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梦想 耕耘热土
——写在党的十八大之后
文章字数:1,033
●本报特约评论员 举世瞩目的党的十八大刚刚落下了帷幕,方兴未艾的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学习宣传热潮又扑面而来。当十八大发出的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强音回荡在天地之间的时候,国人被振奋了,世界被震撼了。强国富民的民族企求终于伸手可及、指日可待了。 我们悉心体会党的十八大精神,为自己生活在这样一个放飞梦想的时代而倍感荣幸自豪。这是一个催生梦想的时代,更是一个可以放飞梦想的时代。千百年来被束缚、被压抑的人民的创造活力正以空前的速度在释放。这个社会也在用日益博大的胸怀包容、呼唤、感召、激励越来越多的能人、好人。敢于创新才有进步,勇于创新才有发展。党的十八大点燃的是民族的激情梦想之火,点燃的是全社会创新梦想之火,点燃的是每个人理性的梦想之火。以科学理论为主导,植根于群众、实践,靠亿万人托举起来的梦想,昭示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与未来。 我们深入的领悟党的十八大精神,更为肩负的责任重大而寝食难安。习近平总书记代表新一届党中央发出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告诫,犹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蓝图设计的再宏伟,梦想再美妙,只能用我们的辛勤劳动去实现,去圆梦。坐而论道,评头品足,吹毛求疵,甚至无谓的争论,是不会让梦想成真的。党的十八大指出我们已经处于最接近于实现民族复兴目标的节点,处于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阶段。从历史的经验来看,最接近成功的距离往往是最难走的路程,决战阶段也就是攻坚之时。没有充分的的精神心理准备,没有足够的应对更大困难和挑战的正能量的储备,就很难化解功败垂成的潜在风险,甚至使我们千辛万苦乃至流血牺牲、遭遇挫折所赢得的成果付之东流。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作为一所栖身于陕南秦岭腹地的高校,我们正立志于建设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我们付出了努力,历史也眷顾了我们。用党的十八大精神对照对接我们学院的总体发展和各项工作,既增强了对实现办学目标的自信,也更增添了几分忧患和责任。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走以追求提高教育质量的内涵发展之路,立德树人,这是党和人民寄予高校的厚望和时代的期待,也集中表达了高校对社会的厚重责任与承诺。我们只能用奋发向上、坚持不懈地努力探索具有自己特色的办学之路,用改革创新的实干破解前行之路上的难题,用持续不断的继往开来谱写培养人才的新篇章。几分耕耘,几分收获。我们都是学院梦想团队的成员,人人都要为已经启航的学院发展的梦想之旅出智出力,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不空谈,用实现学院梦想的劳动创造去园国家、民族的伟大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