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资源开发与循环经济发展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文章字数:827
    5月9日,由陕南发展研究院主办、我校科研处承办的陕南资源开发与循环经济发展研讨会在我校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长安大学教授汤中立,陕西省扶贫办副主任梁振思,陕西省林业厅科教处处长徐华,省教育厅科技处副处长杨晓研,商洛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曹博慧,陕南发展研究院院长、陕西理工学院院长何宁,陕南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王圣学,安康学院院长陈刚,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潘世东,校长刘建林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副校长刘宝盈主持。
    刘建林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说,陕南发展研究院的成立,旨在立足优势、抓住机遇、整合资源、助推陕南经济发展。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今年2月来陕西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陕南水、林、生物、矿产资源丰富”的优势资源做文章,研究院决定今年研讨会的主题为“陕南资源开发与循环经济发展”。我们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认真听取各位领导、专家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加快学校改革发展工作步伐,努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优良的工作成绩回报各位的殷切盼望。
    研讨会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长安大学教授汤中立作了《陕南矿产资源概况与找矿突破》的首场学术报告。陕南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王圣学、陕西理工学院教授何宁、我校王新军教授、安康学院余谦教授等分别作了学术报告。
    5月9日下午,陕南资源开发与循环经济发展研讨会闭幕。陕南发展研究院院长、陕西理工学院院长何宁在讲话中指出,本次研讨会取得了丰硕成果:一是主题鲜明,与会专家学者所探讨的矿产资源、水源保护、移民搬迁、核桃产业、桔梗、富硒茶叶等,都是陕南特色鲜明的优势资源;二是学术水平价值高,汤中立院士所提出的小岩体成矿理论对矿产资源的形成寻找到了新的理论解释;三是针对性强、应用价值高,针对资源保护、移民搬迁和桔梗、富硒茶叶、钼矿等的开发均有很强的操作性。特别是王圣学教授关于建立国家级汉、丹江水源保护区的建议,秦巴生物资源的协同创新等更是把陕南和整个汉、丹江上游地区的高校更紧密地连结在了一起。(文/彭丽娟 李沁聪 刘佳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