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点及任务
文章字数:2,146

★商洛学院院长 张景书 编者按:我校升本以来,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这个起点出发,围绕“建成什么样的本科院校”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探索,在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路子上开拓创新,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我校第一次党代会上,校党委明确提出“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目标,为我校今后的发展进行了科学定位和顶层设计。为了进一步统一全校师生的思想,形成共识,汇谋聚智,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以 “怎样建设好应用型本科院校”为主题的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从本期开始,本报将连续推出“怎样建设好应用型本科院校”专栏文章,供广大师生和校内外人士交流。怎样建设好应用型本科院校 在去年召开的学校第一次党代会上,我校的办学类型定位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之后,全校上下围绕什么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怎样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展开了热烈讨论,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一些基本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在一些重要问题的认识上还需进一步深化。这里我谈一些自己的观点,希望引起大家的思考。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点 与传统本科院校相比,应用型本科院校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以培养应用型的人才为主。“为主”不是所有学科专业都只能培养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也可以培养非应用型人才,但是主要的、大量的任务应该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第二,以培养本科生为主。某些学科专业可以培养研究生,一些院校已经有研究生了,但主要是专业学位研究生。第三,应用型本科院校以教学为主。以教学为主也不等于不能开展科学研究,不过它开展的研究是应用性的、开发性的研究。第四,应用型本科应该以面向地方为主。某些专业也可面向地区,甚至面向全国,但它主要是面向地方,为地方服务。 我们之所以将学校定位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是基于四个方面的考虑:第一,根据陕西省关于高等学校分类指导的意见,我校这类地方院校,主要任务是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应用型人才;第二,定位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已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深化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在“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第三,定位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有助于我们主动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开展应用性科学研究,提升产学研合作水平;第四,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也体现了高等教育界多年来对新建本科院校定位的研究成果,符合高等教育突出特色的发展趋势。现在看来,这一定位是科学的,也符合我校的实际。主要任务:培养应用型人才 如前所述,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培养本科应用性人才。应用型人才是高等学校根据社会实际需要所培养的,面向实际、面向生产一线,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并具备相应操作技能的人才。应用型人才有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如法律硕士、工程硕士、MBA等)等层次之分,不同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方面的要求各不相同。本科应用型人才是介于“专才”(与职业、岗位对应性极强,高职高专培养)和“通才”(理论基础宽厚,研究型本科高校培养)之间的一种复合型人才。具体来说,他们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方面应该具备以下特征:既有一般的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知识,又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在本学科专业或相关学科专业内有效开展工作,并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发展潜力和创新精神;比“通才”有上手更快的长处,比“专才”有发展后劲更强的优势。 我校是商洛唯一的本科院校,其所肩负的主要任务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脱离了这一点,学校就失去了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必须紧密围绕地方的需求确定学校的发展方向,构建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学科专业体系、人才培养目标。要在对当地的产业结构、行业经济和区域经济以及社会发展方向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办学条件,确定所培养的应用型人才的行业类型、岗位类型。要科学合理地制订培养方案,既要体现本科教育要求的“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又要结合当地岗位人才需求的实际,体现岗位性、应用性,培养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直接从事解决实际问题的专门化人才。在教学过程中,要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重要使命:科研服务地方 科学研究是现代大学的一项重要职能。我校虽然是以教学为中心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但搞好科学研究工作,对于提高学校知名度,实现教研相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今后,在办学过程中,我们要把加强科学研究,服务地方发展作为重要使命。要强化科研服务意识,将科研服务地方纳入学校科研工作规划,确定专人和专项资金予以扶持。积极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建设与地方发展密切相关的科技基础平台、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享平台、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和产学研结合服务平台。积极引导教师围绕新型材料、现代中药、生态旅游、农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和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建设,开展应用性科学研究;鼓励教师担任科技特派员,深入生产一线,与企事业单位开展联合攻关研究。与此同时,要全力做好“商麦5226”推广工作,使其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以阳光工程优势品牌专业培训基地为依托,围绕农民需求,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提高我市林果业种植和加工的科技含量。要以科技之春宣传活动月为载体,组织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科普宣传和培训咨询服务,为推进商洛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做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