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外专家学者研讨商洛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
文章字数:585
本报讯 (记者彭丽娟)1月6日,我院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研讨会,会议以“加强商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保护,促进我市文化的繁荣发展”为主题,邀请院内外专家学者,对我院王思怀教授等编著的《商洛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一书进行了研讨,就商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建言献策。院党委副书记、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左晓民教授主持会议。 左晓民在讲话中指出,《商洛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一书是商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开篇之作,意义重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是事关 “天时地利人和”的大事好事,任重道远,我院第一次党代会明确了要为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服务的定位,希望我院有更多专家学者投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为商洛特色文化的开发利用做出贡献。 商洛市原人大副主任、西北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员杨武,商洛市博物馆原馆长、研究员陈道久,我院科研处处长李继高,人文社会科学系主任杨增强,中文系主任黄元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副主任李龙强等就商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研究、保护和利用建言献策,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专家学者们指出,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不仅是对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贯彻落实,更是对文化强国战略的积极响应,对商洛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希望我院专家学者踊跃承担起商洛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使命,发挥学术研究对商洛经济发展的导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