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不文明行为考验学生道德意识
文章字数:908


本报讯 (学生记者 吴茜 梁德民)作为储藏人类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的宝库,图书馆本应是校园内最文明的地方。然而,占座、偷书、毁书等一系列不文明现象却令我院图书馆“很受伤”。 时至期末,图书馆以优雅的环境、丰富的馆藏、完善的硬件设备和人性化的服务,倍受同学们的青睐。到图书馆学习阅读、查找资料,成为我院学生期末考试期间的主要活动。围绕馆阅览室座位这一宝贵“资源”,一些同学开始不择手段,抢占“地盘”。 记者在图书馆看到,早上7点多,离开馆还有半个多小时,就有一大群学生在门口等候。一俟开馆,大家蜂拥而入,抢占桌椅。相当一部分同学只是往桌上放一本书便扬长而去,记者一问,原来是帮舍友占座。甚至还有人大清早占了位子之后再去外边闲逛。阅览室有限的座位很快被一本本书“占领”,迟来的同学只好站着看书。 据图书馆工作人员反映,很多学生连续几天把书本放在桌凳上面占位,晚上直到图书馆关门也不将书带走。有的人用一本书占着座位,却一连几天不见人影。为了占座,学生们经常发生矛盾,甚至大打出手。对于长期“赖”在座位上的书本,图书馆曾组织管理人员进行过清理,但其“主人”却并不理解,又和管理人员发生了矛盾。 “这哪里叫阅览室,简直快成自习室了,大家的学习劲头值得提倡,但是占座这件事却严重妨碍了其他同学的学习”,一位同学气愤地说。一位占着座位的同学表示: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他很理解其他人,但是自己也没有办法。 图书馆馆长李尚民告诉记者,近期以来,图书馆内占座行为极其普遍,阅览室随意接听电话、肆意大声谈笑等现象也比以往增加。由于时常有读者试图将馆藏图书偷走,图书馆内监控设施的警报常常响起。伴随着偷书的是更不文明的毁书现象。部分读者为了偷书“成功”,将书籍的编码、验证码、印章以及磁条统统撕毁,使图书惨遭“毁容”。记者看到部分被追回的遭窃图书,因为不知道磁条的粘贴位置,狠心的读者将其撕得“体无完肤”,基本失去了作为书籍的价值。 李尚民表示,图书馆是供大学生寻找精神源泉的地方,在这里,每位图书管理员都用文明的方式接待每一位好学的读者。广大读者也应该尊重他们的劳动,自觉维护图书馆的良好环境,爱护书籍,以自身的行动彰显文明,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