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我校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要强化五种意识
文章字数:3,669
★商洛学院纪委书记 王思怀 党员领导干部良好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不是自发形成的,要靠组织和个人的共同努力来实现。新形势下我校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尤其需要强化五种意识。 一是政治意识。为什么习近平同志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的讲话中特别强调要“严明政治纪律”?为什么上学期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将政治纪律单列首位?因为政治纪律是党组织和党员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和政治行为方面必须遵守的规则,是党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基础。一个政党如果没有政治纪律约束,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就会很快分崩离析。如果我们党的政治纪律成为摆设,就会形成“破窗效应”,使党的章程、原则、制度、部署丧失严肃性和权威性,党就会沦为各取所需、自行其是的“私人俱乐部”。做为商洛学院的一名党员领导干部,不论担任何种职务、从事何种工作,首先要明白自己是一名在党旗下宣过誓的共产党员,要用入党誓言约束自己的言行。 “严明政治纪律”要求我们必须同党中央、与学校党委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中央、学校党委权威。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对贯彻执行决策部署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对无视民主集中制原则,在领导班子内部专横霸道,搞“一言堂”;对把有关规定和指示抛在脑后、置若罔闻,我行我素;对公然歪曲党的历史、否定党的政治原则、诋毁党的领袖和党的优良传统;对哗众取宠,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散布错误观点,编造谣言、颠倒是非、口无遮拦当大嘴巴等等,要有坚定立场,要有鲜明态度,不能听之任之、置身事外。 “严明政治纪律”是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硬性要求,没有讨论的余地;“严明政治纪律”不能搞宏观上的“一致”、微观上的“不一致”,口头上的“一致”、行动上的“不一致”。 二是规则意识。越是有素质的人、越是有层次的单位,越是讲程序、守规矩的!我们少数干部把规则不当回事。甚至以不守规则来显示自己的气魄!好多问题均因此而产生。故需强化规则意识。如,学校重大基建工程工作流程:成立领导小组→报批设计→学校研究确定拦标价 (若是暗标不研究)→委托具有招标代理资格的机构进行施工招标→施工前手续办理→确定具有相应资质的监理单位对工程实施监理→施工→竣工验收→向使用单位交付使用→工程决算→移交审计;学校招标采购流程:根据购置计划制作招标文件→发布招标公告→商家电话咨询报名→资产处按招标文件要求进行资质审查,合格者登记报名→ 发放招标文件→按规定时间开标→确定中标单位→签订购置合同→建设完成依照合同条款验收→填写验收报告单→验收合格后按合同支付款项;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流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填写并向所在班级提交 《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和《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班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民主评议小组评议确定档次,并在班级范围内公示3个工作日→年级或专业困难学生民主推荐小组审查→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资助工作组审核,并在本院范围内公示5个工作日→院党政联席会审批,并将结果报学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汇总,审核通过→将审核结果反馈各院→各院录入信息,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建档……这些规定动作都是需要严格遵守的。做为领导干部要坚持把党纪国法视为“高压线”,把廉洁自律规定,把制度设计的规则视为“警戒线”。当前需要特别强调落实的是党委、学校商院党[2013]6号文件印发的“八项十九条”。 三是岗位意识。每一个岗位,都是一份责任、一份重托,我们必须胸怀敬畏之心,必须以诚惶诚恐、大恭大敬的姿态对待。无数事实说明一个简单的道理:面对岗位,你不敬畏它,它就抛弃你!有功有绩必褒必奖,失职渎职必究必罚。主要负责同志是党风廉政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其他成员要根据分工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主要领导责任。我们哪个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上出了问题,既要追究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分管领导更脱不了干系,这就叫“一岗双责”,“一案双查”。 “一把手”要特别强化岗位意识: “一把手”有特殊的要求和责任。从我们学校这么多年的实践看,在部门的发展中“一把手”确实起着一种决定性作用。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一个好的“一把手”就是一个好的部门。有些部门积累的一些问题长期得不到改变,有多种原因,但很大程度上与部门一把手有直接关系。一个部门、一个单位如果风气不正,乌烟瘴气,对歪风邪气不敢抓、不敢管,“一把手”肯定有问题,不是做人有问题,就是能力有问题;一个单位、一个班子不能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民主氛围不浓,就是“一把手”的问题; “一把手”必须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要求师生做到的、首先做到,要求班子成员做到的、首先做到; “一把手”必须敢于担当、敢打硬仗。担当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境界。“一把手”要果敢决策,敢拍板,敢担责,不错失良机;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要不回避,不推诿,挺身而出,主动请缨,勇挑重担;“一把手”必须敢抓敢管、敢于碰硬。压不住邪气,就树不了正气。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必然会触及到少数人的利益,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阻力。作为“一把手”,如果没有敢于揭短、敢于较真的勇气,没有敢抓敢管、敢于碰硬的魄力,作风建设就只能是一纸空谈; “一把手”,必须要有气度、有胸怀、有眼光、能容人。对自身的长处与不足要有自知之明; 科学家失败99次,1次成功,就可能获得诺贝尔奖;政治家成功99次,失败1次,就可能身败名裂。“一把手”在重大原则问题上一定要头脑清醒。 四是落实意识。一打纲领,不如一个行动。现在落实不力、落实不狠的问题在我们学校普遍存在。我们这几年取得的所有成就,都是干出来的。大干才能快上!这里的关键,就是始终注重抓落实。如果落实工作抓得不好,再好的思路、措施也会落空,再伟大的目标任务也实现不了。因此,抓落实是领导工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是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也是衡量党员领导干部世界观正确与否和党性强不强的一个重要标志。评价一个干部,重要的不是看说什么,而是看做什么,看做得怎么样。毛泽东强调“一件事不做则已,做则必做到底,做到最后胜利”,“什么东西只有抓得很紧,毫不放松,才能抓住。抓而不紧,等于不抓”。邓小平强调“少说空话、多干实事”,凡事都“要落在实处”,“开会、讲话都要解决问题”。江泽民强调“落实,落实,再落实,因为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关键环节”,“不要在层层表态、层层开会、层层造声势上做文章,而要在层层抓落实、层层抓解决问题上下功夫”。胡锦涛强调“要坚持发扬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和坚持科学求实态度的统一,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习近平同志2011年3月1日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题目就是六个字——关键在于落实。习近平指出,我们的所有成就,都是干出来的。这里的关键,就是始终注重抓落实。 习近平说,有一幅对联,上联是“你开会我开会大家都开会”,下联是“你发文我发文大家都发文”,横批是“谁来落实”,这是对“文山会海”的讽刺。 抓落实,是对我们学校各级领导干部执行力的重要检验。只有攻坚克难,乘势而上,我们才能抓住和用好机遇,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抓落实,需要克服主观和客观上的诸多障碍,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我们每个领导干部都应该强烈的意识到,党委和全校师生把这副担子放在我们肩上,这是一种多大的信任和责任; 抓落实,需要迎难而上,敢于面对并认真探索解决之策。如果眼中只有成绩和经验,看不到问题和困难,如果回避矛盾,遇到困难绕道走,见到难题就躲避,如果报喜不报忧,有了矛盾推责任,出了问题捂着拖着,那么抓落实就有落空的危险; 抓落实,要有抓大事的意识。按部就班不行,小步慢走不行,小打小闹更不行。要以人一我十的努力,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以快节奏赢得高速度,以高效率换来快发展。 我们应该营造这样的氛围:允许失误,但绝不允许不谋事、不干事;包容失败,但绝不包容不发展、慢发展。 五是宗旨意识。保持作风纯洁,核心问题是强化宗旨意识。牢固树立党的宗旨观念,是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检验领导干部党性强弱的重要标准。领导干部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归结到一点,还是一个宗旨意识不强的问题!是一个如何对待权力的问题!我们应该牢记自己的进步是党培养的、手中的权力是师生赋予的。应该经常想一想,为什么组织给予自己这么大的信任和待遇?为什么组织一次又一次使用和提拔自己?应该做哪些事、怎样做事、做成什么事,才不辜负组织的期望,才对得起全校师生。想清楚了,就会有良好心态,就会以只争朝夕、寝食难安的欲望为师生谋福祉。 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是共产党人的做人之本;洁身自好、克己奉公,是领导干部的从政之基。腐败是从“小节”开始,廉洁应从“小节”做起。我们决不能以小节问题“不只我一个”来原谅自己,决不能以小节失守“就只这一次”来开脱自己,决不能以小节毛病 “人多少都有一点”来放纵自己。一个干部腐化变质,几乎都是从小节不检点开始。做为领导干部,一言一行群众都心知肚明,搞一次特殊,就会丢掉一分威信;破一次规矩,就会留下一个污点;谋一次私利,就会失去一片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