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旮旯里飞出了“金凤凰”
文章字数:2,157
★学生记者 朱自立 王 鹏 编者按:2012年考研成绩揭晓后,我院2008级化学与化学工程系的刘华卫同学脱颖而出,在初试中取得了412分的优异成绩,超出国家A区理学类分数线122分。这是我院今年考研中的最高分,也是我院历年来考研史上的第一个400分,这个成绩在她所报考学校的专业中也位居榜首。近日,她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被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化学专业录取。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山区”大学的学生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又是什么使她克服重重阻力,坚持到最后的胜利?命运弄人,经历三次“高考”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如今站在胜利高峰的刘华卫也是一路磕磕碰碰地走过来的。这个考研中的幸运儿曾经在高考中两次失利,最终以477分被商洛学院降分录取。 刘华卫是一个踏实认真、谦逊谨慎的女孩儿,身上散发着浓郁的书卷气息。高考的两次失利使这个女孩自尊心受到强烈的伤害,在刚进学校的一段时间里,她情绪一直很低落,自己几个要好的朋友都考上了名牌大学,她一点也不甘心。 正是这份不甘心坚定了她继续考研深造的决心。她说:“我希望通过考研来改变我的命运,我认为自己资质一般,但是我相信勤能补拙,后天的努力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于是从大一进校她就下定了考研的决心,在这一点上,她比同龄人早走了一步。因为自己的这段坎坷经历,刘华卫把这次考研称为人生中的第三次“高考”。埋头苦读,“摸着石头过河” 决心已下,她开始为考研进行积极的准备。可是刚进学校,由于不熟悉学校的环境,与老师和同学之间也缺乏交流,对于考研方法的探索,她只能依靠自己,摸着石头过河。 刘华卫制定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复习计划,通过上网查询和对自己兴趣爱好的分析,她初步确定了自己要报考的专业。两门专业课在考研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之后大学的前两年时间,她便开始努力学习专业课。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日复一日的积累,在专业课这方面,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狠抓专业课的同时,她没有放松对英语的学习,坚持每天六点起床,背诵英语课文和单词。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她顺利通过了英语四、六级考试。 谈起这段经历,刘华卫说:“我大学的大多数时间是在学习生活中度过的,很少参加学校的活动。因为怕耽误学习,我错过了很多锻炼的机会,也错过了大学里浪漫的爱情。但我并不后悔,如果没有这两年的埋头苦读,我不会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学习压力过大,考前身染重病 临近考试的前20多天时,长期的超负荷学习使她身体状况变得越来越差:视力下降,记忆力下降,饮食的无规律导致肠胃消化不良,一切这时候不该出现的问题都出现了。 在这最关键的时候,她病倒了。医生说她神经性过敏,大脑会间歇性失觉是“考前焦虑症”的表现,大约需要半年才能恢复。她奔波在医院和学校之间,开始变得焦躁不安。一想到自己准备了这么长时间最后却要功亏一篑,就感到天要塌下来似的。 为了放松心情,她一个人跑到山上,结果却因吹风而感冒。回到宿舍便高烧不退,卧病在床,生活起居也需要室友的照料。针对这些情况,医生说:“如果你不尽快调养,有可能会猝死。”听了这番话,这个要强的女孩儿默默地流下了眼泪,她在心里打了退堂鼓。电话里她对同学说到“我这辈子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考研,如果一个人连生命都没有了,考研还有什么意义。” 也许是上天眷顾这个女孩,在濒临绝望的边缘,她奇迹般地找回了希望。她开始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吃了医生开的药后,她一觉睡到了第二天早上,睁开眼后发现自己特别清醒,感冒也好多了。医生的一剂良药让她逐渐康复,使这个女孩重新找回了考研的雄心壮志。 看到412分,眼泪夺眶而出 1月份化学与化学工程系召开考研动员大会,会上老师说“虽然距离考研时间越来越近,但如果坚持复习,每天争取两分仍会有不小的收获”,这句话给了刘华卫很大的鼓励。这场病虽然耽搁了她很多复习时间,但同时也让她对考研有了新的认识。 在复习过程中,刘华卫的专业知识已经非常牢固了,全国各大高校的考研真题也已经做了很多遍。网上的精品课程以及资料书她都仔细看过,对报考学校近几年考试的一些动向、试题的难易程度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分析完自己的情况后,她少了很多顾忌,对考研的态度也改变了不少,就算这次没考好,以后还可以再考在职研究生。怀着这种轻松的心情,她走进了考场,顺利地完成了考试。 3月2日,陕西师范大学考研初试成绩出来了:总分412分,有机化学143,物理化学121,英语66,政治82。她久久地凝视着信息,鼻子一酸,眼泪夺眶而出。这一刻她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也深深体会到了蚕蛹破茧而出的那份期待已久的喜悦。考研不难,需要一颗平常心来对待 回顾自己的考研历程,刘华卫说:“其实考研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一颗平常心胜过好几沓参考书。对于考研来说,一个健康的身体、亲朋好友的支持、同学之间的交流合作、名师的指点迷津、通畅的信息渠道、良好的专业基础、后天的勤奋努力都是必不可少的,而当万事俱备的时候,一个良好的心态可谓之那股东风了。” “越是到考研的后期,越是要戒骄戒躁。”她说:“要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规划复习,不要盲目和别人攀比。学习中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几个人思想的交流要比一个人苦思冥想好得多,同学既是竞争对手,也是一种珍贵的资源。” 谈到今后的打算时,刘华卫说:“希望在研究生期间可以有属于自己的科研成果。研究生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希望研究生毕业后可以继续进修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