的困难,通过艰苦奋斗磨练自己、增长才干,把精力放到不断提高知识、才能和综合素质上来,为自己、为中华民族谱写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学院也会尽最大努力改善条件,为同学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学生处处长潘永前、后勤服务总公司经理石启英、保卫处副处长何志奇分别向同学们介绍了我院学生处、后勤服务总公司和保卫处的机构设置、工作职责和近期工作要点。 座谈会上,各民族学生代表纷纷发言。同学们介绍了自己的民族和家乡特色,就学院发展与管理、服务工作提出了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并就昨天在北京举行的国庆大典展开了热烈讨论,表达了对祖国强大的骄傲和民族团结的自豪之情。来自湖北恩施的土家族学生卿青现场演唱了土家族民歌。来自云南大理的白族学生王甜向大家介绍了本民族的语言,并用云南方言祝参加座谈会的师生“中秋节快乐!”。 中秋节期间,学院学生处还向参会的少数民族学生赠送了清真月饼,并向孤儿和烈士子女学生发放了慰问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