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内容
文章字数:3,850
拒绝当爹 ★陈 敏 亚果心底里一直有个想法:如果有可能,他一辈子不想当爹。 亚果有足够的理由说服自己:他爹对他的恶劣行为有可能遗传给他,而他又有可能将自己的不良行为再遗传给儿子。据说男人的毛病和缺点全是从父辈那里遗传的。他想这些的时候,当爹的念头瞬间一扫而光。 两岁那年的一个冬夜,亚果有了记忆。爹和娘半夜吵架,主题是:把亚果送人。爹说这个孽障是哭死鬼托生的,整夜哭,让他无法睡觉,影响他“干革命”。父亲那会儿在工作组里当头,上级对他很赏识,准备提拔他。为不影响他的业绩,他决定将孩子送人。娘坚决不依,跟爹闹,爹提着亚果的两只脚,丢到了门外,说让狼叼去省事。 门外的雪疯了似地下,母亲从被窝里爬出来,开门,在黑灯瞎火的雪地里摸,找到时,亚果已经冻得不能再哭。当晚,爹和娘大打出手,爹一气之下,连夜卷着铺盖进了城,住进了办公室。爹说,他才不想让这个狗崽子影响他的革命前程。 爹走后,亚果夜里哭闹的毛病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严重的气喘病。农村人管那种病叫“吼豹子”,很难根治。病是爹一手整出来的,如同他整出了亚果,只需几秒钟就完成了,却把漫长的痛苦留给了他们母子俩。亚果没黑没明地喘,声音大得吓人,像豹子吼,路都走不了。娘流着泪,背着亚果四处找偏方,什么癞蛤蟆、蝌蚪、唐鸡屎、蝙蝠、枇朳叶炒冰糖,把能找的吃了个遍,没有任何效果。亚果在娘的背上度过了好几年。 五岁那年,依然是冬天。一大早,亚果和娘听到有人急燎燎地敲门,传来的却是一个不好的消息:亚果爹因公殉职了。屋里立即有了哭声。亚果看着娘哭,也跟着哭。爹为革命操劳过度,心脏猝停,倒了下去。上级送他们母子200元安家费,说是抚恤金。 处理了爹的后事后,娘发现亚果的气喘病不治自愈了。娘偶尔给他说些童年片段,叹息:这爷俩前世绝对是敌人!但娘说的远没有他记忆的那么清晰。他清晰的记忆给他了一个暗示,那就是这辈子不想做爹。他的这个想法不久就被两个女人联合起来封杀了。结婚两年的妻子和母亲在厨房里头对头的嘀咕了半小时后,他们的日子就发生了变化。妻子干瘪瘪的肚子就有了动静,身体像气球,一天天膨胀。她脸色不再红润,呕吐打嗝,出气粗得跟拉风箱似的,让他无法忍受。 老娘闻讯后千里迢迢赶来,大小活一起包揽,孙子的大名小名,猛猛、龙龙、虎虎取了一大堆。最后征得全家一致同意,定为虎虎。娘坚信,一准是个男孩。 娘说得真准。果真是个男的。虎虎呱呱坠地,一点虎像都没有,倒像只被扒了皮的猴子,越看越难看。老娘将虎虎送到他手上,他只摸了他一下,就以工作忙为由抽身离去。 其实,从虎虎在他妈肚子里扎根的那天起,亚果就对他很排斥。他自己还是个孩子,怎么能当别人的爸呢!尽管他已经三十一岁了。他很久都不能接受自己“升级”这个现实。好在母亲为他们打理一切,他什么心都不用操。当妻子上厕所,虎虎哭得歇斯底里时,他在网游中忙得不可开交;妻让他去超市买尿不湿,他拎回一大堆嘉士伯;他讨厌虎虎晚上突然间发出的哭声。为了不听见儿子哭,他带着耳机在电脑上边听歌边玩游戏。 妻子双手冻得通红,偷偷流泪,羸弱的肩膀不停地抽动, 周末早上,母亲提篮子出门买菜,他叼着一支烟在沙发上看报。卧室里传来儿子的哭声,妻子在洗手间唤他,让他去给孩子换尿布。儿子出生几个月了,他还是第一次给他换尿布。他硬着头皮走进卧室:哭什么玩意?他一声断喝把虎虎顿时震住了,竟对他微微一笑,时间很短,可是,他的心中却生出一股暖流。当他轻轻地拨弄着他的小手时,他竟紧紧地抓住他的手指头,好半天不放开,小脚丫踢到他手上,他把它们碰在手里闻,闻到了一股他从未闻到的气息。那气息像一声春雷,激活了他沉睡的心,他的烦躁和不安瞬间消失殆尽。他忍不住将他捧在手心,轻吻,从此爱不释手…… 亚果主动承担起照看孩子的任务。他将虎虎放到小床上,这天起,他才真正进入角色,爱上了这个虫子一样,吃喝拉撒不能自理的小家伙。 一个生命的诞生,往往会见证了一个男人角色的转变。男人角色的转换是需要一段过程的。他完全理解了父亲当年对他的所有怨弃,并且原谅了父亲把他扔到雪地里,给他身体带来的致命的一击。(作者系中文系教师) 左右时光 左右人生 薛春龙 时间总在流逝,转眼左右十几年,转身左右几十年;人总在成长,又到了秋天,此刻的心还有昔日的暖意吗?所有的一切都在变化,希望每一刻都是崭新的。 有时候觉得时间太宽,但指缝间夹着笔的空隙越来越窄时,我们早已走过了许多年头。或许再后来,我们很少有机会和心思记得拿起笔写点文字。当年华老去,一个人静静安详的时候,偶然手指间夹着支笔轻轻地在纸行间颤抖时,忽然之间懂得,左右十几年,左右几十年。 我站在窗前,看到两棵不同风景的同种树。一棵已经枯叶满落,枝头什么都没有了,另一棵却满树的深绿色的叶。偶尔落下片片泛着黄色的叶子。这一幕,我无法绘画,只有用手中的笔来描述。此莫过于一种可能:那便是灵魂的作用。 在物质文明快速发展的今天,许多事物的规律都随之发生了变化。四季更替那是自然界的规律,而却秋天越来越短了。转眼在,转眼不见了,只不过是一个短暂的秋天。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四季只剩下夏天、冬天,春秋只不过是夏冬转换间的一瞬间时,世间外物还是否有春意、秋爽呢?也许就在那一瞬间,我们感受到了。但还能否守住曾有过或者未曾有过的那秋天的心呢? 我们在这大千世界,看着世态万千变化,有时欢喜,有时感叹,有时憎恶,有时茫然,却无从为力,仅有的只是守护自己的灵魂。守得住,守不住,那便看自己的作为了。沉沦只不过是那棵枯树的枯叶,风还未吹来,便已坠落。升华却是另一棵树上的深绿色的叶,秋末的时节了,还泛着生机,不动不摇。 秋天的心宛如飘叶,我们乘在其中,随风,随处飘荡。 秋天的心宛如流水,我们卷在其中,随流,随处漂泊。 秋天的心宛如太阳,我们照耀在其中,随光,走向光明。 秋天的心宛如路,我们跋涉在其中,随梦,走向前方。 在这不留意的秋天,我们的心在不经意间就这样过了,但愿我们秋天的心里有条太阳照耀的路,走向前方,走向远方。 不必再回头回想昨日的失败,不必再触及昨日的伤痛。尽管生活是条延续的路,但我们完全可以将路上一切的旧尘和荆棘挥去,让路途不再搁浅。 我们的生命有限,在每一刻崭新的时光里,我们可以驾驭自己的灵魂。在生活中大可不必在乎别人的眼光和言语,太在意,那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便会有所失去。我们只要坚持自己正确的道路,把每一刻当做梦起程、上路、在路上的历程。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未来。 在我们的生命里,血液不断流淌着,流过的每一处都是崭新的。或许在某个时刻停止流淌时,生命便以最后一刻的崭新停留在那一处,永存,永生。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我们用心感悟每一个事物的变化,便会觉得每一刻都是崭新的。 我们都是流淌着年轻血液的学子,还拥有年轻的灵魂,而且在这里的一切都是崭新的,我们为何不好好来左右时光,左右人生呢? (作者系城乡发展与管理工程系2010级学生) 浅谈韩寒 ★石 川 每个时代,总会有许多人会吸引大众的视线。这些人作为各个行业的代表,都推动着各自行业的发展。他们或许外表光鲜,或许个性内敛。但无可否认的是,他们都对自己从事的行业有着巨大的贡献。对于当今的中国文坛,一个名字不得不提,他就是韩寒,一个冰与火交融的男人,一个被质疑和赞赏所包围的人物。 韩寒的“冰”在于对名利的追求,他可以拒绝参加各种商业活动,也可以拒绝一切的商业代言,这些对于一个以写书为生的作者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他失去了大笔的金钱,而在出版业并不景气的中国,做到这样需要莫大的勇气。但在另一方面,韩寒却能拿出自己的积蓄,创办了一本自己理想中的杂志,哪怕这本杂志仅仅只能发行一期,但这就是他想要做的。人分两种:一种是敢说而不敢做,另一种是将想法勇敢地付诸实践,韩寒无疑属于后者。理想再远大,只靠想,人生便碌碌无为。韩寒只是用自己单薄的力量,净化着人们的心灵,捍卫着文坛的一方净土,推动着中国文化的发展。曾经有许多人质疑韩寒的思想过于偏激。没有过多的辩解,没有多余的解释;有的只是越来越多的书籍发行量,有的只是越来越多的忠实拥趸,有的只是无声胜有声般的证明。无论是《毒》、《三重门》、《他的国》等书籍,都无一例外地被广大读者所喜爱。也就是这些书,造就了一个被崇拜与批评包围的韩寒,造就了韩寒特色的文化风格,成就了这个“冰”一般的男人。 相对于韩寒的“冰”,他的“火”来得更为猛烈。对于一个作家,专注于写作事业是通往成功的不二法门。但是韩寒注定却要成为一个异类。韩寒是叛逆的,他不愿把自己所有的感知都放在写作这条道路上。年轻的心应该勇于挑战,赛车场便成为了他灵感的触发点和情绪的宣泄处。难得的是,对于韩寒这个“不务正业”的车手来说,却在这片充满热血的赛场上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其实,不仅是赛车,韩寒对于现实社会的触觉也是敏感而又深层次的。他痛恨社会的冷漠,也同情弱者的悲惨。他用他的笔,用他的文字,叙述着社会底层人民的点点滴滴,记录着那些不为人知的辛酸。他的出现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文人形象,更是许许多多在社会中挣扎着彷徨着的人们的抚慰剂。无论对于作家、车手还是作为一个普通人,韩寒都用他仅有的力量,勇敢地散发着每一丝光热,温暖那些需要他的土地。 其实对于韩寒而言,“冰”与“火”都是其性格的组成部分。少了“冰”会让人觉得韩寒太过于功利,少了“火”会让大家认为韩寒缺乏激情。正是“冰”与“火”两者不断地交融才铸就了一个特有的韩寒。作为一个“80后”。韩寒用赤忱描绘着自己理想的蓝图,更是用一颗火热的心感染着每个人的灵魂。(作者系城乡发展与管理工程系2010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