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内容
文章字数:2,626


郭敏厚老师二三事 ★王培峰 我认识郭敏厚老师,是到商洛以后。那时,他已经退休了,被返聘回来教古代汉语。大家都叫他校长,偶尔见面,我也随喜大家喊一声郭校长。后来,交往日多,了解渐深,我在当面之时,会尊他为老师。 我已忘记最初相见的情形。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对他的印象,就是他曾做过几年校长,教古代汉语,在一些像样的报刊上发过几篇像样文章。在当下中国,不少领导退休之后,生活会变得比较寡淡。读大学时,亦曾听人提及某大学校长退休后的故事,颇为唏嘘。而郭老师在荣退之后,尚能回到学校,享受做一名普通教师的快乐,很能够说明其志业所在。 起初,路上见了郭老师,点头微笑,打个招呼而已;稍后渐能相知,是因了一些文字上的往来。刚到学校那年,被中文系邰科祥副主任遣至洛南带队实习,当时我初至此处,人生地陌,言语亦不甚相通,颇犹豫了几时,然终奉命前往。到洛南后,每日无事,便四处游逛。夜读之暇,便将游历所见,缀为几句小诗。回来之后,收拾丛残,摘录了些清新可观的,印出来分送同仁。当时恰好郭老师也在,便顺手递给他一份。他微笑着收了,仔细折好,放在了讲义里,并没说什么。改日再遇,他说,上次给的诗作已读过了,看来你是读过不少书的。我见他未曾褒贬诗作,仅言读书,便知道是个真正懂得学问的人,遂不作虚套,点头称是。接着又说了些什么,大概是声韵平仄之类,我已记不真切了。这是我与他第一次交谈,因为先前是泛泛之交,故此次语亦泛泛,没有给我留下太深的印象。以后的日子里,相见之时,依旧是微笑点头而已。 转年春天,从农校过来一些教员。我素来不喜交游,故而彼此认识得都很晚。一天,系里聚会,见其中一位言语倜傥,颇有些狂狷之气,就留意了一下。饭后喝茶,正好坐在一处,便互通姓名。我刚说完自己的名字,他就说听郭老师说起过我,言下之意,郭老师很说了些谬赞的话,而这些话是我不曾听到过的。对这些话,我只是当作前辈学人对一个年轻后生的期许,并不信以为真。但当面辞色淡然,却能逢人说项,与时人轻诺寡信、好行小惠的做法,确然相去甚远。 不久,郭老师因为走路时摔了跤,行动不太便利,遂不再来学校上课,我也很少见到他。但不时能在院报上读到他的文字,有时是独撰,有时是与一个叫牛树林的人合写,大抵是一些关于商洛的掌故,读来甚是有趣。我每至一地,最喜泛览地理人情,搜罗逸闻轶事,故每次见了这些文字,都会拿回宿舍细读。 那时,我正帮西北大学韩理洲先生整理北朝文献。一次,偶然发现当地曾出土过一方隋代墓志,不知石藏何处,遂打电话给郭老师。他一听墓主的名字,便说曾见过原石,但不知为谁所得,不过牛树林教授处有拓本,可以介绍我去看。当天傍晚,我便在牛教授家里见到了墓志拓本,承牛教授美意,还将其借出,送到西安供韩先生释读,借期为半个月。牛教授的这种无私,不仅是对一个年轻人的帮助,而且是一种以学术为天下公器的精神;而他丝毫不怀疑眼前这个陌生后辈,其实是对郭老师莫大信任的结果。观其所交,可见其为人矣。 过了些日子,我在路上遇到郭老师。他说在报纸上读到我的一篇文字,正好他在编《商洛文史》,希望我能将其扩充,拿给他发表。我当时因为俗务所萦,未能分身,遂指导学生以我那篇小文为基础,补充材料,勉强成文,交给了郭老师。郭老师见学生署名在前,问了一句,我就将写作的情况解释了一下,他就没有再说什么。又过了一年左右的光景,郭老师托人送来了两册书,并附一便条,说小文的刊发颇费了些周折,但最终能够付印,他也就如释重负了。翻看册子上的作者,大多是商洛各处的头面人物,默然无闻者,惟我一人而已,而我却又将自己学生的名字署在了前面,这该让郭老师在取舍之间费不少口舌吧?看着郭老师隽秀遒劲的字迹,我心里甚是自责。 相熟之后,见面话就多起来。但很少提及个人琐务,大多都是学问和学生的事情。有时会说到年轻时写的文字,每次都很谦虚,但说到细微处时,语气里不免流露出些许得意。有时会说到学生,对学生的进步,总是喜形于色的,说的多了,我甚至记住了一些他的学生的名字。但在我的记忆里,他从来未和我说起过做校长时的情形。作为一个以文字谋生活的人,我知道这些偶尔的得意意味着什么;作为一位普通的教师,我也能够理解他桃李遍布的喜悦;而作为一名晚辈学人,我更敬重他在言语上所做的选择。 最近几年,我在外面读书,已经很久未见到郭老师,亦难以面聆磬咳。但那些期许与鼓励,是不容我忘却的。近日,在电脑上浏览优博论文的名单,忽然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似乎是郭老师曾对我提起过的。于是,找到那篇论文,读到致谢辞时,那名学生果然提到了近二十年未见面的郭老师,提到了郭老师对他的鼓励和支持。读到这里,我眼前又浮现出郭老师和我说起学生时的神态,心想,他如今定是知道了这个消息,不知正有着一种怎样的欢喜呢!(作者系中文系教师) 校园·四季恋歌 ★罗利霞春·晨曦园我说我看见了娇艳欲滴的各色花蕾你说我闻到了从石头下散发出的青草香夏·教学楼我说窗外的芭蕉很响地瑟缩了一下你说芭蕉下的小草正在风雨中飘摇秋·图书馆我说柿子在夜晚挂起了红灯笼你说落叶在轻风里跳起了民族舞冬·时叙路我说高大的梧桐站得笔直你说娇小的垂柳瑟瑟发抖四年前——我说这是一个令人窒息的王国你说这是一个让人懒惰的校园四年后——我说这里见证了我成长的足迹你说这里烙下了我无悔的青春而今,站在四度春秋的终点上我说,你说春夏秋冬数也数不尽说也说不完的爱——不仅爱你的一草一木一阶一石更爱你给予我们如花般的四季岁月如梦般的四季恋歌(作者系中文系2010级学生) 说 出 ★郭 涛 白天忙碌 黑夜酣睡 故乡的那个少年 追逐过春风 追逐过油菜花开的风景 一群蝴蝶 在喧哗故乡的美丽 故乡还是故乡 只是那个少年 在清晨的河水里 沉默着自己的倒影 不知不觉 河水也不再清澈 夏夜也不再蛙鸣一片 稻花的清芬 也只在中秋月亮的梦中 一些南腔北调的人 在和那个少年对视之后 风雨和尘土 仿佛在少年眼里飘飞 打桩机日夜不息的震动着 一道不规则的围墙 圈起了故乡的好地 追逐过春风的那个少年 呆呆望着 一群蝴蝶 飞过围墙 他却没有翻爬围墙的勇气 也不知道 那群蝴蝶 会在何处 找到憩息的地方 感动正说出感动 哀伤正说出哀伤 此刻的少年 和故乡一样 正经历一次无法命名的蜕变 那蜕变里有不甘和不舍 还有怀恋和遗忘 (作者系商州区大赵峪乡干部、商洛诗词协会会员) 杨隆诗词二首 南乡子 更夜恨无眠,独依小楼望江南。楚山尽处丹江绕,知否?!回首桥外柳惜怜。 怕对鸾镜颜,帘外又见霞光残。晨燕归时信不还,知否!?梦里与君频和弦。 丹 江玉兰俯瞰江竭流,寒梅静观人少游;杳杳相思寄江月,落落惆怅依江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