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奉献好人于浩世
									
									
										文章字数:841 
									
									
   编者按:为了引导广大师生关注自己身边人群中的善行义举,发现好人,推荐好人,培育典型,用典型带动形成见贤思齐、争做好人的良好风尚,切实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师生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我校组织开展了首届“身边好人”推荐工作。在各二级单位推荐的基础上,经全校师生投票评选,2016年1月5日校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审议,于浩世、王天时、任晓冬、袁训锋、王聪、卢朋辉获得首届“身边好人”荣誉称号,王建树、刘丽娜、李楠获得首届“身边好人”提名奖,现将他们的先进事迹予以展示。
于浩世同志先进事迹
于浩世,男,汉族,1953年11月出生,高级实验师。
他皮肤黝黑、憨厚朴实,师生们都称他“老农教授”。小时候的他经历过“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等吃不饱、穿不暖的苦日子,童年时期的他暗下决心,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乡亲们填饱肚子。理想就此树立,信念坚定不移。1975年,他从商洛农校毕业,被分配到商县夜村农技站工作。为了能够掌握更多的资料,他通过很多途径学习钻研专业知识,天天蹲在地里观察小麦。1978年,由于他为人踏实肯干,工作业绩突出,被调到商洛农校工作。由于主要任务是教学,小麦杂交育种只能在业余时间进行,但他坚持不懈,一有空便到下面的村子看看小麦收成情况,对农民种植品种和种植方式进行调研,并认真分析和实验。几十年如一日,他一直穿梭在田间地头,与黄土打滚,与小麦为伍,与农民为友,小麦育种已经成为他生命中的一部分。他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有时试验田不够,他就自己开荒耕地。每年五一、国庆都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时机,可也是小麦育种杂交实验的关键期,为此,在这些假期他从没休息过,甚至累倒在田间而不顾家人的劝阻仍继续实验。他说他的人生信条就是“干一行就要爱一行,爱一行就要干好一行”。现在,他已经培育出小麦新品种8个、审定品种3个,研究成果荣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商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新品种经推广使用,深受农民好评,目前已为农民增收3亿多元,被誉为“商洛山中的袁隆平”。
身边好人事迹展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