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编辑部评出
二○一○年学院十大新闻
文章字数:1,653










2010年是学院发展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之年。一年来,全院师生团结奋进,求实创新,在教学、科研、服务、管理和校地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新的成绩,开创了学院建设发展的新局面,为学院在“十二五”期间取得新的突破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院报编辑部经过认真评选,推出了2010年商洛学院十大新闻。 (一)我院顺利取得学士学位授予权 6月上旬,陕西省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发布了《关于商洛学院新增列为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的批复》,批准我院于2010年新增列为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首批408名本科毕业生穿上学士袍,戴上了学士帽,这标志着我院已经完全成为一所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本科高校。《商洛学院获学位授予权首批学生戴上学士帽》高票入选“2010年商洛十大网络新闻”。 (二)我院国家级科研项目争取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6月上旬,由我院生物医药工程系高级农艺师于浩世主持的科研项目——“山区旱作新品种商麦5226繁育与示范”,获得2010年度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立项,这是我院主持并立项的第一个国家级科研项目,标志着我院国家级科研项目争取工作上的重大突破。 (三)学院重金奖励2010年考研上线学生 在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我院首届本科毕业生共有19人顺利上线,学院对19名考研上线学生予以每人1000元的奖励。同时对外语系等5个系按照上线学生数予以最高7000元、最低1000元的奖励。院长张景书指出,这19名同学奠定了我院本科教育教学的良好开局和学院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将为以后各届本科学生产生巨大的积极效应和精神力量。(四)我院塑胶运动场投入使用 2010年3月,总占地面积25600m2的全新塑胶运动场正式投入使用。新运动场的落成,极大改善了我院体育教学和体育竞技的条件。4月22日至23日,学院举办了塑胶运动场落成后的首次田径运动会,有33人次打破11项校纪录,创造了我院运动会有史以来打破校纪录次数最多的一项“纪录”。 (五)校训、校标、校歌确定,学院有了形象识别系统 经过充分征求各方意见和专家论证,学院于2010年正式确定了校训、校标、校歌,并开发了新的形象识别系统。在确定校标的基础上,学院与西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联合开发了学院视觉识别系统,使我院拥有了统一、规范、易于识别、简洁美观的视觉形象和符号标志。 (六)学院举办首届校友联谊大会,校友总会正式成立 8月7日至8日,阔别母校三十个春秋的原商洛师专八○届毕业生重聚商洛学院,召开学院首届校友联谊大会。200余名八○届校友首次在母校共聚一堂。校友们向学院捐赠了校训石,以表达对母校的感恩之情。 (七)学院首次承担“国培计划” 2010年8月,我院的“初中数学学科农村青年教师能力提升置换脱产研修项目”顺利中标陕西省2010年“国培计划”。从10月20日开始,来自陕西省各地的46名初中数学教师来到我院接受为期三个月的培训。省教育厅专家组指出,我院“国培计划”具有组织管理好、教学效果好、生活服务好、培训质量高的特点。 (八)我院与商洛团市委联合举办“青年大讲堂” 为积极响应胡锦涛总书记在致全国青联十一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五大的贺信要求,商洛团市委和我院团委联合举办了“青年大讲堂”系列讲座。10月20日下午,“青年大讲堂”启动仪式在我院隆重举行。“青年大讲堂”以商洛市团员青年、优秀团干部为主要对象,每年举办两期,每期举办5-8个讲座。 (九)我院与商洛市供电局开展校企合作 12月1日,我院与商洛市供电局联合举办了校企合作签字仪式暨“国网商洛电力助学金”发放仪式,这标志着我院与商洛市供电局在合作办学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也标志着我院在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取得了新的成果。根据协议,商洛市供电局在我院设立助学金,接受我院学生实习;我院为供电局职工开展党课知识、公文写作、法律及计算机应用培训。 (十)“学苑论坛”系列学术报告开坛 为进一步提高学院教学科研水平,拓宽师生视野,浓郁校园文化氛围,促进院内外学术交流,不断提高师生的学识和思想政治修养,学院宣传部、教务处、科研处联合举办了“学苑论坛”系列学术报告活动。“学苑论坛”自10月16日启动以来,已举办报告会27场,其中校外专家学者报告10场,校内专家教授报告17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