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
文章字数:3,443


东龙山的记忆 ◆袁群 三十年的岁月流失,你我脸上留下了抹不去的岁月痕迹。三十年的时光荏苒,你我心中同样留下了抹不去的时光回忆。我们相识在那个秋季,那个充满灵气的宝地,怀着无限的憧憬,怀着满心的好奇,开始了大学的学习。忘不了,南院的食堂、操场,东院的教学区,更忘不了,那优雅的西小院,令男生无限向往的禁地。忘不了,代课老师兢兢业业的认真,班主任婆婆妈妈的管理。忘不了,那纸质的饭票,油印的讲义,上不完的自习,记不完的笔记。更忘不了,考试前点着蜡烛彻夜的突击,平日里漫山遍野的游历,在淅淅沥沥的小雨里,在飘飘洒洒的雪花里,尝遍了山山沟沟的野果,踏遍了幽幽曲曲的小溪。忘不了,《草原之夜》的旋律,《杨家将》连播的痴迷。有着看不上电视的遗憾,也有着露天电影的欢喜。忘不了,睡在上铺的兄弟,能给美女精确的打分,却有着先穿袜子还是先穿裤子的疑虑。更忘不了,桃园结义,八个人七兄弟,喜怒哀乐全在宿舍里。忘不了,那弯弯曲曲的丹江河堤。夕阳西下,杨柳依依,我们曾不期而遇,却默默无语,任凭内心如身旁的江水,泛起点点的涟漪。更忘不了,五十二人的班级,六朵金花的美丽。但只有单单相恋的勇气,痴痴等待的沉迷,傻傻明白的距离。天那么高,梦那么远,一切都消失在云烟里。天再高,梦再远,也忘不了这份割舍不掉的情谊,也忘不了这份弥足珍贵的回忆。感谢母校,感谢三十年的相聚,为我们又留下了一个,终身难忘的经历。(作者系商洛学院81届数学203班校友) 梦想的征程 ◆马孝 眼中尽是沙漠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心中没有绿洲。——题记 在时间的洪流中,我们在不知不觉地长大,景色模糊了,笑靥褪色了,可是我们的梦想却一直在脑海里闪烁。当欢笑淡成沉默,当信心变成失落,我们走近梦想的脚步是否依然坚定执着?当笑颜流失在心的沙漠,当霜雪冰封了爱情承诺,我们无奈的心是否依旧碧绿鲜活? 曾经的笑靥依旧在耳边随风摇曳,我们是否想俯身拾起记忆中的那些支离破碎,我们是否还在恋恋不舍?如果是你真这样想,可千万别这样做,过去的已经过去,那一切都成为记忆。人生就像一趟列车,车上总有形形色色的人穿梭来往,你可能会遇上很多自认为有缘分的人,留下很多刻骨铭心的事,但车也有停下来的时候,总会有人从这趟列车上上上下下。或许你所认为的许多缘分也会擦肩而过,或许你也想中途尾随下车,不,你千万不要这样做,千万不要自己去构想童话世界里的传说。我们不是安徒生,我们也不属于童话世界,我们不是白雪公主我们也不是青蛙王子,一生中能陪我们走完人生旅程的人并不多,或许是少得可怜。所以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而放弃一路上所有的风景,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而忘记为什么要起程。 每一条走过来的路,都有他不得不这样跋涉的理由,每一条要走下去的路都有不得不这样选择的方向。载着心中的梦想,继续上路,我们要风雨无阻。有谁不渴望收获,有谁没有过青涩与失落,有谁不希望生命的枝头挂满丰硕,有谁愿意让希望变成梦中的花朵。没有谁愿意将自己的一生变成没有内涵的传说,没有谁愿意苦守着信仰最终失魂落魄。 或许我们曾经是一只丑小鸭,被人嘲笑与冷落,或许路开始是错,结果还是错,但是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实力,丰富自己的内涵。花一样的季节,我们不能惊慌失措,我们不能盲目蹉跎,我们不能失望落寞,沉浸在“王子与公主”的童话传说,那样的世界不属于我们,不,是我们不属于那样的世界。 在生命中选择一种东西去梦想去追求,哪怕伤痕累累也要找到梦的出口,这或许就是我们活着的意义。因为拥有了梦想,我们寂寞的时候也会随时欢欣鼓舞,即使像飞蛾扑火,那样我们也甘愿做烈焰的俘虏,摆动着不停的脚步,飞行着不停的流苏,去抵达梦想的彼岸,去寻找梦的出口,领略人生的一往无前。 一粒沙里一个世界,一朵花里一个天堂,把无限放在手掌,快乐和幸福就会在霎那间收藏!相信你可以走得很远很远……(作者系中文系2010级学生) 留扇心窗给明月 ◆韩景波 放暑假了,选择带上几本书回老家蟒岭山沟读书度假的计划,因为那里有宁静,特别是,那里的夜晚有明亮的月光。 街市的夜空闪烁着灯光的明亮,繁华的夜色把生命埋进喧嚣中,“临月漫披卷”的闲情也许已不合时宜了。热闹的繁华原本没有什么不好,只是不太符合宁静简洁的阅读审美。况且呀,现在人劳碌的灵魂与疲惫的生命有时确实需要 “临月漫披卷”的一种闲情的调适与滋润,不然,浮躁盈心,灵魂干旱,迟早,人是要出问题的。 从扫描笔到电子书,科技的发展让伏案读书成为一种奢侈。很多时候,今人无需效仿古人,在字里行间圈圈点点,寻章择句地为读书做笔记,只需扫描笔轻轻一划,记忆的芯片便自动将文字扫描进电脑。然而,电脑里汗牛充栋的图书馆,终究无法成为读书人心灵的储藏室,因为书籍在读书人心中储存的,不仅是书的本身,还有一些别的东西。 翻烂了徐迟先生翻译的老版《瓦尔登湖》,我现在又买了新版本,还在读,就图品味它的清淡。平凹的作品我是碰到就买的,但我爱读的是他的散文作品,图品味他那独特的散文语言,当然,还有字里行间蕴含的哲意。我还偏爱林清玄那些“心灵鸡汤”式的人生小故事,读它总能给人一种蓦然的惊醒,让人智慧起来。除此,《菜根潭》、《增广贤文》之类的书也是我案头必备的书。是的,“读书不在多,知识未必是智慧。”因为知识只有与智力结合才能转化为智慧,也唯有智慧能让人从书中得到快乐,得到滋养生命,以及更好地启迪人生。 读过一回书,明月已中天,像天灯照耀,月辉盈天;偶有丝丝云彩陪伴,云飞似水波浪卷,衬着月儿船样游走,十分美丽。掩卷看天,又似在读书看画,让人遐想不禁。正出神间,电话铃声想起,接听竟是远在江西的一位文友打来的。他说他此时苦闷徘徊在南昌的一条街上,为诸事烦扰,苦于无处躲逃。他问我在干什么,我告诉他,我在家乡的月夜里读书呢。山月当窗,泉流入耳,树动风习习,凉润身心爽……文友不待听完我所说就羡慕得连连说:好!可他又问我:何处能有一窗明月? 是啊,“明月不知君已去,夜深还照读书窗。”在一个喧嚣的时代,在心间给明月留一扇窗,让月光抚摸案头的文字,温柔人心,那是一种最好的自我慰藉。淡淡的月光,悠悠的书香,让心境从浮躁中走出来。这样,让月光和心光为灵魂探路,聆听来自生命和世界深处的声音,在享受美妙的同时,你的灵魂也会圣洁而坚强起来…… 文友听我所说,久久不语,只有呼吸的气息传来……(作者系洛南县三要中学教师) 告别那份青春 ◆郭芯茜 夜,告别了璀璨,又重迎阑珊。路过故人庄,月苍苍,星茫茫。水映秋韵,意却残,书香犹在,人何往?心微颤,泪执澜,踽踽独行向何方?偶遇离伤,心中甚凉。忆以往,两人赏花,花更香;两人品月,月更亮。花如旧时香,月似旧时亮。湖边倒影唯剩单,泪凄凄,心凉凉,皎月挂乌盘,照离殇。 当再一次面对距离的时候,我们告别了曾经的单纯,遗忘了不幸的往事,铭记的是彼此的思念瞬间的永恒,时间改变的久违的我们,让我拥有的是那浅浅的微笑所带来的快乐,难忘那微笑背后的承诺。路一直是延伸的,我的思念却带着祝福让我面对孤独的时候,学会了思念。 思念是那么的悲苦那么的幸福,让人疯狂,让人悲伤,悲伤总是在快乐面前毫无预示地袭来,谁也说不出上帝是这样的安排把它降临在脆弱的心中,然后是那么多的为什么,为什么? 席幕蓉说“青春是本太仓促的书”。青春这本书我认真地读着珍藏着,我翻过一页一页的纪念,感触着悲伤的溯源。我想借这种方式来忆曾经的祝福,曾经的一切。“痛自己尝,欢笑与你分享”快乐和悲伤同时袭击着毫无准备的我,我学着去面对那突如其来的忧伤。于是文字的世界等待着我去出发,没有目的的在文字勾勒的世界游荡,纵然那未知的世界,充满诱惑,充满忧伤。 张跃然说 “不知我们这一代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忧伤,无处不在,在手指在眉头”,越来越多的理由和借口替我掩盖了所有的寂寞忧伤,一个孩子的泪水总是在不经意间落下,他总是在夜幕降临的时候靠在街灯所拥抱的一片冰冷大地上逗留片刻,孤单的人总是用孤单的方式来释放心中的忧伤。 语言的沉默不一定是行动上的保留,路还是在脚下,就算再艰辛也要去在陌生的地方留下脚印,青春的路永远不会伶惜错过的人。 别人是带快乐出发我带时间出发,心灵最释放的那一刻则是我舞动文字的瞬间。我们告别了那份眷恋,带着那些懵懂的伤痛行走在岁月的坎坷之中,我们回头看时,早已曲终人散..... (作者系中文系2009级学生) 润格诗 ◆李中合读书发零落,弄字身阑单。常怀敬畏心,岂敢稍偷闲。穷愁哪肯论,寒暑不计年。舍弃千般想,终留一心安。学僧秃笔退,临古墨池干。文字合开价,君子孰吝钱!白鹅黄庭换,佳话世人传。孤山林处士,应不笑吾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