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内容
文章字数:3,658



擦肩而过的幸福 ★鱼在洋 从小我便是个爱胡思乱想的人,只是遇到想不明白的问题脸皮薄不好意思去请教别人,比如说,为啥童话书里总是男女主人公经历千难万险有情人终成眷属之后,结束写上一句“从此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就嘎然而止?到底幸福的生活是咋样的,书里没有说,我也想不明白。后来在大学硬着头皮生啃老托尔斯泰的比砖头还厚的长篇小说,读到了那句名言“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才有点想明白童话作家的高明,实在是高呀。幸福是个感觉上的事,没个度量衡,要让读者认同你描绘的幸福吃力却不讨好,还不如留个白,让想去吧,咋想咋幸福。 二十多年前,我和几个朋友呆在后来著名的“文化大坑”里我那间潮湿的斗室,喝高了一块多钱的秦川大曲,醉眼朦胧地畅想幸福。这个说,一月能挣五百元就满足了;那个说,能看大电视住有卫生间的房子就美死了;还有人说,找个漂亮老婆自己买个小车拉上那才叫爽……反正说得天花乱坠,每一样都跟幸福沾上边,却好像也不是那完美得让人神往的理想的幸福生活。这不,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新世纪也过了十年。华发早生青春不在,当年想像的工资早翻了几番,大电视看上了大房子住上了车也有好多人开上了,可咋还是没多少幸福得让人发晕的感觉呢?是人心没底还是世界变了,为啥总是觉得幸福的总是别人,幸福总在别处? 作家石钟山有部小说叫 《幸福有多远》,后来改成了电视剧,好多人都看过。那个烟厂女工随便在烟盒里装了个纸条,很有几分浪漫地把一生的幸福交给了偶然,这故事好玩可找到知心爱人的几率比买福彩中几百万的可能性还小。当然小说里主人公还是像童话里的一样,尽管七灾八难总算落入了从此他们过上了幸福生活的俗套。的确,爱情能给人幸福感,权力金钱也同样能让人找到快乐。只是好多人踏上一条路脚就停不下来了,眼睛长到了额颅上,只顾朝上看,忘了看路上的好风景。官路上当了股长想当科长,当了科长想当县长,逢年过节本是人生最惬意的时光,却为跑官送礼想得脑子疼;生意场上有了十万想百万,有了百万想千万,年轻不要命挣钱,老了再不要钱保命……还是那个老故事里的渔民潇洒:有个富翁看到个渔民躺在小船晒太阳,就劝他说,你该像我一样努力,多打鱼,把小船换大船,大船换游艇,那样在游艇上睡觉多舒服呀!渔民笑着说,我在小船上睡着,老是梦见睡在游艇上。要是真的睡到了游艇上,恐怕梦里还是晃在小船上晒太阳哩。富翁让他给噎住了,心想,能做个好梦也是一种幸福呀! 报上说,越是穷人,越有幸福感。农民生活在最底层,他们却是最能感受到幸福的。我老舅快八十了,那天到城里来逛,笑得像个佛,他说咱没给国家做过啥贡献,可国家把咱农民当人哩。不光不收农业税,还给老人一月发六十块钱,越来越活出滋味了,不说好都不厚道。他的幸福洋溢在脸上,让人感动。其实,大多数的人当然也包括我从哪个方面都比我老舅不知要幸福多少倍,只是我们心太高了,目光没有放下来,留意身边那点点滴滴的幸福,当你没时间回家陪父母坐坐时,父母一天天老了;等想着尽孝时候,也许老人就走了……雨天的夜晚,接上晚自习的孩子给他送把伞陪他走走,也许耽搁点时间,可孩上大学走了你家也成了空巢家庭之后,你会觉得那也是一种幸福…… 幸福跟时光一样,也是长着腿的,不会等着你去像诗里写的那样,把你的影子加点盐老的时候下酒。还是慢慢生活,品味每一天的酸甜苦辣,品味那些哪怕是微小的不起眼的与我们擦肩而过的幸福吧。 (作者系商洛市文联副主席、《商洛日报》编辑) 月光与故乡 ★蔡青 在不久以前的时候,看我的年轻女老师的日志,她说她第一次离家去外地上大学,耳机里听着《城里的月光》,看窗外八月十五的月光清辉洒满她凉薄的单人床的时候,委屈、孤单与眼泪都溢出床单,飞向静穆的月光里去了。那个时候我就在想,到底是我年轻的女老师太柔弱,还是温暖如水的月光太撩人。 看那篇日志的时候,我大一。我内心的想法更接近是我的年轻女老师太柔弱。然后对自己在八月十五离家一人,竟然一点也不望月思乡的豪迈情怀生出敬意来。有时候,没心没肺,倒真的可以少生出许多悲伤。于是暗自愤愤,李白老夫子所说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想念与孤单,都是李白太矫情。 可是杜甫大圣人也矫情,总是说“月是故乡明”。 杜甫竟然一点常识都没有,月亮只有一个,倘若有两个月亮,那可能是在村上春树的小说《1Q84》里面,一个黄色的正常的月亮,一个绿色的比正常的稍微小一点。可是那也是在小说的异度空间里,就算是在小说的正常的空间里也只有一个。杜甫的故乡在河南,凭什么河南的月亮会比长安的明?或许有些情怀,需要经历,需要岁月沉淀,才会明白,或许也正应了那句“少年不识愁滋味”,。 现在已经离家好几年,在静穆的夜里举头望明月,对影成两人的时候,在想如果不是酒的味道太臭屁的话,我也学李白矫情“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想起小时候,放晚自习回家很晚了,坐在门口看月光。四周寂静,大概是太晚了,周围灯火都已熄尽。只剩下月光如水和我如鬼。就看见门前的水滩里面,倒映着月亮的清辉,像是池里倒映着一天到晚游泳的鱼。于是我就盯着水滩出神,望着月亮出神,听呼呼风声。现在想,那时可能第一次体会到了孤单寂寞冷的滋味,只是那时的心智还没有对“孤单寂寞冷”的概念。 苏轼晚上睡不着的时候,就约朋友去赏月,看水滩里面“藻荇交横”。然后,我就又想起,大概十三四岁上初中的时候。晚自习停电,学校宣布放学回家,我和小伙伴们活跃得像是热锅上的蚂蚁,四处乱窜。那一晚月亮出奇得好,亮如白昼,可是比白昼多了一层神秘,有一股月亮女神从远古而来的飘渺况味。我和小伙伴们回家的那条短而小的街,被蒙了一层白纱,被渲染了一片嬉闹和一路的欢笑。就像苏轼和朋友们的赏月。记不住那一晚月亮的形状,只记得那一晚的月光。还有那一群疯闹的小伙伴,现在也许都把头发梳成了大人模样。有一点莫名的长大的忧伤。 说不会望月思乡,一说起月光,想到的人和事都是关于故乡。故乡的定义我没有学过,也不想苦思冥想给故乡一个清晰的定义。在我心里,故乡就是一片月光,一段回忆,和门前小水滩里一天到晚游泳的鱼。 (作者系中文系2013级学生)学会忘记★韩景波 老友来我处,在我们单位的院子碰到我的一个同事,老友就顺口骂了句“狗日的!”“骂谁?”我问。“不就是那人诬告你,搅黄了你评职的事么?”老友说。“说那干什么,我早都忘了。”“忘了?” 几年前朋友来我处,正是我评职的时候。就是刚才见到的那位,为了与我争一个名额,竟写匿名信诬告我,等到事情查清,评职的事也过了,我的事自然也就被搅黄了。其实,他比我小得多,完全可以再晚几年。说实话,我非常恨那人的小人嘴脸,曾想过告他,报复他,但末了还是放下了,不想和他一样。 儿时我们都曾有被石头绊倒,趴在地上哇哇大哭的事吧?往往在大人的哄劝下,注意力很快就转向他物,瞬间阴转晴。人在社会间,我们也该像小孩子忘记石头那样,学会去忘记那些不该记住的事情。因为人生很长,精彩多有,小小的石头事不值得我们记着。也就是说,在人生的道路上,把我们绊倒的“石头”是很多的,如果我们都刻骨铭心地记着,其实就是记住了一个个痛苦。这有什么好呢?当是一忘了之。忘记小痛苦,才能得到大幸福嘛! 要想让自己的一生过得快乐和幸福,就必须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这不仅是一种胸怀,更是一境界,一种风度。忘记是一种心灵超脱的修养,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 有时,人生的执念太甚也是一种痛苦,需要忘记。正所谓: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随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抛弃不必要,或不可能的执念,懂得放弃,生活才更加美丽。 人生最该忘的是仇恨。不要和人一样,得饶人处且饶人,能忘记时且忘记;能舍之时一定要舍得,绝不回头。学会宽容他人的过失,理解人的利已本性,会让自己身心轻松起来。 昨天读书得知佛光禅师一事,非常感动,并有悟深深。禅师与弟子分别20多年,再见时弟子惊问:“师傅,我们分别20多年,你每天讲学、说法、著作很忙碌,为什么没有老去一点?”禅师答曰:“没时间老!” “没时间老”,说得多好啊,这与孔子所说:“其为人也,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有异曲同工之妙。禅师胸襟之大,善忘一切不愉快的杂念,让心灵宁静,当然不老了。 那就让我们都能学会忘记吧!那是一种记忆的洒脱,一种胸怀和境界的开阔。忘记,能让你的心灵得到升华,让你的精神得到提升。(作者系洛南三要中学教师) 致时光 ★肖彩玲 时间有脚步 不停迷离路 有人在孤独 有人在旅途 一路狂奔的人忘了回复光阴 梦里熙攘的人群不真不假 回忆录不只是淡黄的老旧照 时间的波动永不停止的涨落 过期的话语 遗憾的岁月 永不回头 永不忘记 如山岗上静静的晚月 映照诗人和轻音乐 闭目 微笑 (作者系中文系2013级学生) 岁月静好 ★杨 莎 一个人的青春,两个人的伤 岁月静好 时光不老 你欲离去 回忆是我 我问你心去何方 你笑而不语直指远方 我只有淡然轻笑 傻傻追问那是何方 你沉默了 转身亦是一个天堂 背影来诠释流浪 一个人的沉默 两个人的陌 如果时光有流光 我不会哀默 说好了留我在身旁 怎留我一人白发苍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