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师生为“格林巴利综合症”患者王翼龙捐款
文章字数:850
本报讯 (记者赵英卓 学生记者梁德民)正值青春年少,却突患重病;家庭条件困难,却得到了全院师生的爱心资助。近日,罹患格林巴利综合症的我院中文系06级语文教育专业四班学生王翼龙,收到了全院师生12994元的爱心捐款,令他在严寒的冬日里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 格林巴利综合症是一种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首先出现双下肢无力,继之瘫痪逐渐上升加重。严重者出现四肢瘫痪、呼吸麻痹而危及生命。王翼龙今7月在苏州打工期间,突觉呼吸困难,全身瘫软,被住在一起的同学发现后,立即送往苏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治疗,经诊断为格林巴利综合症。9月18日,王翼龙转入商洛市中心医院治疗,由于难以承受高额的治疗费用,王翼龙于10月26日出院,暂住家中疗养。在95天的住院治疗期间,共花费83628元,其中60000多元是向亲朋借来的。出院后的王翼龙病情仍然严重,生活不能自理,且需大量购买每支552元的人体免疫球蛋白注射液才能稳定病情。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收入微薄,再加上高额的医药费用,让这个家庭再也无法负担。 学院团委在了解王翼龙的实际情况后,立即向我院师生发出倡议,以文字、展板等方式,对王翼龙的病情及家庭情况做了客观介绍,号召广大师生踊跃捐款,献出一份爱心,共同挽救王翼龙年轻的生命。11月6日,院学生会组织开展了“以爱的名义”为主题的募捐活动,师生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投下自己的一份爱心,为王翼龙送上一份关怀与祝福。活动期间,共募集捐助款12994元。同学们纷纷表示:“虽然我捐的不多,但这是我的一片爱心,希望王翼龙同学能早日康复。” 11月13日上午,中文系党总支书记张彦民、院团委李彦广与学生代表,踏着清晨结冰的山路,前往商州区金陵寺镇上竹园村,把捐款送到王翼龙家中,并送去了全院师生的真诚问候与鼓励。 床榻上的王翼龙收到师生的温暖问候,眼里闪着湿润的泪光,不住地点头告诉在场的人,他一定会坚持下去直到康复。王翼龙父母用颤抖的双手接过捐款已泣不成声,哽咽着说:“孩子的母校就是翼龙的第二个家,那么多热心的老师和同学关心,给了我们坚持下去的信心,就是把房子卖了也要看好我娃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