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别人没有想到的问题
★王天时
文章字数:1,914
这是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情。 中文系邰科祥教授主持 “商洛作家群研究”的科研项目,分配给我的任务是研究屈超耘的杂文创作和陈彦的戏剧创作。我这就有了向名家学习请教的机会。 当时,屈超耘老师是商洛文化局局长,兼任陕西省杂文创作协会副会员,曾在《西安晚报》《陕西日报》开过杂文专栏,在《人民日报》《文汇报》等全国报刊杂志发表文章800多篇。一次,我拿出自己写的一篇杂文向屈超耘老师请教,他看后,我急切地问:“屈老师,你看我这文章有啥问题?”他就说:“你的文章主题认识一般化。”我说:“怎样是一般化,咋能避免一般化?”他说:“写文章最根本一条是创新,发表的思想观点要对别人有帮助。因此,这种思想认识不是重复教科书上的现成结论,不是政策文件的照抄照搬,也不是现在社会上普遍流行的思想,而是你对社会生活独到的发现和独到的见解。要达到这样的思想认识,你就要想谁也没有想到的问题。要在《商洛日报》发表文章,你就要想商洛谁都没有想到的问题,你要想在《陕西日报》发表文章,你就要想陕西谁都没有想到的问题,你要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你就要想全国谁都没有想到的问题。” “想别人没有想到的问题”,我把它当作写作的秘诀,认真地体验和揣摩。我想“想别人没有想到的问题”,就是创新思维的具体化。你不知道什么叫创新思维,你不会创新思维,但是,你只要做到了“想别人没有想到的问题”,你就懂得了什么叫创新思维,你就学会了创新思维。古人讲:“文以识为主,认题立意,非识之高卓精审,无一中要。”就是说文章最重要的是阐述自己的认识和主张。认识主张要高尚、卓越、精致、周密,这样做,才能击中要害。怎样才能使自己的文章中认识做到高尚、卓越、精致、周密,“想别人没有想到的问题”解决了认识之“高卓精深”的途径问题。 “想别人没有想到的问题”有着丰富的内涵。文章是精神产品,精神产品的诞生,依靠大脑思考的力量。思想认识、精神产品是动脑子、认真思考的结果。“长期思之,偶然得之。”“得之在俄顷,积之在平日。”对一个问题,长期地思考它、分析它、研究它,必然会得到深刻独到的见解,也就为文章的写作积累了大量的内容材料,一旦拿起笔来,笔下就有写不完的内容。“想别人没有想到的问题”,首先,就是你要想。其次,你还要想得有质量。这里的想,不是别人怎么想我就怎么想,别人用什么方式想,我就用什么方式想,而是要独立思考,独辟蹊径,思考的方式、路线角度与别人的有所区别,得到有创见的认识成果。照别人的想法去想是重复劳动,独立思考的有创见的认识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这样想,不是空想,不是狂妄,而是能够做到的。不是有这样的名言么,“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一个人,即使是一个伟大的人,他既有他的英明伟大处,也有局限不足的地方。他说的话、做的事、写的文章,既有正确独到的方面,同时也存在着认识不深刻,甚至立场观点错误的地方。现代社会分工愈来愈细,新知识不断涌现,新领域不断拓展,一个人的能力有限,要熟悉掌握所有新知识是不可能的,要把新鲜的话、正确的话、进步的话、有用的话,对别人有帮助的话和真善美的话说完说尽也是不可能的,生而有涯,而学无涯,知无涯,认识探索无涯。“想别人没有想到的问题”有着广阔应用的天地。 “想别人没有想到的问题”,看似很简单,实际上要做到却很不容易。你想一想,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几百万年,有文字记载的文明史已经几千年,每一个领域里,前 人、古人、今人都做了终生的大量的 劳动,想要超越他们,何等的艰难。 它就像沙里淘金,需要日积月累的 坚持和付出,也像地下宝藏的掘进, 需要冒着生命危险和劳累的苦痛, 也像森林里寻找灵芝,需要忍受寂寞、积累经验。何况,我们本身背负这样那样的包袱和病痛,难以胜任或者不愿意担任这样的工作。漫长的奴化的封建思想教育已经严重地削弱了我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急功近利的现代教育很少顾及我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懒惰、平庸、享乐主义阻碍着我们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你愿意放弃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生活状态,过一种青灯黄卷、清贫寂寞的生活吗?有关媒体报道,“80后的通病就是不记忆任何资料,不思考任何问题,不撰写任何文案。问问题,相信百度和谷歌的权威,多数人喜欢用搜索引擎思考,将搜索引擎作为自己的智囊。追求享乐而不追求真理,放弃一个文化人应该担负的责任是造成这种现代愚蠢综合症的根本原因。”“想别人没有想到的问题”,其本质还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这种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能根治这种思想贫乏的现代流行病。 “想别人没有想到的问题”,是老师传授的一种写作方法,实际上也是哲人示范的一种生活方式。我按照这种方式去生活,虽然有着脑力劳动的艰辛,但也同时会有发现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