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史秋衡教授来我校作“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专题报告
文章字数:1,108
本报讯 为了推动我校“怎样建设好应用型本科院校”大讨论深入开展,促进师生了解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本质特点、发展战略与教育目标,5月10日,宣传部、教务处和人文社会科学系特邀厦门大学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成员史秋衡教授,为我校党委中心学习组成员,各系部、各部门党政负责人作了题为 《地方本科院校中长期发展战略若干思考》的主题报告,为中级职称以上教师和部分学生作了题为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目标与评价》的专题报告。校党委书记张继良、副院长刘建林分别主持了两场报告会。 史秋衡,厦门大学博士生导师、教学研究院副院长,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高教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厦门大学高等教育质量与评估研究所所长,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成员。长期从事高等教育理论、高等教育管理评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经济学等领域的研究。 在报告中,史秋衡教授从“关于规划的学理、政策与组织视角”、“规划的目标与院校使命”、“规划的任务与院校远景”、“国家卓越与院校的核心价值定位”“商洛学院发展的要素任务”等五个方面介绍了了地方本科院校中长期发展战略的若干思考和见解,分析了我国新型本科院校的现状和发展走势。他指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地方性本科院校建设处于边研讨边实践的过程中,亮点很多,对我国建设最为重要。我国教育发展顶层设计的灵魂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高校要率先实现现代化,面向长远、面向未来,处理好改革创新与发展的关系。依据对地方性本科院校“扶需、扶优、扶特”的国家原则,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重点是培养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地方产业转型升级、企业技术创新所需的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 史秋衡教授指出,商洛学院要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就要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改革招生、教学与就业模式;(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加强师生和教师间互动,深化内部机构改革,建立创意浮化机构、文化提升机构、人才推进机构、配套支持机构、师生互动的保障机构;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在报告中,史秋衡教授还就我校师生提出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解答。 张继良在总结中指出,史秋衡教授结合国际最前沿的高等教育发展理念和指导思想,对地方本科院校中长期发展战略谈了五点认识,为我校未来的发展开出了处方。报告立足于我们地方性新型本科院校的实际,对于怎样做好定位、怎样做好顶层设计、怎样落实到位,落实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上,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论证。 (文/张隆康李欣闵静大学生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