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侃清歌,梦回丽江
◆李玮莹
文章字数:1,543

我与《嘀嗒》的初次相遇,是在宁静的丽江。夏日的午后,我独自徜徉在丽江的四方街上,脚步散漫,心神松弛。不经意间,我逛进了一间卖着各式碟片的小店,店里播放着一首木吉他伴奏的歌曲。那首歌曲简单、舒缓,好像清晨叶片上的露珠般纯净。顿时,我的心像是被投了颗小石子似的,泛起了一圈圈涟漪。歌手的声音略带沙哑,甘冽自然,与吉他的低调平和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整首歌曲充满了古老民谣的意味,朴素而令人心神荡漾。店主告诉我,这是歌手侃侃的歌,名叫《嘀嗒》。 侃侃是个支持原创的歌手,她的很多歌都是由她自己谱写并弹唱的,《嘀嗒》就是其中之一。她喜欢音乐,喜欢旅游,生活纯粹而随性。听着她的音乐,你会体会到一种只有流浪的时候才能拥有的洒脱与惬意,你会惊诧孤独和忧伤竟也可以这么美丽。 很长时间我都在思考:为何《嘀嗒》能让我如此感动和沉醉?后来我才明白,《嘀嗒》之所以震撼我的心灵,完全在于它把在丽江特定环境下充实起来的具体意象与自身真实的情感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超脱了音符的束缚,有了自己的生命。 《嘀嗒》给人的美感或多或少是因为丽江的铺陈。丽江选择了《嘀嗒》,《嘀嗒》诠释了丽江……它们二者之间有着解不开的情缘。 漫步丽江,在很多地方你都可以听到这首《嘀嗒》,而大部分知道它的人,也都是首先在丽江听到它,并且喜欢上它的。丽江的悠闲、宁静和古韵,远离了闹市与污染,自有一种放逐的味道,这正是吸引大多数人前往的原因。而《嘀嗒》正是迎合了丽江的这种特质——放逐悲伤,放逐沉重,追求简朴,追求自然、遗世而独立。所以试想一下,当沉浸在丽江的人们听到这首 《嘀嗒》的时候,该是多么欢喜,多么自在。或许古镇的店主们也是这么想的吧,使得《嘀嗒》一下子变成了丽江的“背景音乐”,充满了古镇的大街小巷。 丽江古镇,顺水而入,逆水而出,她依傍在玉龙雪山脚下,吸收了雪水的精华,灵秀逼人。丽江美,在丽江听到的《嘀嗒》更美。居身于古镇,临水而坐,细细聆听《嘀嗒》,让雪水冲走城市的繁杂,让歌声带走恼人的烦忧,你才能真正感受到这首曲子特有的韵味。歌手那颇具沧桑感的嗓音,配上简约的歌词和略带忧伤的曲调,唱出了雪山的苍茫,唱出了高原的放逐,唱出了古镇的素净、安详,唱出了每个游走丽江,寻求宁静之人的心声: 嘀嗒嘀嗒嘀嗒嘀嗒,时针它不停在转动, 嘀嗒嘀嗒嘀嗒嘀嗒,小雨它拍打着水花, 嘀嗒嘀嗒嘀嗒嘀嗒,是不是还会牵挂他, 嘀嗒嘀嗒嘀嗒嘀嗒,有几滴泪儿也落下。 嘀嗒嘀嗒嘀嗒嘀嗒,寂寞的夜和谁说话, 嘀嗒嘀嗒嘀嗒嘀嗒,伤心的泪儿谁来擦, 嘀嗒嘀嗒嘀嗒嘀嗒,整理好心情再出发, 嘀嗒嘀嗒嘀嗒嘀嗒,还会有人把你牵挂。 如果说,丽江为欣赏《嘀嗒》铺垫了美好的客观状态,那么《嘀嗒》自身歌词所表现的真实则为听者带来了沉静的主观状态。 《嘀嗒》的歌词分为两段,共八句。虽然简短但却可以勾起人们细腻的情思。这里的简单,是对复杂心理的一种别样表现,蕴藏着丰富的内涵。嘀嗒声声的浅唱贯穿了整首歌曲,倾注了歌手内心最柔软、最真实的情感。一些具有指向性的零散词语,又巧妙地反映了歌手可能由时针转动带来时光流逝的感伤,可能由水花溅起引发的遐思,可能由追溯往事产生的回想……为歌曲蒙上了婉转抒情的面纱,避免了许多复杂歌词直白与枯燥的通病,让人百听不厌。整首歌曲没有明朗的感情主线,只有朦胧淡雅的忧伤伴随始终,平易而温和。 每首歌曲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魅力,想要真正沉醉其中,就务必需要改变聆听的方式,即适时调整自己所处的状态。当你所处的状态与歌曲的意境相吻合时,你自然会沉醉,自然会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因为此时,歌曲已经唱出了你的心声。 回顾《嘀嗒》,伴着侃侃清歌,游走,整理心情,继续出发……它的留白、真实、自由、孤独,就像纯美的丽江一样,总是可以给人没有杂质的宁静享受,悠远而绵长。(作者系09级人文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