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里的商州女人们
文章字数:1,269
                                                                                                 ★陈敏

   商州,秦岭深处一座江滨古城,一个被周边邻县称之为男人吝啬、女人小气的“皮薄之乡”,却具有外乡人不曾具备的美德:耿直、实际,并习惯简朴的生活。人们在生活细节上省去他们认为不必要的过程和粉饰。说话硬声硬气,从不拐弯抹角,像他们喜爱哼唱的秦腔一样豪放直率,跟关中人没啥两致。
    他们居住的房子屋顶平头齐脑,没有飞檐,没有山墙上的砖雕;孩子的脖子上没有银碎;女人服装上没有装饰,男女老少崇尚灰黑蓝,平直而干爽。
    摆在饭桌上的永远是土豆、萝卜、白菜,一年一度的豪华盛宴差不多只是一大盆烩着猪肉、粉条、白菜萝卜的大盆菜,在他们眼里,这就是大餐了。
    男人们津津有味地边吃边啧啧称赞:这菜,油油的,咸咸的,还有肉哩,日子过到这个份上,还有啥说的!
    商州女人很少像别处女人那样,将男人整天拴在自己的裤带上。她们看管男人不严,也很少为男人在外的风言风语传到耳边而嫉妒或吃醋。她们像熟悉自己一样熟悉自己的男人。因为他们天生的小气与囊中羞涩,致使他们不可能为妻子以外的女人阔卓。他们养不了情人,因此不敢也不能太好色,那也成全他们做男人的忠诚与本分。这一点上,做商州女人是自由而幸福的。
    商州女人手巧的不多,多数较笨拙。她们不会主动邀请你去她们自己家串门,但喜欢接受邀请或者主动提出去别人家吃饭。她们洒脱地称之为“混饭”。而别人到她们家时,她们可能不会为你沏茶,更不会为你整出几个小菜。男人们热情邀请你到家喝酒,女人见了,最多只是打个招呼,然后门帘子一揭,躲进房子不见了;而男人们拿出来的往往只是半瓶喝剩下的劣质太白,然后和你蹲在屋檐下,郑重地伸出五根指头猜拳,粗喉咙大嗓门地吼叫开来,他们称之为“干喝”。大家都习以为常了。
    他们的女人,下地时必须跟男人一样,是个壮劳力,建筑工地上也必须是个好把式,干完粗活回到家里也得是个粗拙的厨娘,也缝补也浆洗,只是不讲究。男人们很少娇惯她们。她们不会撒娇也不会矫情。
    春节时,你几乎看不见她们的窗户上有窗花,可是,她们却极度重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每逢端午,她们选槲叶、购糯米,包世界上最好看也好吃的粽子。而让人尤为惊叹的是她们竟然能够奇迹般地做出最华丽而丰富多彩的香囊。
    这时,你得对她们另眼相瞧了。
    那些摆放在街头巷尾、满地花色的香囊,寄托着她们与生俱来的、被压抑太久的情趣、审美和希望。也可能,她们的本愿本不在于纯粹拿这些香囊去愉悦自己和乡友,但是,只要逮住机会,她们内心压抑不住的对美的事物的追求,不由自主地得到释然或绽放,一种心性就会刹那间找到突破口——做各式各样,色种齐全的香囊。
    她们把自己拿手的女儿活尽情地展示在小小的香囊上,以至于整个广场,在端午节到来前夕的很长时间里,都弥漫在香囊散发出来的香气里。香囊点缀的角落,让你感觉到商州女人另外一种细腻和柔情。她们更有做女人的灿烂绽放与浪漫情怀。她们原本并不粗糙,只是表现的方式和时空有所不同。如同自然界的花朵,并不全然在春天里绽放。
    一刹那,你会发现她们的美。她们的美如同香囊,不会在每一天每一个季节里吐露芬芳,只在每年的某个时间段里,芳香一阵子,这就够了。
                                                                                                                                                                    (商洛籍作家、文传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