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 国 西 部 访 学 有 感
文章字数:4,437


★商洛学院副院长 刘建林在刘延东副总理的关怀倡导下,在李兆基先生的慷慨支持下,李兆基基金会和香港培华基金会在支持了国内百万名中小学教师培训及百万名乡村医生进修提高计划项目之后,再一次出资八千万元人民币支持我国中西部千名大学校长海外培训项目。在教育部、陕西省教育厅和学院领导的亲切关怀下,我有幸参加由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组织的美国西部考察团,进行了为期四周的培训学习,课堂听讲和实地文化考察感触体会收获很大,一些见闻与感悟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一、美国完备的高等教育体系值得我们国家借鉴学习 美国3.2亿人口有林林总总的高校4000多所,其中四年制的本科高校2600多所,向国民提供从大专层次到博士后研究层次,从学士学位到博士学位的学习阅历;高等教育按盈利性质划分为非营利性和营利性高等学校;按举办者性质划分为公立和私立高等学校,前者主要由政府或私人举办,后者主要由企业法人举办,适龄学生中的80%就读于公立学校;按学校层次划分,有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和专科学院,还有医学、法律等专门学院。 加州地区260万在校大学生,44万名教职工,其中19万名专职教师,有力支撑着加州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加州的高等教育发展源于1860年著名的墨利尔法典,林肯总统发起的赠地运动,州政府承担了公立高校的几乎全部拨款,当然现在州政府拨款预算有减少趋势,学生的学费仅占学校运行费用的13%左右。就读于社区学院的学生,学费很低,而且设计有毕业就读本科的顺畅通道,以学分互认作为主要申请条件和基础,就连伯克利大学这样的世界名校,本科学生来源25%是社区学院,社区学院50%以上的学生能够进入四年制本科学校学习。联想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存在的大学办学层次界定模糊,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交织交错;专科生升本障碍重重,升学比例仅占5%左右,阻滞了人才上升的通道;高校发展用地受限,公立高校拨款预算比例偏低,这些问题确实需要我们总结、借鉴、学习和改进。 二、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贯穿美国教育始终,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审视和提升教育观念 美国的高校无论公立还是私立,师生比均在1:10左右,教职工与专任教师比例达2:1,全国差不多25%的人在从事教师职业,有力支撑着教育发展。其合理的教学组织架构,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我们从开始进入美国太平洋大学学习,就深为他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所触动,小班授课,互动式探究教学,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及就业服务体系,有力支撑着人才培养。世界著名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从教授授课,大幅度的奖助学金,而其从学费中提取25%用于学生的助学金,还有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对本地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免费教育,这些都使我们深深感受到了他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而且其执行也不只是停留在口头的宣讲上,而是化作了管理者和教师的自觉行动,堪称我们学习、提高、认识和付诸行动的典范。 教师的良好研究有力支撑着教学的各个环节,每位教师均吸纳一定的在校学生参与自己的科研项目,同时学生取得生活补助费用。各大学学龄在18-25岁之间的学生占总学生人数的40%左右,学生就学不受年龄限制,实行完全学分制,学生可休学进行创业和就业等。60%以上的学生在4到6年完成四年制在校学习,每个学生毕业平均有四个大学的学习经历,学生学习专业充分考虑自己的兴趣和志愿,25%以上学生毕业时的专业与入校报考专业不一致。 三、高等教育有力的教学保障体系切实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的中心地位值得我们深思 高等教育保障体系就其结构分为内部和外部两个层面,是以投入支出指标体系作为衡量标准来体现,评价主体是政府(举办者)或社会机构和社会公共的认可效应。美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已进入稳定发展阶段,高等教育保障体系由于其发展历史较长,社会组织结构和高等教育的运行机制的特殊性,更多的精力投入内部保障体系建设,通过社会机构认证,更重要的是社会民众的认可效应。我国由于高等教育发展相对历史不长及教育体制原因,更多受政府、经费投入等方面的影响,更关注外部保障体系,内部主要在监控层面;前者起主导作用的是社会认可,后者起主导作用的是政府。美国社会教师的入职以兴趣、爱好为前提,经过严格的招聘过程,工作表现出强烈的义务和责任心,以满腔热情奉献伟大事业,投入工作。教师评估从教学、科研、专业能力及表现、大学及社会公共服务四个方面,定性与定量统一,时段固定又灵活统一,对应于我们一年一次的德能勤绩考核有所区别。 无论是太平洋大学、伯克利大学、圣和西州立大学,还是著名的斯坦福大学、加州理工学院以及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参观学习,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学校有力的教学保障:一是以学生评价为主要形式的课堂教学评估体系;二是教师从入职到教学工作过程的评估体系;三是全员参与的学校管理和绩效考核体系;四是教师从事科学研究,支持教学质量提升和教师专注于教学水平提升的异曲同工、服务教学的工作体系;五是高校普遍的低比例师生比和庞大的员工队伍,服从服务于教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六是校友联系联络支持学校办学,典型带动、影响在校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的良好方式。这些方面有机统一,确保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有力支持了高水平人才的培养。对应于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诸多方面,其教学保障体系建设都值得学习、借鉴。 四、教师的职业兴趣爱好、责任心和学校决策的民主机制为我们提供了借鉴学习的榜样 在我们走过的每一所大学,他们的教师入职招聘均以个体喜欢、乐于从事教学为基础,前提是热爱,看重的不是得到职业而是事业。我们接触的无论是教授、系主任,还是一般管理人员、图书馆员工,均以满腔热情、强烈责任感、义务感投入教育教学工作,而其想的、讲的都是以高度的责任心,做好本职工作,以理念、模式、案例的输出来体现他们的工作成就,把服务于学生,服务于社区经济发展,服务于人类文明、进步,敢于担当,视为己任,境界高尚,值得推崇。再是学校林林总总的教授委员会或参议会,有力支持了学校科学决策和健康发展。伯克利大学1.9万名教授,1.4万人都参加了各种各类的教授委员会,虽在我们看来也有效率低下的嫌疑,但避免了瞎折腾和重大用人、政策制定等决策失误,换来的是学校人心所向,矛盾减少,人人心平气顺的和谐氛围和可持续发展。这些不能不说应引起我们反思和借鉴学习。 五、学校对校友工作的重视和卓有成效与我国高校这方面的工作形成巨大反差 太平洋大学有一幢校友联合会专门建筑,定期举办各种校友联谊、校友宣传、校友访校等活动,专门场所和专职人员并以此为平台支持校友发展,加强校友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与联系。伯克利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理工学院等高校,也是以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充足的经费保障,良好的运行机制支持校友工作。 伯克利大学化学系2名专职人员,商学院10名专职人员,工学院6名专职人员专事校友工作。学校每年向校友筹措十几个亿的资金用于学校发展,筹款方式可谓百招奇出。而斯坦福大学更是以向校友“零租金”租地办企业,多种方式支持校友创业,来赢得校友对学校无私、自愿的支持与回报。我们走过的十几所高校,每所学校都有诸多的图书馆、运动场、教学楼、教室和标志性建筑以校友个人或企业命名。校友工作一方面为学校发展赢得大量捐款,支持学校办学;另一方面这种方式主要给在校学生树立榜样,激励在校学生向这些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学习,积极努力完成学业。对照我国高校现状,专职从事校友工作的人员少得可怜,许多学校没有专职人员从事校友工作,有些学校校庆的时候,才匆忙设立机构,选调人员开展校友工作,校庆结束不久,机构和人员就又踪影难寻。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在政府拨款有限,以及巨大的校友人脉资源之间,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校友越来越显得重要,也需要我们作为学校领导深思和重视。 六、教师评估和学生考核基于人本原则,注重社会公共服务 美国教师评估从教学、科研、专业能力及表现、大学及社会公共服务四个方面,定性与定量统一,时段固定又灵活统一。考核评估基于学校定制的 《教师手册》,新入职教师首要考核的是对学校价值的认同,入职后的年度考核主要是《教师手册》规定的任务及目标,其中学生的评估打分占很大分量,当年度目标任务未完成的教师可以申请延长考核,直至聘期内完成目标任务即算合格。对于学生的考核一是转学申请,考察相关课程已取得的学分;二是参加学校、社会公益活动,校外社会实践锻炼的情况;三是学生成绩的评定以考试和实践能力并重作为考核内容,研究生就更重视服务社会,参与应用性良好的研发能力。这些在具体操作层面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教师绩效考核与学生考核有深刻的借鉴作用。另外,美国作为联邦制国家,各个州在国家宪政框架下有其相对独立的法律体系,加州政府废除了退休制度。所以,教师队伍中不乏七八十岁的老者仍然坚持教学一线,但学校的考核一视同仁,继续上岗的前提条件是胜任工作任务和考核合格。 七、开放包容的胸怀和先进理念引领了美国社会的居高临下及领跑世界经济 我们走过的几所大学,没有看到哪一所大学像国内高校那样高墙耸立,教授及研究人员也包括一般的员工,更多的是非常自豪和极大热情介绍他们成功的理念、案例及总结出的模式。高校和企业都是这样,他们的语气和态度都是教育、引领者的姿态。谷歌公司从职员到总裁,办公场所无一封闭,惠普、英特尔也无偿提供各国来访者自由学习,出入参观。我们有幸参观了旧金山市的市政大厅,可以随意进入每个办公室参观,也看到市长和职员在谈论工作,还旁听了市政府听证会——警察厅关于是否配枪对待精神病人攻击的议案辩论,这种开放在国内是无法想象的。还有企业为职工提供的良好福利条件,自由随意工作的良好氛围,处处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不能不说这是美国社会成功所在。 当然,美国的考察学习,我们亲身感受了美国社会的文明发达,体会到了“车轮子上的国家”真是名不虚传,也认识到了美国社会高能耗及其根源所在,还感悟到了诸多不同文化背景条件下,我们难以接受的所谓美国文明。美国社会的成功之处是有深刻的文化背景和渊源,美国高等教育的发达是有税收改革的支撑和移民国家的特殊原因,美国以及美国社会的诟病,中美两国文化的差异,许多东西也是我们可以不屑,但可以总结借鉴却不可盲目学习的,也不应该盲目崇拜的。总之,取长补短,学人之长,它山之石为我所用乃是我们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致力于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尤其是为本校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访美随笔三亿大佬拥我几近疆土,气候环境得天独厚乃非亲临感悟;车水马龙超我极尽拥堵,泊位路城繁忙无限彰显乡村空旷;移民文化促就国人胸怀,人权人类开放发展挑战平民情趣;理念技术攫取世界财富,案例模式发明创造传递居高临下;自由民主pk我集约效率,诚信敬业自觉规范还有八十劳作;质量精细映我历史成果,大树建筑沃土宽阔演义历史传说;高大肥胖显我苗条力量,吃食娱乐难为东方高糖高能情商;名品琳琅未有价格狂妄,总部经济诺奖海洋显示巨大支掌;教育军事高新科技CEO,服务劳务自然区分国民素质来源;无栏围墙彰显胸怀开放,斯坦福三十五平方公路绿草红瓦;笑迎八方学子期待目光,与美对等讲话引跑世界共筑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