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规划“十二五” 绘就学院新蓝图
文章字数:1,557
★记者 彭丽娟 中共商洛学院第一次代表大会将于近期召开,审议我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草案)是大会的重要议程之一。目前,我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草案)已修改完成。近日,本报记者专访了我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景书教授。张景书对我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草案)的有关内容进行了解读和说明。 记者:(以下简称记)张院长您好,“十二五”时期是我院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十二五”规划(草案)的出台必将对全院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它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制定的? 张景书(以下简称张):去年,国家召开了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教育规划纲要》,对高等教育提出了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推动高等教育办学质量提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新要求。去年12月,陕西省召开教育工作会议,印发了 《陕西省贯彻 〈教育规划纲要〉实施意见》,出台了对高校进行分类指导、化解高校债务等一系列政策,使陕西省高等教育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又一春天,更给我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我校自身来看,在35年的办学过程中,我们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办学经验,改善了办学条件,拥有了一支踏实肯干的教学、科研、管理队伍,这些都为学院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十二五”时期,我们要在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方面做出新的成绩,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制定学院的“十二五”规划,作出科学谋划和科学决策,推动学院事业的科学发展。“十二五”规划(草案)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制定的。 记:“十二五”规划(草案)的编制经历了哪些过程? 张:去年国家、省教育工作会议之后,学院适时启动了《“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规划(草案)是充分结合国家、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学院的实际情况,经过多次讨论,数易其稿,逐步完成的。学院多次召开党委会议,深入分析学院现有的基础和面临的发展形势,研究学院发展的举措;又广泛征求了各部门负责人及教师代表的意见,听取了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意见。规划(草案)形成的过程,是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的过程,更是集中民智、凝聚智慧的过程。 记:“十二五”规划中对学院的定位是什么? 张:首先我要谈一谈什么是学校定位。学校定位主要是指根据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找准学校在人才培养中的位置,确定学校一个时期内的总体目标、培养人才的层次、类型和人才的主要服务面向。根据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有关研究成果,经过深入讨论,我们从新的角度对办学定位进行了界定。最终,我院的办学类型定位为应用型本科院校。 记:为什么要从新的角度定位为应用型本科院校? 张:这主要基于四点:第一,根据陕西省关于高等学校分类指导的意见,我院这一类地方院校,主要任务是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应用型人才;第二,定位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已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深化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在“十二五”期间建立起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第三,定位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有助于我们主动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开展应用性科学研究,提升产学研合作水平;第四,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提法也体现了高等教育界多年来对新建本科院校定位的研究成果,符合高等教育突出特色的发展趋势。 记:以往我们定位为教学型本科院校,这次定位为应用型,二者有何不同? 张:应用型本科院校和教学型本科院校二者从本质上来讲是一致的,只不过是划分角度不同。从教学所占比重来看,教学是我院的中心工作,我院是教学型本科院校;从培养的人才类型来看,我院培养的是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应用型人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有五大特征:一是以区域或行业为主导;二是以专业为主线;三是以应用为主体;四是以教学为中心;五是以实践为载体。作为地方性本科院校,应该说,我们将学院定位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是符合学院发展实际的,也是比较准确和科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