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之约
★李冲
文章字数:1,593

    从2005年到2015年,转眼间毕业已经十年了,从离开校门的那一刻起,就对母校—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充满了深深的眷恋。
    还曾记得,离毕业的那几天,要好的几个同学聚在一起,都说好等毕业后一年一聚,五年一小聚,十年一大聚,可毕业之后,各奔东西谋生活的你?是否还记得当初我们的约定?
    2002年的商洛师范专科学校,用一些在外地大城市上学的同学来说,商洛师专说是大学,其校园还不如当初上高中时候的好,是那样的吗?是的!2002年的商洛师专,南至北新街,东至操场边沿,北至铁路,都是一片被厚厚的黄土包着的荒坡、荒地。那个时候,没有前面一排的教学楼,也没有东边的图书馆、北边的宿舍楼。我们曾在教学楼旧址的黄土地上黑水汗流地打过篮球,在图书馆旧址的荒地上踢过足球,参加过军训。现在停留在我们脑海中的,仍是漫天的大风,一身的灰尘,鼻孔、耳孔堆满了尘土。现在,空旷操场记忆带走了一切,也带走了我们的欢笑、汗水和眼泪。
    那个时候,铁路从我们宿舍楼背后穿过,正在施工,还没有通车,山上面被修铁路的工人们隔成许多的格子,在里面种满了长须草。夏季,我们几个就坐在格子中看书、聊天、打牌,那时候《平凡的世界》基本上在图书馆借阅不到,以为频繁的借阅,往往是《平凡的世界》成为大学生活的必读文学,名人传记和外国文学这些较为高端的文学作品,涉猎的人不多。晚上的图书馆、教室灯火通明,虽然已经没有上晚自习的习惯,可是大多数的学子并不想浪费掉如此宝贵的学习时间,都是早早的吃过饭,提前约好同学,占好位子,看看书、读读报纸。那个时候,手机基本都是稀罕物,一个班级就有那几位同学有那几部手机,贴在耳朵旁若无人的聊天,就足够羡慕的了!话吧、IP电话在校园中倒是开了好几家,生意火爆的时候,打电话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排着长队。
    惬意!舒适!青春涌动的大学生活是多么的惹人怀念!早晨的第一缕阳光,往往是从睁开眼睛看见窗户的那一个开始,美好的一天就开始了,喜欢运动的,约好同学,去操场跑步、打篮球、打乒乓球;喜欢读书的,就相互跟着一起,依在树下,或坐或躺在草坪上;有些情志高远,就从校园的北边小路直上,在铁路边隔离带旁的坡上,或高声诵读的,或埋头冥思苦想的;爱好音乐的,就跑到铁路的另一边,吊嗓子,不一会儿,远处传来了悠扬高亢的歌声。三三两两的沿着路面,或是铺了铁轨还没有通车的火车道,踏在铁轨上直行,青春的年少岁月,好奇心强烈的我们,为了一探火车隧道的长短,就从学校背后沿着铁路穿山越岭,到黄沙桥附近才从铁路半坡走下来。也曾为了一看鸵鸟,从学校背后铁路一直往东步行到农科所,也曾去巴人洞访贤探古,也曾去双乳山寻仙问道。二龙山、静泉山、金凤山是我们这些单身汉常去玩的地方,坐船、爬山、戏水,西街基督教堂、大云寺、莲湖公园则是那些情侣们常去的地方,许愿、划船,西街就是我们这些学生们购物的天堂,物美价廉是我们对西街最好的评价。
    不单单是这些,美味可口的饮食足以让人嘴馋,刀削炒面、岐山哨子面、汉中热面皮、蒸饺⋯⋯捉襟见肘的生活常常让人对美食的诱惑耿耿于怀,也可能是那个时候饿肚子的缘故吧!
    ⋯⋯
    在基层工作的这几年,遇到了不少奋战在基层教育、行政、公共医疗卫生一线的学长学妹,他们在商洛山艰苦的环境下,数十年如一日的工作,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每当遇见自己的学长学妹时,我们都会由衷地说“我是师专人”,自豪之情溢于言表,谈起母校这几年的变化,欣喜之情充满脸庞,师生情、同窗情、友情、爱情,一起献给了那个叫“商洛师范专科学校”的地方。
    人生如白驹过隙,弹指一挥间,毕业已经十年,历经风雨沧桑,我们或为人父或为人母,正在或即将为人父、人母,那个在我们人生旅途短暂停留的青春岁月,可曾记否!那一个个在QQ、微信群里撞击你心灵的呼唤,那一个个在记忆里熟悉的名字,那让你梦牵魂绕、朝思暮想的一个个人儿,都在不约而同地说着,摇旗呐喊着,各显神通,用极富煽情的语言,期待着十年的约定!
    (作者系丹凤县纪委办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