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岳蕴玮器,商山铸师魂
文章字数:1,250
(上接第六版)聂老师在住院期间,曾多次郑重其事地提出将这部分另找人来做,大家都说等她病好了再说,但她的病终于还是没有好起来。 平心而论,作为商洛地区最高学府的教师,聂玮在汉语教学与研究上都达到了当地的最高水准,也得到了省内外同行的认可。遗憾的是,她重病之时才三十多岁,还来不及在更广范围内产生更大的影响,这对汉语研究而言,是一个很大的损失。 四 聂老师为人宽厚,无论对待同事,还是对待家人,她总是亲善隐忍,念想每个人的好处,用她妹妹的话说,就是“所有人沉淀在心里的都是好”。 在学校里,聂老师似乎从未和他人争执过任何事情。或许是意欲卖弄文字的缘故,中文系的老师课余时喜欢言语戏谑,以为乐趣。王天时教授为人敦厚,阅历丰富,无分老幼皆喜与他打趣,为群矢之的。他有时招架不住,便故意将话题引向别人,结果又会招来另一轮攻击。只有聂玮和程华两位老师,在天时教授说笑之后,只会应和着笑一笑,从来没有什么回敬的言语。聂老师生病之后,有一段时间不能上课,天时教授在受人围攻之时,常常会遗憾地说,聂玮病了,能挨他“欺负”的就只有程华一人了。虽然只是些玩笑话,但今日忆起,多年来我们确然从未见她高声言语,总是雅致而柔和,平淡而内敛。 病中来系里开会,聂老师随身杯里是中药,每喝一口便得糖块来压着,系里规定不得在办公室里吃东西,她并不因病而放松自律,至多中途到外面去吃一次糖,有时药气翻涌竟至呕出才得安稳。同事去医院看望,那时她插了胃管不能言语,只用手指着病床前方,又指着床头柜一再示意,大家都不解其意,原来是让丈夫赵超和四妹拿饮料和香蕉给大家。她就是这样严于律己,待人又体贴周到,让人乐于亲近。 五 从理性的角度去想,病人病危之际,早一日离世,便少一日痛苦。然而,当噩耗传来之时,悲痛和叹惋,还是充塞了我们的内心,并弥漫在周围的空气里,让人无法从中解脱。 我们再也无法看到她的容颜,无法听到她的声音了。她生前的同事、好友、学生只能用文字表达对聂老师的悼念: 雠正典册,学林誉重称硕望;化育人才,苗圃花满悼哲人 学界从今失巨子,名山自古有遗书 泽育桃李,万般锦心化春雨;天萎哲彦,一屏青嶂掩风流 …… 长短不一的人生,留在后人记忆里的,不过是一些或冷或暖的碎片。而聂老师留给我们的,无疑是温暖的。现在,聂老师已经安睡在卧龙山公墓,托体于山阿之上的她,定会依然默默守望着这片她一生眷恋和奉献的热土。是的,聂老师的一生是短暂而匆忙的,但也是充实饱满而富有光辉的。她珍惜了上天赐给她的一切,她也给所有人留下了最珍贵的时刻。她是那么温柔、平和,总是尽职尽责,总是为着他人着想;她是那么乐观、积极,即使在重病之后,还坚持读书、学习;她是那么坚强、隐忍,面对苦痛从容以对,哪怕死亡就在面前,也要留下勇者的笑颜。 十八年来,她用广袤秦岭山脉赋予的灵秀润泽,用日夜攻读获得的渊博学识,在平凡的岗位上,辛勤耕耘,无私奉献,做出坚实的业绩。虽然现在她无法继续为故乡的教育事业工作,但她用心血铸成的教师之魂,将会在商山洛水之间承续不断,永远地感召着前赴后继的传道授业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