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文章
文章字数:4,502
在泅泳的时光中破茧 ◆徐 磊 对于我来说,一部优秀、卓越的电影,重要的不是拥有怎样绚丽的画面,怎样精辟的台词对白,怎样高超的拍摄手法,影视特效,若有一种感情能打动我,或有一种思想能启迪我,又或者有一种精神能影响我,它便是一部优秀的影片,《肖申克的救赎》毫无疑问,便是这样的一部电影。 《肖申克的救赎》改编自惊悚大师史蒂芬·金的小说,情节跌宕起伏,环环相扣,令读者始终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不同的是,电影呈现给观影者的却是一种与之看似不协调的舒缓。导演自始至终用一种平和的“上帝视角”娓娓将故事道来,这种“不协调”反而使电影多了一份大气韵味,充满个人英雄主义的浓郁气息,令人不知不觉沉浸其中。观赏电影时,我不禁想起曾经为之辗转难眠的大仲马所写的《基督山伯爵》,虽然不比《基督山》那般快意恩仇,两者都将越狱作为一种复仇的宣泄,不同的是《基督山》仅仅是将之作为了一种原始的公道,而《救赎》却在此基础上,完成了一次灵魂的升华。《救赎》的镜头缓缓展开,以那种平缓、深沉的步调阐述着一个关于自我救赎的故事,感觉如一壶陈年佳酿,不烈,却胜在悠远,有着温纯的气息,不经意间便将一种细腻的感觉注入人的心里,让人不由自主地被影片传递的精神所感染。看完电影,有一些台词在我的脑海中跳跃,像是一种隐喻,像是揭开某些谜题的密匙;让我思索了很多很多,关于影片,关于人生。 “Some  birds  aren't  meant  to  be  caged,  that's  all.  Their  feathers  are  just  too  bright.”这句话感动过许多人,包括我,当我绝望时总会拿出来细细咀嚼。我想这个世界上最厉害的武器不是核武,而是一种精神,一种很高尚,很纯净,对源自生命本性探索的精神,是任何力量都无法匹敌与阻止的。而这一永恒的命题,透过这部电影呈现在我的视觉映像里,植入我的内心。剧中的安迪本是一名成功的银行家,却因为妻子的背叛和一连串的巧合背负了莫须有的罪名,被送进了肖申克监狱,失去自由。在监狱门口抬头仰望时,天是阴沉的,监狱的高墙是灰暗而冰冷色调,没有一丝人情的温暖,只有深深的压抑与绝望,令人窒息。仅仅一堵牢墙地厚度,便是两个世界的绝隔,与自由、阳光远离。外面的阳光依旧明媚灿烂,而鸟语花香从此不再,绝望在此刻不仅仅一种情绪,而是一种近乎真实的“实体”压迫着所有人,令人无法喘息。 康德说过,人的生命中,只有两样东西值得仰望,我们头顶的天空和内心的道德,我想再补充一点东西,那就是我的海洋,那是一切的起源,也是《救赎》最后所表达的希望充盈所在,剧终所在。一切尚未完结,拥有希望,生命总不会空洞,再怎样走投无路,都仍会有转机。在肖申克监狱,瑞德对于希望不以为然,而他的内心深处,他认为希望对于他而言是一种奢侈,虽然美好,但却遥遥,太过虚无。他对安迪说:“听我说,朋友,希望是件危险的事。希望能叫人发疯。”但安迪却对他说:“希望是一件好东西。恐惧让你沦为囚犯。希望让你重获自由!”忘不了他俩并肩坐在监狱的高墙下,灰色的石墙之下,安迪有着安详的微笑和憧憬的眼神,眼神湛蓝如同海洋。他说,他想去芝华塔尼欧,一个没有回忆的海洋,他将在那里度过余生。那种语气,有着淡淡的忧伤,一种难以言语的破碎的美丽。安迪的希望变成了现实,他开着红色的敞蓬跑车,奔驰在太平洋沿岸,他脸上的笑容灿烂得如同画面里的海洋。那一刻,真的很美,天地间有大美而不言,我想这也是一种大美吧,一种人性的光辉与璀璨,一种生命重新开始的感觉,仿佛是寒冷的冬天蓦然被春天的脚步所覆盖,如同《圣经》创世纪里那象征希望的鸽子振翅而归,翅膀轻扇,便已将一切的灰暗湮灭,只剩下阳光与海洋的交映。联想起了希腊神话里,众神创造了一个完美的女人——潘朵拉,她带着她的魔盒来到人间,在那个盒子里,唯一美好的,便是希望。 “我们坐在太阳下,感觉就像自由人。见鬼,我好像就是在修自己家的房顶。我们是创造的主人。而安迪——他在这间歇中蹲在绿荫下,一丝奇特的微笑挂在脸上,看着我们喝他的啤酒。”这句话从犯人的口中说出,不免让人有些唏嘘,寻常人唾手可得的东西在他们看来却是那样的遥不可及。这一幕是安迪用自己的智慧与胆量给狱友们提供了一个坐在阳光下喝冰镇啤酒的机会,他自己却坐在一边,没有喝酒,只是沉默地微笑着,那笑容里包含着很多很多的内容,有安详,有自信,有从容,也有忧伤,让人在感动里体味到个中难以行之与语言和文字的心酸,这笑容有着太多的内涵。这一幕,其实是安迪对狱友的一种精神上的救赎。他花了19年的时间,挖出这条长长的隧道,安迪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了自己的救赎。这个世界上能救你的,只有你自己,能改变你现状的,也只有你自己。 我希望我能找到自己的 “芝华塔尼欧”,时光泅泳所交织的茧,我想只有自由与希望才能伴随我们,破茧成蝶。生命,可能是无法以自身之力被成功创造出来的,生命本质上便怀有重要的匮乏,并因希望的存在而完满,然而我们彼此对于自身这份重要的匮乏,毫无自觉也未曾被告知,原来我们是被播撒的种子。然而有时再难忍却,也能维持住,就这样,世界被巧妙地构筑了,这是为什么?马蝇泅泳在光里,向盛开的花,希望与自由的花,慢慢飞近。我也是,可能是,或许是别人的马蝇,或许你也是。(作者系计算机科学系2009级学生) 流 年 ◆潘靖壬 这个冬天,是属于我的第二个故乡。安静地,望着昨天的梦,看着今天的夕阳。 孤单,默默地弥漫在陈旧的屋子里,拖沓的窗帘上布满褐色的灰尘,冷风吹过,抖落满地。不知道,你走了多久,却还是每天回首张望,安静地等待着,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当一个人离开,没有什么滋味,只是少了一种温暖。 那天,一个人来到后面的山上,草已枯萎,树已凋零,没有一个人迹。我站在那个小丘上,望着迷乱的城市,就着黄土干涩的气息,笑着,叹出你的名字。 抬头仰望天空,忽然明白,属于我的,永远只是烟花短暂的绚烂。 命运,不给你抗拒的机会。我只有安静地微笑,消散生命承受的苦楚。这,便是快乐。 你点亮了我的光,即使完全熄灭,我已将这短暂的光亮紧紧收藏。哪怕爱的人只剩下守望,也要用这片光照亮心中的方向。 冬至过后,大地的黑暗,在一点点的减少。当夏至未至的时候,我拥有了爱,从此,张开双手,生命的弧线便记录下了流年的轨迹,这,是你给我的深刻。 其实,不懂,因为太年幼。 我喜欢你的精彩,可是,这外表的绚丽是用疲倦装点起的昏暗,爱的内涵,从未体会。 现在才知道,生活,不是电影,没有那么多想象的美好。现实的难耐与污浊,光与影不会将其折射。我的命运,便是活在类似电影的虚幻中,交错在纷乱的现实世界,没有了方向。 可你,将电影的温馨带给了我的灵魂,于是,生活因此改变。 还是不懂,安非他命,到底是毒还是药? 真的痛,总是来得很轻盈,没声音。从背后,缓缓慢慢抱着我,就像你。 我,需要梦想,需要方向,不需要眼泪。最需要的是,一个人来点亮这天的黑。这些破碎的歌词,陪伴着一天又一天的寂静,给了我坚守的力量。 可是笑着哭,最痛。 长大,必然要经历这样漫长的苦楚,学会享受经历,在每天起早贪黑在学业中,便不至于没有了最初的方向。梦想,要努力,才有可能。我终于懂了它的含义。 写这些平淡的文字,为了打发没有你的时光。 我还是想问,你,是谁? 有了太多的拒绝,就更不想去刻意地改变流年的轨迹。 我,已经很疲惫,想要安静地退场。 追忆流年,展望流年。爱你,不会改变。 (作者系中文系2010级学生) 一只名叫花花的狗 ◆冀亚锋 有时候狗和人是一样的,都是有性情的。花花就是一只有性情的狗。花花是一只狮子狗的名字,曾在我家生活了三年,然而它最终却被我遗弃了。虽然现在它生活得还算幸福,但是在当初,那的确是一件令人辛酸的事。 花花是同村一位叔叔送来的。体型矮小的它初来我家时,有一身黄白相间的长毛,非常干净漂亮,见人就会讨好似的摇摆短小的尾巴,黑玻璃球般的眼睛还会专注地盯着人。渐渐地,它熟悉了家人,习惯了新环境的生活,见了生人竟会扑过去狂吠一阵子。听送狗的叔叔说花花原来的主人是他在城里的房东,因而它最喜欢吃的是各种水果,甚至连苹果把、梨核、桔子渣、葡萄皮也不放过,它也是吃馒头和剩饭的,不过总是吃的很少,可许是到了我家才被迫改变饮食结构的。奶奶是一位慈祥善良的小脚老人,八十多岁了,嘴里不剩一颗牙,食物总是咀嚼不碎,难以下咽时就会吐在地上,这时花花就会摇着尾巴走过来将食物一扫而光。我们常开玩笑说,花花是奶奶的专职清洁工。 花花来到家里时,一直不知道它有多大,直到一个月后生下一只小狗后,才知道它是一只成年狗。后来,见到送狗的叔叔时问起花花的年龄,叔叔只是摇着头说六年前他去城里做生意时花花就生过小狗。 花花的性格是温顺的,只有见生人才会流露出狰狞的面孔狂吠。孩子总喜欢逗它玩,它被惹急了,竟会在原地转着圈儿追咬自己的尾巴解气,尾巴自然是咬不着的,累了才会停下来。花花不喜欢别人抱它,别人抱它时竟会张口咬人,所以在家三年谁也没敢给它洗过澡。 花花来到家里的第二年,父亲从朋友家抱回了一只刚断奶的小黄狗。第二年夏天,机灵的小黄狗不但学会了向人摇尾打滚,甚至会向人站起身子作揖讨食。而此时花花早已不受家人的关注,时常病怏怏地在院子晃悠,三年没洗过澡的它身上自然又臭又脏,况且又开始脱毛,每当靠近人时,不但臭味难闻,而且会让裤脚沾染上一些讨厌的狗毛。于是爸爸就提议把花花扔进茅厕淹死,奶奶生气地责备了父亲。父亲曾背着奶奶摔死过家里一只馋嘴的猫,奶奶依然对花花不放心,于是奶奶就偷偷吩咐我把花花遗弃到河对面的大路上去。 那天傍晚,我拉着花花穿过田野去河边,花花显得异常兴奋。到了河边,我解下它脖子上的缰绳,把它从四米宽的小河这边抛向对岸的草丛,它竟扑到水中挣扎着向我奔来,又蹲在我的脚下。我重新系好缰绳,抱着它越过小河,攀上对岸河堤上的大路,再次解下缰绳,把它放在路上,退着向它挥手,站在原地的它竟回过头来用充满仇恨的目光向瞥了我一眼,头也不回地匆匆向前跑去…… 此时,我从它的目光读懂了它的心思,明白它是一只有性情的狗。我相信它从我的举止中也读懂了我的心思,明白它被我无情地遗弃了。 河对岸的村子依河而建,西边有一座半成品房子,房子西南角有我家一块地,地里种了许多土豆。当时正逢土豆成熟,我和母亲去地里收获土豆,经过那座半成品房子时,在门前发现了卧在地上的花花。此时花花已离开六天了,我和母亲走过去喊花花的名字,它抬起头来看了我们一眼又低下头一动不动,我用脚蹭了一下它的肚子,它竟头也不回地跑开了。母亲说我们喂了它三年,它竟不理我们。我什么也没说,可我知道它恨我。后来我们还见过它两次,给它扔食物,它连食物看也不看,我彻底绝望了。母亲说它挺可怜,我们还是带它回去吧。我说算了,我突然想到了那些被父母遗弃的孩子,我知道它是不会跟我们回去的。 再后来,听母亲说,对岸村中的一户人家收养了它,它的一身黄白相间的长毛竟有了光泽,跑起来也有了精神。她从人家门前经过,花花竟扑过来对她狂吠。可是我再也没有见过它。 花花虽然离开我家已经很长时间了,即便我知道它过得比较好,可是我常对此事愧疚不已。我知道,作为一只有性情的狗,它是有骨气的,讲道义的。花花比起我们身边的一些人,比他们强多了。 (作者系洛南县永丰中学教师) 空山新雨 ◆党建斌云横苍峰头,风摇野陌柳。空山一夜雨,丘壑万木秀。谁家石板屋?华露滴滴流。闭扉人何在,原上夫执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