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吉他男孩到琴行“老板”
我院09级应届毕业生王军峰的创业之路
文章字数:2,635
王军峰和他的琴行 (摄影 罗乐)
◆学生记者 罗乐 张小娟 2009年11月,一家集吉他销售和培训为一体的小店——“艺林琴行”正式在学院附近挂牌营业。这家琴行主要从事不同水平段的吉他、架子鼓培训,兼顾出售各种吉他和吉他用品、电声乐队器具,开业两个月来,已拥有正式学员二十余名,且人数日益增长。它的创办者,就是我院2009届毕业生王军峰。他以自己的执着和努力,将业余爱好变成了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叩开了自主创业的大门。 买到心爱的电吉他,组建炫影乐队,演出,跑场,跟吉他有关的故事有快乐也有落寞,这个过程无疑是一首绚丽而质朴的青春赞美诗 初中时一次与吉他的偶遇,注定了王军峰与吉他的不解之缘,从那时起,为了练琴而努力,为了学业而奋斗,热爱音乐的谦谦少年终于在2007年背着心爱的吉他步入了商洛学院的校门。入学不久,借着院团委组建“大学生艺术团”的时机,王军峰一手组织起了一支电声乐队——炫影乐队。 创建之初,“炫影”还不为师生所熟知。可是王军峰是个十分刻苦负责执着的人,他带领乐队成员参加了学校各个社团的演出活动和各种晚会,尽最大的努力组织排练,安排演出,调节灯光。作为乐队最重要的主唱和主音吉他手,王军峰的演奏技巧和舞台表现,当之无愧是乐队中最出色的。在他的带领下,队员们在每一次演出中无不满怀激情,将自己对音乐的感知用日益纯熟的指法表现出来。电声音乐的形式无疑很受校园里年轻人的欢迎,每一次台上娴熟的演奏,每一次台下奋力的欢呼,使王军峰的心中越来越有了坚持下去的力量! 2008年,乐队的一些老成员忙于学业,准备各奔前程,而王军峰毫不犹豫的留了下来。他知道,吉他要玩的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绝对不行的。玩琴的人都说:两天不动手生,一周不动找不到感觉,一月不动就会茧褪手疼。经历了一年多的历练,在王军峰的带领下,乐队新成员迅速成长,整体风格和演奏技术日益成熟。在学院红五月文化艺术节上,“炫影”乐队十分活跃,演出精彩不断,给师生们留下了一个个美好的夜晚。院团委指导老师指出,“炫影”乐队为打破我院长期以来传统民俗的演出风格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丰富了我院学生的文艺表现形式,作为队长的王军峰功不可没。 当时负责大学生活动中心的廉明老师告诉记者:“王军峰好学、热情,他是真的喜欢吉他这个东西,不像其他人一样把那东西作为一种炫耀的玩意儿。”王军峰的学弟,乐队成员程皓也说:“队长用他的热情带动了身边很多同学弹吉他、练贝斯,他乐于助人,为人很随和,是个很会为他人着想的人。” 毕业和就业,就像人生路上的十字路口,他勇敢地抓住机遇,摆脱了单一的应聘就业机制,走上了自主创业的自立自强之路 2009年,即将毕业的王军峰执着地走上了创办琴行的道路,他坚信:只要努力,就有收获。 就王军峰将要踏出校门的时候,一位朋友带来了商洛唯一一家吉他培训班关门的消息。在对商洛的吉他市场做了一番认真的调研后,王军峰发现,商洛的吉他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的确是个机会。这里能买到琴的地方很少,他走了四家卖吉他的地方,那些大都是些文具店,里面摆放的也仅有一两把吉他;老板对琴的理解少的可怜,而且出售的都是入门级别的练习用琴。王军峰还发现,商洛玩吉他的人相比西安也少的可怜,少数能玩的人的水平也仅限于beyond时代。做完市场调研,王军峰的心情高兴而沉重——吉他是一个多么有意思的东西,这里的吉他演奏水平真实令人担忧,然而这又为他创办自己的事业增加了挑战和机遇。 说干就干,他将自己开琴行的计划告知了父母。王军峰玩了八年吉他,父母对他们自己孩子的性格和吉他方面的能力十分了解。王军峰前一天给家里打电话,他父亲第二天就从渭南赶到商洛帮他选择开店的地点,办理相应的工商手续。在家人的大力支持下,王军峰很快便将 “艺林琴行”的招牌挂了起来。他通过在渭南一起玩琴的朋友联系到广东一家大琴行进货,货源充沛,质量优越,第一批货上架后很快就销售一空。 一开始就取得这样的成绩的确已经很不错了,王军峰在暗自高兴的同时,也在盘算着下一步的发展思路。他没有把发展方向全部押在卖吉他上,而是迅速开始着手他的培训班宣传计划。两个月的时间里,他的琴行已经卖出二十把吉他,招收学员二十余名,扣除压货款、房租,目前已经盈利2000多元。 创业的道路并不平坦。突如其来的甲型H1N1流感将他的计划推迟了一个多月,好在他上学期间已经积累起了不错的人缘,朋友们都积极帮着他宣传,好多琴就是这样卖出的,第一批学员也是这样来的。中小学生是热爱吉他的主力群体,可在他准备着手到各中小学校进行招生宣传的时,又恰逢期末考试,第一轮的宣传计划流产了。说到这里时王军峰眼里流露出了遗憾的神情,可是他很快又对记者说:“没事,慢慢来嘛!我会让商洛的孩子们喜欢上吉他的。”他告诉记者:“选择开琴行,办培训班,原因是我只了解琴,喜欢琴,因此我想先试一试。更重要的是,通过办琴行,我想将爱好吉他这一音乐形式的人聚集起来,给吉他爱好者们提供一个平台,去交流,去学习,去发展吉他这门艺术,商洛太需要吉他了,商洛太需要年轻的艺术了。” 玩琴的经历酝酿出了一个精彩的梦,然而这个梦能否继续,路漫漫其修远兮 “艺林琴行”的创办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吉它艺术之林的创办是否会在商洛取得成功,仍然是王军峰面临的最大考验。面对这一挑战,王军峰表示,作为商洛仅有的一家琴行,吉他这一行很潜力,而且琴行目前运转很顺利,更重要的是他喜欢吉他这门艺术,因此一定会坚持将琴行办下去。 王军峰告诉想要自主创业的在校大学生:“刚开始办琴行时我最担心的是营业执照的事情,以为那个要花好多钱。可是这个事后来只花了四十块钱就搞定了,原来国家针对大学生自主创业出台了相关优惠政策,不仅费用低,而且办证三年内不用向国家上交税收。因此我建议有自主创业想法的大学生,在创业前最好先登陆一些比较正规的网站,或者到相关部门详细咨询一下,这个肯定有好处。” 我院大学生就中心主任冀显银告诉记者:“大学生自主创业确实是好事,国家是提倡的!王军峰这个学生还没有毕业就已经有了这种想法,并且已经将想法付诸实施,拿到了营业执照,这的确为广大毕业生树立了榜样,学校是十分支持和鼓励的。但这只是个开始,他能否将琴行做大做强,还要看市场的前景,更取决于他自身的努力程度。” 采访最后,王军峰向记者回忆起他大一时第一次拿琴上台参加音乐协会“音乐最佳拍档歌手大奖赛”的经历,讲到和搭档拿着木琴一起夺冠时,王军峰的谦逊的眼里露出了兴奋的喜悦。这个充满自强精神的青年凭着对吉他这一乐器的热爱和执着,在自己摸索着一条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道路。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深深祝福王军峰能走的更快、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