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一科技创新项目通过市科技局评审
文章字数:961
本报讯 (记者 赵英卓 学生记者 张昊)6月26日,我院生物医药工程系教授张晓虎组织研究的《商洛市中药材种植土壤肥料信息系统》科技创新专项,顺利通过商洛市科技局组织的专家评审会。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主任、项目评审委员会主任徐福利教授,副院长陈永庄,科研处处长李继高,商洛市科技局副局长胡仁强及项目组成员参加了评审会。商洛市科技局局长刘毅生主持评审。 张晓虎教授就商洛市中药材种植土壤肥料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的研发目的、商洛土壤道地特性、商洛中药材分布、信息系统模块等方面作了全面、系统的汇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王渭玲、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李新平、商洛市农科所副所长李建设、陕西香菊制药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魏歌龙、商洛气象局总工赵世发、商洛市农业气象服务中心高工陈明彬组成的评审会专家组发表了评审意见。 陈永庄代表学院对商洛市科技局关心、支持我院发展表示感谢,对项目顺利通过评审表示祝贺。他说,学院科研应该本着为服务商洛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则,密切与地方单位的合作;学院一直在加大科研力度,提高服务地方的能力,加强应用性研究,致力于校地合作交流。他希望地方单位继续支持学院研究项目,在更深层面加强合作交流。 刘毅生代表市科技局向该项目顺利通过专家评审表示祝贺。他说,项目的工程量大,项目组成员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商洛中药材种植作出了很大的贡献。项目现在已全部完成,希望项目组吸取专家评审建议,早日投入使用。他表示,商洛学院是商洛唯一的一所本科院校,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面作出了很多贡献,希望学院更加积极地投入科研工作,与市上各科研单位多交流,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商洛突破发展。 为了使商洛中药材种植产生更高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我院生物医药工程系教授张晓虎带领项目组历时5年多,从生物学角度潜心研究商洛土壤特性,项目组经过对中药材种植土壤肥料等资料的收集、分析、归纳和整理,按照基础模块、应用模块、辅助模块、后期管理模块的设计思路,最终形成了商洛市中药材种植土壤肥料信息系统。该系统在帮助药农、企业查询信息、政府咨询决策,规范、标准种植中药材方面将发挥积极作用。本项目成果具有学术性、科学性、专业性和实用性的特点,将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填补了我省中药材种植土壤肥料信息系统的空白,在国内处于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