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攀:志愿服务助我成长
文章字数:2,880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和同学们参加了志愿服务活动。没想到,就是那一次,他与志愿服务结下了不解之缘。作为我校青年志愿者协会主席,三年间,他组织同学们出入商洛各地敬老院,关心和帮助了许多孤寡老人。被评为2014年“商洛十大孝子”。他说:“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我都要把志愿服务当作自己生活的内容和方式,时时刻刻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在奉献爱心的同时也愉悦了自己,心灵上的收获是无法言表的。我会把每一次奖励当做自己志愿服务道路上的一颗石子,只是过去,只是激励,激励我把志愿服务的道路铺的更长更远。”他就是我校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学生张攀。
    我叫张攀,是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的一名学生。今年十月份,我非常荣幸的被评为“商洛十大孝 子”,并在重阳节敬老大会上受到表彰。手捧奖杯,我脑海里浮现的是敬老院老人们灿烂的笑容、是智障人士服务中心孩子们充满渴望与感激的眼神。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我已经是一名大三的学生了,回顾这三年时光,最令我难忘最让我感到有价值的就是我坚持走过的志愿服务之路。
    记得刚踏进大学校门不久,我和我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一起去商洛市智障人士服务中心,陪那里的慧灵学员过周末,去之前我想象着智障人士服务中心的孩子应该是一群消极、被动接受别人帮助的孩子,一路上我就想着去了之后我该如何与他们沟通,如何关心帮助他们。但让我意外的是,当我们走进服务中心的时候,他们齐刷刷的跑出来迎接我们,个个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有几个孩子还拉住我们的手说这说那,问这问那,嘴里哥哥姐姐的叫个不停。孩子们还为我们准备了文艺节目。有一个小男孩唱歌,虽然他吐字不清晰,但是感情很真挚,透过他那充满童真的眼神,我看出了他对知识对幸福的渴望,对未来的憧憬;最后他们用精心编排的手语舞蹈《感恩的心》表达对我们的感激之情,虽然动作不标准,不一致,但是表演得很认真,也许这是我看过的最美好最感人的节目。“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那一刻,我的心灵被深深地触动了,我想,孩子们是不幸的,上天没有给他们一个健全的身体,让他们成为社会上的特殊群体。但同时,他们又是幸运的,因为他们有一颗纯洁的、懂得感恩与回报的心,这些足以让他们在精神上感到幸福与充实!我们体格健全、身处象牙塔,享受着父母无尽的关心与呵护,可是,我们却没有孩子们那样因为珍惜与感恩而带来的简单的快乐。那一刻,我的心里萌发了一个念头,我要加入志愿者服务队伍,我要帮助更多需要关心与帮助的人,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回报社会!
    从此,我便走上了让我充满自信、充满阳光与幸福的志愿服务之路!(下转第七版)    三年间,我利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与同学们穿梭于商洛多个敬老院和空巢老人家中拜访慰问,陪老人聊天、给老人做饭、帮老人打扫房间,为孤寡老人奉献爱心。组织并参与“尊老爱老志愿奉献”活动30余场。
    记得有一次,我和同学们到刘湾宽坪村王书民老人家看望老人,那是一位身患小儿麻痹并且活动能力较差的残疾人。在寒冷的冬天,老人孤身一人住在潮湿、脏乱的房子。看到我们,老人很高心,嘴上不停的说今天是个好天气。我们把老人扶到院子晒太阳,帮老人晒被子、洗床单、打扫卫生。我给老人说,您平时多晒晒太阳,对身体好。但是,我听到的却是老人的一声叹息,随之他的眼神中也流露出一丝悲凉,他说:“孩子,你不知道呀!对于一个老人来说,最大的幸福就是有人陪他,哪怕只是陪他说说话。独自一人,即使外面阳光再好,内心却还是冰冷的、孤独的。孩子,你们能来,我真的很高兴。谢谢你们呀!”听了老人的话,我才明白,作为老人,最害怕的不是贫穷、不是寒冷,而是孤独。所以,我诚恳地对老人许诺:“老爷爷,您放心,以后我们会经常来看您的。”听到这话,老人欣慰的笑了。看到他灿烂的笑容,当时我只觉得,我这样做是值得的。
    2013年3月,我组织我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赶赴商州区麻街敬老院,看望那里的孤寡老人。麻街敬老院地处商州城外的一个小镇上,比较偏僻。我们的出现使略显寂静的敬老院,一下子活跃了许多。尤其是那些无儿无女的年过古稀的老人听到我们亲切的喊他们爷爷奶奶时,激动的都要落泪,记得我的手就那样被他们紧紧地握着,面带微笑却又稍许心痛地听他们念叨着“好孩子”。在忙老人们打扫完卫生、洗完衣服之后,我们洗好带来的水果分发给老人,邀请老人到院子欣赏我们精心准备的文艺节目。看到高兴处,有个老人竟然禁不住自告奋勇的登上舞台,为大家演唱了秦腔选段。就这样,老少两代人围坐在院子里,欢声笑语,其乐融融。临行前,老人拉着我们的手说,你们常来啊。看着老人们期盼的眼神,我真切的感受到“被需要是一种幸福”。我决定要把志愿服务当作自己的一种习惯坚持下去,虽然牺牲了休息时间,但换来的却是哪些孤寡老人们的微笑和快乐,这是一种莫大的幸福,是人生历程中一串串美妙的音符,使人内心陶醉,细细品味。
    2014年6月2日,端午节当天,我组织我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志愿者去山阳县中村敬老院看望了那里的孤寡老人,给他们送去节日的祝福。在院子里,我给老人们拿出水果和粽子吃。吃着吃着,有个老人却突然流下了泪水,我赶紧走过去关切的问道:“爷爷,是枣核卡到喉咙了吗?”老人却摇摇头,用手捂住了眼睛。待情绪平稳后,老人对我说:“孩子呀,你们都是好人!在端午节还能来看我们这些老家伙。比我们的儿女还要强哪!”语气中流漏出无尽的无奈与悲伤。接着,老人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等你们成家立业了,可别光顾着忙自己的事,有时间要多回去看看你们的父母,他们天天都在家里盼着你们呢!”听到这句话,我的眼泪也开始在眼眶里打转。想想平时,爸爸妈妈为我们无怨无悔的付出,无微不至的关怀,而我们却不以为然甚至嫌他们烦,自从上大学后,总是爸爸妈妈给我们打电话,而我们又曾主动地问候过他们几回呢?我终于明白老爷爷在吃着我们送去的粽子时之所以会哭,不是因为枣核卡住了喉咙,而是因为心酸。试想一个人含辛茹苦养育子女,等老了却孤身一人住在敬老院,连见儿女一面都成了最大的奢侈,这能不让人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而又物质充裕的年代,我们不缺吃不缺穿。而我们现在最缺乏的也许就是一颗懂得珍惜、懂得感恩与回报的心。也许,我们总觉得爸爸妈妈就像一座老房子一样替我们遮风挡雨,当我们离开时,老房子依旧静静地呆在那里。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时间久了老房子也会受到风雨的侵蚀而变得破旧冷清,老房子需要我们去修缮去呵护去为他注入生机与活力!所以,同学们,当爸爸妈妈打电话给我们时,请不要嫌他们唠叨,那也是一种爱的方式。当我们有时间时,也请主动的给爸爸妈妈打个电话,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爱,他们的心一定会乐开花儿的!
    其实,我做的都是一些很平凡的事,不足以炫耀,当然我也不是为了炫耀。我只是想把自己三年来的成长经历说与大家分享。经过三年的坚持,我明白了很多,其实,幸福并不是索取,而是在不求回报的付出中升华自己。做一个有心人,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也许我做不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我却可以从中获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