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神聚气 改革才能发力——二论校内机构改革
文章字数:1,331
●本报特约评论员 随着学校机构调整方案的正式实施,本轮改革已不可逆转地步入运行的快车道,改革的触角亦不可避免地步入深水区,其影响及后续效益与时间的推移量正相关联。 这次改革从形式上看,是以教学单位重新设置与调整为主要内容的“加减法”,但改革所涉及的范围和层次却是广泛而深刻的。从观念到习惯,从组织架构到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必将发生一系列连锁反应。作为顶层设计,学校管理层面的谋划、运筹和推进,尽可能地做到缜密、周详、有序,从方案的前期调研论证到酝酿出台、征询修订、公布实施,最大限度地吸纳、浓缩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可以说是一次力行民主集中制、上下结合的范例,体现了校党委办学治校的果敢气魄,体现了决策层把握学校“改革、稳定、发展”的辩证关系和驾驭全局能力的提升。 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变化节点一样,凡属真正意义上的变革,改革初衷再好,方案设计再完善,具体推进总是免不了一些磕磕碰碰,工作进程也总难回避矛盾的如影随形,这是任何一场改革必然要经历的阵痛,必须要付出的代价。关键在于我们全校上下能否凝神聚气,统一意志,统一步伐,力求以最小的改革成本获取最大的改革红利。改革能否发力,改革能否达到预期目的,胜券就操在73名院处级领导干部和600余名教职工的手中。 凝神聚气,各级党政组织,全体干部和教师职工就要把思想真正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所确定的深化改革的大方向上来,统一到学校所颁布实施的改革方案上来,在以改革为动力促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以改革为动力实现学校转型、提升质量、彰显特色,以改革为动力迎接和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等一系列有关学校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上,求得最广泛的共识,形成最自觉的一致。从而奠定和夯实学校改革的思想基础与精神动力。 凝神聚力,大家都要从校情实际出发,主动发扬识大体、顾大局的风格,在规则和条件所限,一时难以满足各方面需求的现状下,不以小事扰大事,不因小局连累大局,不让个人来难为组织。无论是教学机构还是职能部门,无论年长还是年青,无论干部还是党员,在事关学校长远,事关大家根本的关键时刻,真正拿出我们应有的党性、人格和良知,拿出我们不可或缺的理解、包容、忍让和支持,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就没有解不开的结。众志成城,改革这只船才能真正扬帆远航。一如人们常言:“面包会有的。”改革就是为了把学校事业的“蛋糕”从里到外做得更大更好。今日学校的资源和条件与十年前、二十年前相比,可谓变化巨大。再咬紧牙关打好改革的攻坚战,再过十年,学校面貌和实力必将会有令人可喜的变化。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我们就不会也不必拘泥一些小节或烦事妨碍了前进的脚步。 凝神聚气,我们还要有凤凰涅槃的心理准备。改革为我校的可持续发展搭建了平台,开辟了道路,但真正的内涵发展则挑战和考验着学校整体的智慧、意志和能力。天上不会掉馅饼,商洛学院的今天是几代人创出来的,商洛学院的明天也必须靠我们今天的所有人苦干、实干和巧干。建设一所立足地方、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没有现成的经验、模式可以照搬,我们只能也必须把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结合起来,把领导的决心、魄力与师生的智慧、积极性结合起来,努力做到聚精会神搞改革,一心一意谋发展,事业才能取得成功。我们要勇当改革的促进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