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六月麦黄时
——毕业季专题
文章字数:2,980




                                                                        ★策划/郭英勇 编辑/彭丽娟 文/干露 詹冕 任燕燕 赵丽
    编者按:六月麦黄,桃李天下。四年前,我们播下希望;四年后,我们收获成长。不论欢笑,不论泪水,在这个充满能量的季节,让我们一起刻录四年最珍贵的记忆。
    求学路上不停歇
    姓名:李育丞
    专业:数学与计算机应用学院2011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经历及荣誉: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三等奖;2014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连续两年获得学校一等奖学金;曾获得“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三好学生”、“先进个人”、“文明大学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我们终将离开熟悉的校园,告别一段纯真的青春、一段年少轻狂的岁月。又是一年毕业季,毕业生们或许还在谈论着这四年有没有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有没有认真的谈一场恋爱,有没有去图书馆好好的看一次书……对于每个人来说,四年大学生涯的意义是不同的,对于李育丞来说,大学四年的道路离他的目标还远远不够,他不会轻易停下求学的脚步。
    记者: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涯,你都有一些什么样的经历?获得了哪些成绩?
    李育丞:进入大学以来我积极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大一的时候担任过元旦晚会节目主持人、参加诗朗诵表演等,对之后的学习生活影响很大。大二时任数学系学生会主席和学生党支部书记,大三开始着手考研,现在考上了西安理工大学的硕士研究生。2014年3月参加第十届国际数论与Smarandache问题会议并在大会上用英语作了题为《Someidentitiesinvolvinggeneralizedhigher-orderEulerandBernoullinumbers》的学术报告;曾与我院李会荣副教授等合作完成了一项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基于粒子群优化的目标智能算法及应用研究》。
    记者:能跟我们分享一下你考研路上的事吗?
    李育丞:学习对我而言是一件享受的事情,有的时候就是越学越想学,从课本中可以得到很多乐趣。有时候会因为解出一道数学分析题而开心大笑,会因为做出一道高等数学题而心情舒畅。当然,考研之路是很辛苦的。我记得去年11月中旬正值备考关键时期,由于长时间坐着缺乏锻炼,身体素质下降,抵抗力差,天气突然变冷之后,感冒发高烧至39度,浑身无力难受。中午本想着吃点药好好睡一下午,但是想到早上还有一套题没有做,于是打起精神扛着无力的身子硬撑着继续去图书馆学习。类似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不过我觉得都是值得的。
    记者:你觉得自己大学期间成长最快的时期是什么时候?是什么激励了你的成长?
    李育丞:我觉得大学期间自己成长最快的主要是在大二大三时期。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这个时期我担任了学生会主席,我必须要做好表率,这么多人看着自己,我必须逼着自己优秀起来;另一个就是我觉得上大学就要有所获,要学到知识,塑造和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我们要明确自己学生的天职,我们需要做什么,应该怎样做。好好珍惜大学的四年光阴,勤奋努力,为未来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记者:大学四年你收获了什么?今后的打算?
    李育丞:最大的收获就是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意识到我自己可以做成什么事。在我看来,成功之道首先在于自我改变。从自身做起,从点滴积累,不断让自己增值。经历了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我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也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觉得很值得。至于打算,我想读完研究生后,可能的话,我还会继续读书深造。
    记者:马上要离开学校了,你想对母校说些什么?
    李育丞:最想感谢母校,感谢这个很适合学习的地方,我在这里收获了学习的乐趣。我会常回来看看的,马上要离开了,感觉非常不舍。我觉得毕业走出校门之后,应该做到对大学四年不后悔,并且有明确的人生方向,我认为我做到了。所以我很感谢我的母校,感谢这个让我学习成长的地方。
    经历大学四年的洗礼,李育丞收获了他成功的果实。他的大学是多姿多彩的,不仅学习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各类活动中也都有他的身影,他在大学生涯中留下了精彩的一页。他的经历告诉我们,美好的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行动则是最快的方式,希望所有的大学生都可以跟他一样,脚踏着希望,奔向前方。 
    

   脆弱的一半是坚强      泪水的一半是欢笑
    姓名:赵倩
    专业:语言文化传播学院2011级英语专业
    经历及荣誉:曾担任英语系团总支副书记,英语系学生会主席,语言文化传播学院学生会副主席。曾先后获得学校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优秀团干”、“优秀学生干部”、“优秀主持人”、“优秀演员”、2012年全国高师学生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竞赛优秀奖等荣誉,并在2012年被团省委评为陕西省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
    初次见面:
    见到赵倩的时候,她刚从外面兼职回来。“我现在正在准备考特岗教师,我的目标是在五年之内开办一所正规的、民营的、专业的双语教育培训机构,现在我也正在着手为这个目标而努力。”看到这个热情阳光的女孩自信地讲述自己的创业规划,让人在这个毕业季里感受到独特的有关青春有关梦想的热血沸腾。
    再聊倾心:
    记者:大学四年马上就要结束了,这四年里你有什么难忘的经历吗?
   赵倩:我从大一就开始带辅导班,一直到大四。这四年里常常与我相伴的便是夜晚兼职回来被路灯拉得老长老长的影子,此时大家都已经在宿舍准备休息了。不知道为什么,这个时候我便有一种暖心的孤独。有时候学校和辅导班的时间发生冲突,往往上完课后直奔辅导班,学生会有事我就先回学校安排完再跑回辅导班。这中间虽然很苦很累,有时压力大得凌晨坐起来大哭,中途也想过放弃,但一想到这是我热爱的事,也就这么坚持下来了。辅导学生时,看着他们进步,我也感觉很快乐。我想,这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种体现吧。2012年,我参加了学校的“三下乡”活动,到刘湾镇张塬小学支教。虽然那里经济不是很发达,但那里的人都很热情,学生家长还给我们送来了新鲜的黄瓜和西红柿。我们走的时候,几乎全村的人都出来送我们。记得有一次我做饭时,一个调皮的小男孩跳    到我跟前说:“老师,我能就在这和你一起吃饭吗?”他那诚恳且清澈的眼神我至今都忘不了,也许,就是那时我下定了决心做教师吧。
    记者:能给我们谈谈你的未来规划吗?
    赵倩:大一时我就参加了创业培训,后来便准备在教育这方面创业。现在我周围大部分的同学和朋友都已经签了就业协议,有的最近在忙着准备考试,像教师招聘、振兴计划、特岗教师、各个学校的招考、事业单位的招聘、公务员、村官、西部计划等,还有一部分人选择创业,毕竟我们还年轻,也想再闯一闯,我就属于那一部分人。虽然每个人对未来道路的选择都不同,但我们对未来持有同样的信心,相信大家最终都能实现自我的价值。
    临别赠言:
    记者:你对学弟学妹们有什么建议或者经验要分享吗?
    赵倩:从学习方面来看,学习是大学生活的主旋律,必须把学习放在首位,这四年是大家获取和吸收知识的重要阶段,也是人生中最难得、最容易静下心来学习知识的黄金阶段。学生社团的活动也要参加,这些活动不仅可以锻炼胆量、增强自信、提升你的组织能力,还可以认识很多新朋友,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从性格方面来说,要珍惜和抓住每一次机会,不断历练自己,内向的学生要放开自己,自信的展示自己,外向的学生要学会“收敛”,不断磨合自己性格中的锋利面。遇到困难,要往好的一方面想,时刻保持积极乐观。从就业方面来说,一定要做好就业规划,并坚定信心向着自己的目标迈进,成熟起来,不断适应社会,适应新的环境。
    采访完赵倩,我们深深地被她乐观坚强的性格所吸引,她让我们明白,脆弱的一半是坚强,泪水的一半是欢笑。无论你遇到怎样的困难,在深夜中哭得多么伤心,第二天依然要微笑面对学习和生活。无论怎样,大学的毕业不是结束,是人生新征途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