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接待礼仪细则
刘霞
文章字数:3,262
















    编者按:学礼、知礼、懂礼,我们才能在职场上和生活中彬彬有礼。礼仪的核心是“尊敬”,而“尊敬”也贯穿于公务接待礼仪的流程和细节中。为促进广大师生养成文明习惯和传承礼仪文化,推动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建设,本报特约语言文化传播学院教师刘霞撰写《公务接待礼仪细则》,以资参考。
    一、迎宾礼仪
    (一)先期准备
    1.了解来宾情况。首先,了解来宾个人情况,包括姓名、性别、民族、人数、单位、职务、偏好、宗教信仰等;其次,对于此前来访过的客人,要了解来宾此前的来访情况,在接待规格上注意前后协调一致;最后,了解来宾的来访目的、行程安排、乘坐的交通工具、抵达日期等。
    2.制定接待计划。包括制定接待方针和日程安排。必须从简务实,节约开支,既要热情、隆重,更要简朴、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忌铺张浪费。
    3.整理仪容仪表,塑造良好公务形象。注意服饰礼仪和仪容礼仪。
    (1)服饰礼仪:男士穿着西装、女士穿着套装、套裙。
    男士西装遵守常规:双排扣西装纽扣应该全扣,单排扣西装两粒扣和三粒扣最下面一粒纽扣不能扣;手臂自然下垂时,西装上衣袖子应盖过腕骨,但不要长于虎口,手臂抬起时,衬衫袖子露出1至2厘米为佳。西裤腰带上不挂任何物品。领带夹不外露,位于衬衫自上而下第四粒和第五粒纽扣之间。
    男士西装“三个三”:三色原则,全身上下衣服、鞋子颜色不超过三种;三一定律,皮鞋、皮带、公文包颜色统一;三大禁忌,一是袖口标签未拆除,二是夹克、毛衣、风衣、短袖衬衫不能搭配领带,三是不能穿白色袜子,而应穿深色棉质袜子,尽量和皮鞋颜色保持统一。
    女士套裙“四大禁忌”:不能穿前露脚趾后露脚跟的凉鞋、不能光腿不穿袜子、不能穿短袜形成三节腿、不能穿皮裙。
    (2)仪容礼仪
    面容干净、整洁、卫生、简约。男士头发前不附额,侧不掩耳,后不及领;女士不披发,发型简单、干练,盘发髻或发辫。女士化淡妆,风格淡雅、庄重,佩饰少而精。始终面带微笑,真诚、热情。
    4.做好会客地点的环境准备。干净、整洁、卫生、安静,温度、湿度、光线适宜,座位充足。
    (二)迎宾现场操作
    1提前抵达迎宾地点迎候。迎宾人员要提前15分钟到达迎宾地点,恭候客人到来。
    2.确认来宾身份。有以下四种方式:使用接站牌、悬挂欢迎横幅、佩戴身份胸卡、进行自我介绍。
    3.规范施礼
    (1)握手礼仪
    伸手次序:“尊者决定”原则,即地位高者先伸手。
    握手方式:大方伸手,虎口相对,双目注视,面带微笑,力度七分,稍许停留,热情寒暄。
    握手禁忌:不要左手与他人握手;多人握手时不能交叉握手,形状类似十字架,在基督教信徒眼中不吉利;不要戴着手套握手,女士社交场合可以戴着薄纱手套;握手时不能戴着墨镜;握手时不能手插口袋;不能只握手指尖,显得不真诚;不能坐着和他人握手;不能在与他人握手之后,立即揩拭自己的手掌等。(2)引导礼仪
    接待人员在接待来宾时,要亲自为之带路或陪同对方到达目的地。引导礼仪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宾主双方并排行进时:引导者在外侧,来宾在内侧;三人并行,尊者居中间。
    宾主单行行进时:引导者在前,来宾在后,以便前者为后者带路。
    出入房门时:引导者先拉开或者推开房门,挡着房门请来宾先通过,随之赶上来宾。
    走廊引导时:引导者在客人前两三步,让客人走在内侧,“把墙让给客人”。
    出入电梯时:有人服务的电梯,引导者后进后出,来宾先进先出;无人服务的电梯,引导者先进后出,先进去按住电梯按钮或用手挡着电梯门,手背向外。
    上下楼梯时:“尊者居高位”原则。上楼时,来宾在前,引导者在后;下楼时,来宾在后,引导者在前。
    进行引导时,引导者应该做到“话到”、“手到”。“话到”,语言告知来宾“这边请”、“楼上请”、“请小心”、“请稍等”等。“手到”,在“话到”的同时,配合必要的手势,一只手掌心向上,五指并拢大拇指略收,手臂与身体一拳左右距离,手臂呈弧线,手掌与地面斜切135度,另一只手臂自然下垂。
    二、招待礼仪
    (一)称呼礼仪
    称呼包括以下几种类型:按职业称呼、按职务称呼、按学位或职称称呼、按性别称呼、按年龄或辈分称呼、按姓名称呼等。
    (二)介绍礼仪
    1.介绍的顺序:遵循“尊者优先了解情况”的原则,应当将位卑者先介绍给位尊者,例如,先介绍晚辈,后介绍长辈;先介绍下级,后介绍上级;先介绍主人,后介绍来宾;先介绍男士,后介绍女士。
    2.介绍的内容:(1)标准式:包括双方的姓名、单位、职务;(2)简介式:内容只有双方姓名一项。
    (三)名片礼仪
    1.递送名片。(1)有备而至,放在专用名片夹、名片包之内,然后放入自己的上衣口袋或者公文包中;(2)“尊者居后”原则,地位高者有优先知情权,地位较低者先把自己的名片递送给地位较高者;(3)态度恭敬,双手捏着名片的两个角,名片正面朝向对方,面带微笑,配合语言“请多关照”等。
    2.接受名片。由名片下方双手接受名片,一看,二读,三保存,以示尊重。(四)座次礼仪
    座次礼仪,我国政界遵循“左尊右卑”,但是国际惯例和商务礼仪遵循“右尊左卑”。因此要根据来宾的情况具体分析,灵活运用座次礼仪规则。
    1.轿车座次
    (1)主人亲自驾车。在我国遵循的是,前排为上,后排为下;以右为尊,以左为卑。主人亲自驾车,以双排五人座轿车为例,座位由尊而卑依次是:副驾驶座、后排右座、后排左座、后排中座。客人坐在副驾驶座上,与主人“平起平坐”。
    (2)专职司机驾车。在我国遵循的是,后排为上,前排为下;以右为尊,以左为卑,司机后排对角线位置为上座。以双排五人座轿车为例,座位由尊而卑依次是:后排右座、后排左座、后排中座、前排副驾驶座。前排副驾驶座被称为“随员座”,由秘书、陪同、译员、助理等就座。2.主席台座次
    (1)主席台领导人为单数时,我国政界遵循“左为尊”,以官职最高的人为中心点,他的左边为大,他的右边次之。
    (2)主席台领导人为双数时,最中间两个位置为1号位和2号位,2号位位于1号位的左手边,政界遵循“左为尊”。
    3.会议室座次
    安排会议室座次时,我国政界遵循的原则是:面门定位,居中为上,以左为尊,以远为上。4.中餐宴请桌次和座次
    (1)中餐桌次。面门定位,以右为尊,以远为上(两桌)。面门定位,以右为尊,以远为上,主桌定位(三桌及以上)。
    (2)中餐座次。五种情况:右高左低,居中为尊,面门为上,观景为佳,临墙为好。5.西餐宴请座次
    女士优先,恭敬主宾,以右为尊,面门为上,交叉排列。
    6.合影位次排列:我国政界遵循“居前为上、居中为上、以左为上”。渊五冤奉茶礼仪
    1.茶杯选择。一次性纸杯适用于日常普通接待,接待贵宾应该选择带盖子的白瓷迎宾杯。并且,迎宾杯完好无破损,干净无茶渍,卫生已消毒。
    2.茶叶。不要用手直接抓取茶叶,可使用木质茶匙舀取茶叶。没有茶匙时,左手握茶叶筒,开口朝右,右手轻拍茶叶筒,使茶叶落入杯中。
    3.水量。开水注入杯中,七、八成满。“七分茶水,留有三分是情谊”。
    4.敬茶。左手托杯底,右手握杯耳,双手将茶水送到客人面前,轻放在客人右前方,杯耳转向客人右手边。
    5.添水。茶杯拿离桌子添水,以防茶水溅到桌子上,杯盖不要扣在桌子上,用小拇指和无名指夹住杯盖,大拇指和食指握住杯耳端起来。
    三、送别礼仪
    “出迎三步,身送七步。”如果说迎宾是接待工作的“开始曲”、“开场白”,送别则是接待工作的“结束曲”、“压轴戏”,接待工作要做到有始有终、善始善终。热情周到的送别往往会给接待工作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1.起立相送。来宾先起身,接待人员或主人再起身。
    2.握手告别。来宾先伸手,主人再伸手。
    3.道别。来宾先提出道别“就此告辞”或“后会有期”等,主人再回应“多多保重”等,乘坐飞机说“一路平安”而不说“一路顺风”。
    4.目送离去。主人应把客人送远一点,送到房门外,或者电梯口,或者单位楼下。当确定客人已经离去且走远再轻轻将门关闭,当电梯门关上之后再离开,当看着客人乘坐的轿车开出视线以外再离开。
    5.客人返回抵达后,接待人员或者主人应发短信或者电话问候,表示问候、感谢。
    “接待无小事,礼仪重细节。”世界上最廉价而又能得到最大效益的一项物质,那就是礼仪。学礼、知礼、懂礼,我们才能时时处处彬彬有礼,礼仪之邦,让“礼”先行。(作者系文传学院秘书学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