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内容
文章字数:4,813
采桑子·读饮水词 ★耶 磊 (一) 卅一载苦楚心衷。浊酒残泪,夜雨湘灵。多情深处只伤情。 自号楞伽①元何事。幻劫浮生,翻转棋枰。慧业因缘万相空。 (二) 千重关隘还乡梦。侧帽②弹指③,秋笳④悲风。乌头马角总承情。 而来我亦伤憔悴。纳兰成德⑤,容若先生。青眼高歌只为卿。 注: ①楞伽,纳兰性德自号。 ②侧帽,纳兰性德诗集名。 ③弹指,纳兰性德挚友顾贞观词集名。 ④秋笳,吴兆骞词集名。性德、贞观、兆骞之故实,可参看谢国桢《明末清初的学风》一文。 ⑤纳兰成德,即纳兰性德。 (作者系科研处科研科副科长) 高音符号的墓志铭 ★十 七 电影开场是在废弃工厂上,几个良莠不齐的演奏者在雨中演奏着前苏联的乐曲《三套车》。本是肃穆的一个葬礼,让这几位一搞,就奠定了整部影片的基调——笑声中带着思考,甚至是心酸的泪水。 一个普通的,没有经济基础的工人,为了将女儿培养成钢琴家,用工厂的废料做一架钢琴。我看完第一遍的时候,只想把它当成“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的励志片来看。类似的题材似乎在各种《奇人奇事》的电视节目里都能见到,什么农民造车,老干部拍电影等等。但是看到最后,这架用废料造出来的钢琴到底能不能出现在我们的眼睛里,小元又究竟能否留在父亲的身边,都显得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所有参与这个计划的人,他们在过程中蜕变,看到了自己暗淡生活里的一丝曙光。尽管微弱,却可以把他们带回久远之前的荣耀。 《钢的琴》,是为东北老工业地区那些早早下岗,承受时代冲击的工人们而拍的电影。他们最大程度经历了改革的变迁,最先接受了被时代替换的命运。影片导演张猛的第一部作品《大耳朵有福》,便是这样一种颓废的基调。然而在《钢的琴》里,这种颓废和反励志却让我觉得格外熨帖。因为对于影片所表现的那个群体来说,下岗再就业的成功事迹离他们毕竟很遥远。“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的歌声,听起来雄心壮志,然而事实却更加残酷。 平凡人的梦,平凡人的爱情,平凡人的期盼,平凡人的不平凡。 如果要用一句话给这部片子总结,我想应该是:一代人的无力感,还要笑着唱出来。 于我,“家”的印记,是和“弹琴”联系在一起的。午饭过后,奶奶在躺椅上睡着,我对着琴,先练哈农,再599,然后大奏鸣曲。蝉声四起,树影朦朦,足底地砖一丝凉,鼻尖微微的汗珠,手指在黑白键上掠过……曾几何时,爸爸坐在身后听琴,妈妈喜欢我给客人表现。如今一晃十五年,它竟成了一生的饭碗。 钢琴是个脆弱笨重的物件。那时候刚搬进楼房,搬它进家,足足动用了六七个工人师傅,大家七手八脚,护着盖儿,托着底儿,既怕刮蹭了一丝漆,又嫌这家伙四方拐角的不好使力。我趴在上一层的楼梯杆上,眼巴巴望着,等挪上了几步,自己也蹬蹬上几层,又趴着望。 现在北京的搬家公司的服务里,早已有了“专业搬钢琴”这一项,遍地的琴行开起来了,守着音乐学院的房子租价据说也一涨再涨。我家的琴也早已从当年的要找各种关系才能买到,变成了早已停产。 那时候的夏天,是很痛苦的。外面知了一声一声的叫,楼下时不时有发小大声喊,十七!下来跳绳啊!十七!我们去后海你去不去啊!我都只能摆手摇头,然后含着眼泪看他们走开。奶奶给我做了午饭,一起吃完,她就躺上躺椅看书,我坐上琴凳练琴。我一日比一日强些了,某天回头看,她打起轻微的呼噜:我偷偷笑,我的琴音开始和谐悦耳了嘛。 很少回家的爸爸也听过我弹琴。对于钢琴,他似乎只是觉得家里多了个大物件,整日叮咚叮咚响个不知什么劲儿,有时他凑过来看一眼,什么也不说,又出门了。 直到某次要考级的前一个月,我已经开始练贝多芬的小奏鸣曲,他从外回来,坐在我身后。我完完整整的弹完一支曲子后回头,见他坐在沙发上,鞋未脱,点着一支烟,望着我半晌不说话。在那个时候,我忽然觉得,他应该是爱我的。不过,他还是什么也没说,抽完烟就走了。 对于钢琴,以及《钢的琴》中勾起往事回忆的片段,似乎也就如此了吧。 于陈桂林,于小元,于我,钢琴的旋律,是人生的底色。在降B大调的旋律之上,除了7,1,2,其它的升降都是偶然。(作者系俄罗斯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研究生) 洗去胭脂 ★张玉虎 胭脂,妆红,对镜,描眉…… 一滴雨落、整裙妆; 二滴泪下、贴花黄; 三滴酒尽、始上场! 人生,如戏。 自古舞台是伶人天下,芸芸众生的你我,皆为看客。可伶人眼中,谁是戏子谁是妃?或许,我们皆是戏中人。 曾经,我安静地坐在这场戏的角落,思考我的角色,一时间,我忘了,其实我早已成为戏中角色。直到听到一声很是自负的叫喊:“我的人生,我是主角!”未抬头,我明白,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角,只是,你能当好么?就像周星驰那句经典台词:“其实,我是一个演员。”我们一直在演,可是演的,并非就是自己。于是自然而然,我们戴上了面具,将我们的人生,开起了假面舞会,并开的风生水起。 于是也就有了所谓的面具人生,以及各种想要摘掉别人面具的故事发生。当我来到这场舞会,我自觉将面具戴了起来。然而我始终明白,我来,因为我是过客,我扮演了舞会中的一个角色,却不会是主角。门客提醒我,你来到舞会,今晚,你就是舞会中最璀璨的明星! 面具是微笑的,我笑的很开心。然而我知道,我不是主角。我来,只是为了演好我的配角。是的,配角。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当主角。更多时候,你在为别人配戏。虽然自己的生活自己主演,可再大牌的明星不也得补妆如厕不是?那时候,配角才是王道! 常常听到主角抱怨:“面具戴久了,心会很累。”“戴着面具跳舞,最终,忘了舞蹈,心里只在思考面具会不会掉下。”自己也吓一跳。原来,面具,才是真正的主角。我们都不是NO.1。然而何时,我们却离不开它。每次上台,我们都画上浓浓的妆容,戴上厚厚的面具,千篇一律,和蔼可亲。可是每一个微笑送出,换来的是每一次心力憔悴。可天空,不会瞬间改变。当泪水滑过脸庞,胭脂带上了轻轻的伤。 累了,我们都会累。然后,我们开始寻找,开始改变。开始希望能够像向日葵那般,真心而又轻松的微笑。哪怕那微笑只是面对太阳。 大话西游里,朱茵说:“我猜到了开始,却没有猜到故事的结尾。”我们都没有猜到,原来,我们都厌倦面具下的生活。当我们试图改变,我们才真正发现了,习惯的力量。也许是面具过于合体,让脸庞不舍得它离开。因为我们已经忘了,离开面具,如何微笑。 生活也许就是这样,没有未来,因为我们一直在路上。虽然这旅途有点慌张。其实,也许就是那么简单。记得那天,我们曾犹豫的摘下了面具。僵硬的脸庞,牵强的微笑。却是那般明媚的阳光。痛,并快乐着。 小昔米在歌中唱着:“寺外的官兵早已是观众,落幕的舞台闻不见胭脂香粉,做一回张生,做一会莺莺,洗去胭脂活在戏中……”我们不是张生,生活却将自己画成莺莺。 原来这场戏,我们必须继续演下去。那么,何不洗去胭脂?寺外没有官兵,我们才是观众。幕帷早已落下,香粉还未散尽…… 一滴雨落,红妆散尽 二滴雨落,洗尽铅华 三滴雨落,活在戏中… 胭脂,妆红,素颜,笑容… 一切,其实如同原来那么简单,即使原来永远不会再来。 (作者系人文社会科学系2010级学生) 风过菜花黄 ★瞿珊珊 初春的天气,空气里尽是太阳的味道,新鲜的空气里还夹杂着一丝草香。似这般美好的景象,在我的家乡汉中却有另一种特别的味道。在那里,你嗅到的是满满的菜花香,看到的是遍地的金黄。只一阵春风,一场春雨便唤醒了沉睡一冬的绿色鲍蕾,悄无声息地点上了金黄。 在那里,春天的雨水中夹杂的是金黄的花粉。往往一夜春雨过后,地上到处是深深浅浅的黄色痕迹,像是有个画家在画画时偷懒将颜料在水中晕染开来,纯净的花粉干净得让人不忍去破坏。 去年回到家乡的时候去了趟汉山,那是距离城市比较近却能最贴近自然的一座山头。听说有剧组正在这里拍电影,顿时来了兴趣,沿着山间的小路一直走一直走,想搜寻到一点线索。正值花开繁盛的季节,金黄的花海,野生的齐膝高,种植的有一人高,穿梭期间耳边到处是蜜蜂嗡嗡飞舞的声音,不用害怕蜜蜂会蜇人,它们都在尽情地享用这盛宴,无暇顾忌人之所到。正是蜜蜂的辛劳使得我们能享用到特殊的油菜花蜜和油菜花粉。乡间小路上,一些粉的桃花、樱花和白的梨花夹杂在油菜花中相映成趣,积水的小湖泊,湖边的垂柳,春日的美景尽收眼底。路遇几个小孩,他们歪着晒得红扑扑的脸蛋仰头对我们笑笑,一个小女孩很骄傲地说“前面在拍电影啦——”不知怎的忽然又不想去看这个热闹,便原路返回离去。 直到今年我才知道当时在那取景拍摄的是一部以宣传汉中本土文化为题材的爱情电影——《风过菜花黄》。这部影片应该算是所有拍摄的关于汉中的宣传影片中投资最大也是最好的作品,影片以上世纪20年代“护国运动”为背景,讲述了汉中儿女面对爱情、亲情与家国,如何坚守信仰的故事,展现汉中风土人情和汉中人民善良淳朴、坚韧不屈的大爱精神,其中展现最多的便是那跌宕起伏的油菜花海。这部影片现在已经在全国范围内上映。宣传画面以油菜花海为背景,女主人公手执一朵油菜花害羞低头,不禁让人觉得这人这花真是可爱得很。 现在,也正是花开的季节,家乡每年举办的油菜花节都吸引了大批的外地旅客。看过油菜花的都称赞这花可爱得紧。以前,我很不能理解这样一种“土气”的花怎会有那么大的吸引力,直到离开家乡,再也看不到那样的美,再也嗅不到那样的香,再也染不上那样的黄,春天风吹过,才想起油菜花黄了。 (作者系中文系2009级学生) 惜春 ★朱自立 玉秀山,含春水,山环春水水秀山,秀过丹江河畔,春入寻常人家,山水含情。 绿荫暗,红花现,花现枝头绿相伴。红似樊素点唇,绿如西子之湖,红绿盈春。 花含羞,人掩面,掩面看花花休怨。花是酒中之仙,人是仙女下凡,人花相形。 莫叹春来晚,莫怨春归早,春来惜春须及时,莫待春归望春而兴叹。春如人之少年时,少年须早学,白头为学晚。 (作者系中文系2010级学生) 朝云暮雨 ★程会茹 爱朝颜暮雪,销年蚀月,彼心犹在,安无缺。 上穷碧落谁能解,此生几番劫,两重离恨天,一般无眠夜。 层层叠叠,明明灭灭,纷纷扰扰未歇, 楼外水流光阴转,风送香,花影斜,疑是昔年初逢时,笑语吟双阕。 四魂之薇的诗词,记得初看到这段文字时心底悸动。那种不由自主生发的情愫,就像这一幕幕场景、一幕幕经历的主角都变成了自己——爱了,不是相濡以沫,便是相忘于江湖!心,在那刻沦陷了,为词中那淡淡的忧伤而哀,为那点点的冷清而愁,也为那丝丝的情意而痛,故作云淡风轻的惆怅。朝阳初现时分,在那个美丽的地方静坐直至日暮;从旭日东升到晚霞似火,看暗夜里的星星点点,头脑里划过霓虹灯的幻影,却不愿留下那点点的甜蜜,只留下浓浓的哀愁、苦涩充斥鼻腔。 雨幕珠帘,漫步在淅淅沥沥的细雨中,看疏枝横斜投在地上的暗影;看细雨纷飞落在身上的那份惬意;看朝云暮雨周而复始的那份安然;身心仿若笼罩在一片雾蒙蒙的世界里,周身的一切也便都不存在了。水面上荡起一圈圈涟漪,让人心不由一阵轻颤,瞬间柔软万分。湖边随风而舞的杨柳,小荷初露,闭目间忽然想起一句诗——“疏影横斜清且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心在那刻是满满的幸福,一双眼睛也不会再哭泣,爱的留言在那刻定格为永远的风度。 春去秋来,四季在无穷变幻。经历了一百年的爱情,在漫长的岁月里穿过春天又走过冬天,不管时间的沙漏曾给彼此留下过多少的无奈和伤感,都请悄悄地握紧彼此的手,让那份无言的感动在我们心间流淌,明白了就要放弃,爱过了就会铭记,因为是你让我更加的眷恋这个世界,而那种情感是这苍白的文字所无法表达的。 头上的一片天是我们守望幸福的保护伞,手上映着的老年斑也不能抹去曾经美丽的邂逅。曾经的我们背对着背义无反顾向前走,如今我们相携相扶拥抱着彼此取暖,那百年间品尝过的酸甜苦辣、经历过的生死离别是我们独有的发言权。在新的时空里将熟悉的音乐重新听一遍,将那古老的故事重又讲一遍,每天简单的一块砖一步路,我们砌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有人说过:“曾经我们握在手里的不一定就是我们真正拥有的,而我们所拥有的也不一定就是令我们刻骨铭心的!”夕阳一时的叹息,画刊滑落的烦恼,苦苦追求后还是难以拥有,而放弃的瞬间或许也是重新开始与收获,是我们在周而复始、朝云暮雨的记忆里对爱的书写。 (作者系中文系2010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