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版文章
文章字数:4,299
楹联两则 ★郭敏厚(一)2011迎春俪语,祝祖国昌盛,学院发展:沧海横流赖砥柱擎天海晏河清邦国昌盛好春又至喜蓝图引路春风化雨桃李争荣(二) 2011年春晚节目,有标出下联“五十六朵花五光十色六合春”,征对上联者;余以我国领土香港、澳门、台湾组成上联以对。其中“一国两制”系专有词语,为避免以律害意,故平仄与下联失对。 一两三只宝一国两制三星照 五十六朵花五光十色六合春(作者系中文系教授) 邻居的价位 ★黄元英 置办房产对中国人有难以想象的巨大吸引力,正如一位美国学者说“中国人买房表现出一种信仰的力量”,决然而执著。有一个段子是这样讲的:进幼稚园后弄丢了天真,上小学后弄丢了童年,读中学后弄丢了快乐,考上大学弄丢了追求,大学毕业弄丢了专业,恋爱时弄丢了理智,结婚后弄丢了激情,有了外遇弄丢了家庭,按揭买房弄丢了下半生,当官之后弄丢了自己。用自己的下半生幸福换来一套住房,可见中国人买房的热情和魄力。但是,人们在精心选房的时候,往往忽略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选邻。 对选邻问题的敏锐发现和理论总结,莫过于孔子。他在《论语·里仁》中说:“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所居之处没有仁德之风,择居就是没有智慧的。先秦时期,践行孔子择居理论的典型人物有两个:齐国的宴婴和孟子的母亲。宴婴是齐国的能臣,他的居所低湿狭小且靠近喧闹多尘的市场,齐景公欲为之更换住房,被宴子婉拒。齐景公又利用宴子离国出访的机会为其另造新房。宴婴回国,拜谢后“乃毁之,而为里室”,并请回原来的邻居。他这样做的理由是:“非宅是卜,唯邻是卜。”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朝夕得所求”。齐景公就问他:“(市场)何贵何贱?”宴婴回答:“踊贵屦贱。”(假腿贵,鞋子贱)景公因此反省而减轻刑罚。这段史实,记载在《左传·昭公三年》;《烈女传》则完整记载了孟母三迁的择居智慧:“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乃去舍市傍。其嬉戏为贾人衒卖之事……复徙舍学宫之傍。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之。”《三字经》将这段记载概括为:“昔孟母,择邻处。”宴子“卜邻”,使景公省刑,泽及庶民。孟母三迁,培养出儒家亚圣,垂教万世。可见,无论治国,还是教子,择邻而居,方是智者所为。 邻居是有定价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为邻居定价位的是南朝的宋季雅,他的标准是:邻居的价值是房价的十倍。《南史·吕僧珍传》写道:“宋季雅罢南康郡,市宅居僧珍宅侧。僧珍问宅价,曰:‘一千一百万’。怪其贵,季雅曰:‘一百万买宅,千万买邻’。”宋季雅之所以在退休后出天价买吕僧珍为邻,主要是他人品高洁,为官清正。后来,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在《新居上梁文》中就写道:“百万买宅,千万买邻,人生孰若安居之乐?”可见,选择高价位邻居的观念在古代就已被人们所接受。 中国人之所以重视邻居,不仅是因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环境熏陶。更重要的是,好邻居就是自己放大的家。情绪低落、思想困惑时,往往就在与邻居的随意聊侃中烟消云散,日子还是那样阳光灿烂;炒菜时发现盐不够用,面条下锅却没了煤气,敲开邻居的门就很快搞定,日子便无忧无虑;家务新窍门,股市新发现,以及老家送来的土特产,在与邻居的互通有无、共同分享中,日子总是特别殷实。唐代诗人于鹄写了一首《题邻居》的诗:“僻巷邻家少,茅檐喜并居。蒸梨常共灶,浇薤亦同渠。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虽然在城市,还得似樵渔。”那种与邻居“共灶”、“同渠”、“分灯”亲密自在的邻居关系,之所以令古今之人无限向往,就在于这种关系极大地提升了生活的幸福指数。幸福无价,所以,邻居好如金宝,其价值也难以估量。 人人都需要邻居,房产的价位应与邻居一起考量。人人也都是别人的邻居,我们作为邻居能定在何种价位,这是值得每一个家庭及其成员用心思考和实践的问题。现今,很多人出入同一单元,优美小区里也经常碰面,却总是流露出戒备的神情和冷漠的表情,人人见到的都是熟悉的陌生人。优美的小区环境、豪华的室内装饰、殷实的生活储备,都无法弥补好邻居的缺失。因此,法国人阿达那斯·培利方于1999年发起“邻居节”,随后法国政府正式将5月的最后一个周二确定为邻居节庆祝日,2003年邻居节就已成为一项国际性社区庆典活动。过邻居节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交流分享,更在于对邻居的价值发现,以及作为邻居的责任自觉。 (作者系中文系主任) 竹子根的教鞭 ★柴鲜 今天,第一堂课上,上了十分钟左右,扫过眼前熟悉的身影,突然发现少了点什么,直觉让我脱口而出:“李栋梁!” 一片宁静里传来几声隐约的低笑。“哦,又睡过了。”我有点解嘲地自言道,“班长,马上打电话给他,十分钟之内赶到教室,不,五分钟跑到。” 班长俯下身低声讲着电话,一瞬间与之有关的所有画面在眼前如影片短镜头般闪烁。这学期刚接他们班的课,他们辅导员就提前告知了几个同学的特殊情况,其中就有他。学期开始时,他连着三周上课没有课本,问他回答说书丢了,正在买。最初,几乎每次的第一堂课都迟到,每次迟到都是那种淡定的神色,不是回答说昨晚睡太晚就是今天睡忘了。后来了解住宿情况后,我公开要求和他同宿舍的男生每天早晨必须起床时叫醒他,迟到情况似乎好了些。课堂上,他都端坐着,似乎听得很认真,但抽问到他时大多是一副茫然尚未思考好的样子。和其他代课老师交流学生情况时,我发现在大多数老师印象里,他就是无精打采的样子。别的同学私下也劝慰我:“老师,您不要再费心了,他就是这个样子,都大三了。我们都努力过,已经习惯了。” 多么可怕的印象啊!说真的,前不久,还特意安排一次课堂实践,让他提前一个月去准备,给大家谈谈他感兴趣的那个科幻小说家。那天,他没有迟到,在讲台上时,我发现他的目光里有一点紧张和担心,就鼓励他站到讲台讲,本来以为能十几分钟讲完,可他说了三十五分钟。从他不停变换的双脚站立姿势,可以感觉到他的紧张,但语调始终很轻柔,内容比较零乱,也许同学们的反应有些冷淡,他讲着讲着声音就低下去了,使坐在后边一直看着他的我听得非常吃力,偶尔不得不打断一下,请求他声音大一点。我一直耐心听完,没有做任何否定的评价,只是简单地指出以后做类似讲稿时需要注意的问题。说句实话,我当时布置那个任务时,很怕他到跟前会说:“老师,太难了,我做不了。”或者说“啊,老师,我忘了,没准备。”所以,我对他的发言是满意的,至少不是最坏的结果。 大概因为这个缘故,这几周就把心暂时放松了。今天,唉,多影响情绪啊,但我真的是要放弃吗?片刻的停顿间,感觉自己再次被推到抉择的关头。“老师,他说还没起床,马上就来。”班长的声音把我拉回学生们的视线里。哦,天哪,此时此刻,我怎么想起to  be  or  not  to  be  ?不行,顺其自然或强制改变,不管失败还是成功都不能放弃。 “打断一下,我突然想起一个故事,和大家分享一下。”课堂上的每一秒钟都是宝贵的,但我岔开正在进行的于连形象分析。“现在老师是不能体罚学生的,但有时看见有的学生,想着如果是我的弟弟或妹妹,早就狠揍一顿了。”教室里一片哗然的笑声。“怎么说呢,因为我是还允许老师体罚学生的时代中接受的教育。有一次暑假开学,应该是上小学四年级,当时的农村小学,老师检查完暑假作业才允许报名。因为我学习成绩一直很好,那年夏天又考了第一,自己还是班长,暑假去外婆家玩忘了,到开学报名那天还没做完暑假作业,也不敢给家里说,就偷偷爬到学校花坛砖沿上写,看着天色又怕晚了回家挨骂,就想抄别人的作业。可是,平时总是别人看我的作业,总是受老师表扬和学校奖励的好学生,第一次借抄别人的作业有些困难,首先觉得拉不下脸,其次信不过别人的作业。冰凉的水泥台子,跪在地上写,似乎怎么也写不完,眼看着大家一个个都报完名回家了,真是好着急。突然,别的同学来喊,‘陈青,老师叫你。’慌乱里匆忙赶往老师的办公室,还想着也许老师会偏袒一下,不会骂我呢。一进办公室,还没等我反应过来,老师就反手关了门,取下墙上挂着的唯一装饰——那根很熟悉的黄色竹子根教鞭,劈头盖脸地打下来,感觉全身的肉都打麻木了,当时还以为打到骨头了才那么疼。我哭得很厉害,班长兼三好学生的骄傲和侥幸全被打没了。然后,老师让我回去请家长。我哭着跑回家,说清事实后,没想到又被父母数落一顿,让我跪着给老师写检讨,最后写完检讨带着我到学校。爸爸妈妈当时给老师道歉的印象非常深刻,因为在那之前还没有人打过我。从此,我再也没有拖拉过作业,看到竹子根就有种恐惧,似乎自己昨天刚挨过打。”眼眶猛然有点发酸,我使劲吸了下鼻子,“也许这才有了能站上讲台的我,也是我走上讲台后如此严厉的原因吧。我的老师在我小学毕业那年胃癌去世了,他的名字叫赵忠智。”不知为何,我补充这句空洞的废话,有多少这样的老师就这样过完他们的一生啊! 教室里很安静。“好了,我们继续上课吧。我们来看看于连行动身份的几次转变……”忽然,门“嘎吱”一声,开了条小缝,我转过头笑道,“进来吧。”清瘦苍白的脸庞上,茂密的碎刘海盖住额头,一对浓浓的扫眉快拼成“一一”,半张着嘴巴要说什么呢?“昨晚睡晚了,早晨就……”他小声嗫喏着。哦,我只是叫你来上课,不要生气,嗨,我该拿你怎么办呢。“怎么这么久?测过从宿舍到教室的时间没有?” 他摇摇头,“起床后刷牙洗脸……”说着说着声音又没了。他讲话时,两唇的位置似乎很难有大的变化。“怎么不测测呢?这对打理校园生活的简洁高效很有好处啊。哦,有空去测一下吧。从班长打电话到现在,已经过了二十五分钟。”我微笑着看着他,问道:“李栋梁,到底怎么样才能改变你呢?这已经是第十七周了,几乎每次课都关注你的出现,难道你一直无动于衷吗?他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偶尔低一下头,很快又抬起头用那种没有任何反应的目光看着我。 “还没吃早餐吧?起来早点,吃的暖暖的,和大家一块来上课,多好!一个人睡在宿舍有什么意思呢?我们今天在讲很精彩的于连啊,你居然能错过……好了,拿出年轻人的朝气吧,不要总这样无精打采。下去写份不少于一千字的检讨,要符合文面规范,并在末尾附上你的所有联系方式,包括你父母的。下学期我还要给你们上这门课,你继续旷课或如此下去,我会和你父母联系。别让我揍你!好了,上课吧。”转过头,看见同学们脸上丰富复杂的表情,有些不忍心,就用英语重复了一遍 “Don’t  easy  to  give  up,请原谅我的严厉。我不会轻易放弃自己,也不会轻易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絮状的雪花漫天飞舞,不断扑向窗前,水蒸气渐渐模糊了我的视线,把寒冷隔在白茫茫的远方。多么希望老师还在,多想再看见老师那张宽阔的笑脸,看见他严厉的眼神,看见他举起教鞭吓唬我们的样子。已经走过的人生永远不会回来,岁月的痕迹被这无数记忆的画面所填满,他所挚爱的那根教鞭永远烙在了我的心上。(作者系中文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