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改变命运 阅读点亮人生
文章字数:2,231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这是一个充满书香的日子。围绕世界读书日的主题,我院图书馆、团委开展了一系列活动。通过宣传、引导,我院广大师生参与到了世界读书日的活动中,一时间,如何提高学生的读书兴趣,如何充分利用图书馆的丰富资源,如何培养学生成才的自主意识成了我院师生热议的话题。 今天你读书了吗? 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我院在广大学生中做了问卷调查,随机发放了31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300份。调查显示,我院学生中知道“世界读书日”确切时间的人仅占16%,经常去图书馆的仅占27%,经常在图书馆借书的占23%,利用图书馆资源学习的占62%。数据表明,我院学生的学习、阅读意识不高。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以此鼓励人们发现阅读的乐趣,增强版权保护意识,并对那些为促进人类社会和文化进步做出贡献的人表示敬意。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今年4月21日发布的 “第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我国18周岁至70周岁的国民人均阅读图书4.25本,比2009年的3.88本增加了0.37本,但远低于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以色列的64本。 日本战略之父大前研一曾说:“一个国家的未来取决于该国人的头脑,而头脑则取决于读书多少。”读书的现实意义无需置喙,因此,提升大学生的阅读量是当务之急。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我院学生阅读数量不高呢?据了解,我院图书馆现有纸质图书67.5万册,电子图书近40万册,纸质期刊1300余种,电子期刊7000余种。馆藏丰富,门类齐全,基本覆盖了全校各学科专业。馆藏有一套《四库全书》和《古今图书集成》等特藏文献,以及以贾平凹作品及研究为主的商洛地方文献等。电子阅览室有计算机130余台,与互联网连通。同时我院图书馆还是超星图书馆一级站、万方数据国藏资源中心。可见,并不是无书可读,而是学生们的阅读积极性、主动性不高。 大学期间,我们应该读多少书? 4月份,由图书馆、团委主办的“向我院大学生推荐阅读书目”活动顺利开展。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景书教授,院党委副书记左晓民教授等我院60余位学者向全院学生推荐了185本阅读书目。 被推荐次数最多的书目包括 《平凡的世界》《傅雷家书》《史记》《论语》《邓小平文选》《时间简史》等。老师们不仅推荐了书目,还说明了推荐理由,有的还注明了该书籍的权威版本供大家参考。例如,张景书教授向学生推荐了 《红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共产党宣言》三本书籍。他在推荐理由中这样写到:“阅读《红岩》能让青年大学生懂得新中国的建立来之不易,建议同学们背诵其中的经典话语和篇目,希望青年学生能积极学习主人公的坚定信仰以及为人民解放事业献出一切的精神。《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讲述了人们为理想为信念而奋斗的历程,展现出为人民利益奋斗的精神,希望学生能树立远大志向,努力奋斗。《共产党宣言》是国际上传播最广泛的著作之一,也是最早传到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著作。对马克思主义原理做了最基本、最清楚的阐释。” 推荐书目一经公布,立即在广大学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同学们纷纷主动抄下自己感兴趣的书目。中文系学生潘靖壬说:“看了老师们推荐的书目和推荐理由,自己阅读的方向和目的更加明确了。希望老师能在阅读的过程中能给予指导。建议多开展一些书评或读后感的交流活动,进一步加深读书的体会。” 关于如何读书,我院人文社会科学系主任杨增强教授说:“读书时我们应把握五个原则。一是要善读书。先读专业书,其次是读与专业相关的书,在读书时一般分泛读、精读、研究式读;二是要读好书。要读进步的、积极的、健康的、有益于增加智慧的、解决新问题的书;三是要坚持讨论原则,与他人交流后能得到更多的新想法;四是要终身读书、终身学习。人要活到老学到老,将读书作为一项终身从事的工作;五是要量力而行。根据个人情况,树立学习目标,一点一滴的积累。” 不能忽视的图书馆之重 图书馆馆长李尚民在介绍图书馆的使用情况时说:“图书馆主要为大家提供‘藏、借、阅、网’一体化的服务。我们的阅览室,周开放时间长达80余小时,可供大家在图书馆自由学习。图书馆定期增添图书,目前馆藏图书67.5万册。” 图书馆在我们的学习中扮演着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李尚民说:“如果说上课的老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图书馆便是知识的宝库。图书环境安静,拥有丰富的藏书,有课堂所学知识的延伸和课堂以外的各种综合性知识。大学生可以通过图书馆找到所需要的知识,进行再学习、再教育,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针对学生阅读积极性不高的问题,院团委副书记蒋正治分析到:“不少学生并没有从中学被动的、以考试为中心的学习模式中走出来。他们把读书当成是专业学习之外的‘课外’的事情,缺乏按照社会需求和个人兴趣系统进行知识配置的意识。所以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如何为学生选择有价值的书籍,如何给予引导。作为教师要重视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在引导中要坚持灵活开放,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坚持循序渐进。在读书互动中倡导共研共读,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让阅读走进我们的生活 对于如何进一步提高图书馆资源利用率,加强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师生们提出了建议和看法。 有的同学建议:“应当严格处理占座问题。杜绝个别同学长期占有,应让广大学生都享受到阅读的便利。” 有的同学说:“最近,图书馆在一楼大厅播放的学术讲座视频非常好。希望学校能建设一个多功能厅,以后每天都播放经典讲座,如百家讲坛,超星名师讲坛等,丰富我院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还有不少师生建议,延长阅览室开放时间,进一步扩大图书数量,增加图书种类,加快更新速度。期刊、书籍的征订可多征求师生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