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军成和他的文学梦——相信、希望与爱并存
文章字数:2,294
文 马绪 大学生通讯社
在我们的校园中有这样一位同学,他自幼酷爱读书与创作,截止目前已创作小说12部、120多篇散文、2部剧本,共165多万字。获得过“南边文艺”杯全国文艺作品征集活动一等奖、中国少年作家杯大学组三等奖、长篇小说《征途》被咸阳市图书馆收藏,同时他还是咸阳市作家协会的会员、散文在线网的签约作家、文章阅读网的实习编辑、中文起点和小说阅读网的驻站作家、《叮当文学》创办者……他就是我校人文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四学生冯军成。是什么让他坚持创作并取得骄人成绩?本期的校园人物让我们一起走进冯军成和他的文学梦。
冯军成正式写作是从2007年开始的,当时他还是一名初二学生,一天看到杂志《少年月刊》里面的文章写的很好,又发现杂志后面的投稿信息,便萌生了想写一篇文章的念头。抱着试一试的念头,冯军成向《少年月刊》投了第一篇作品《畅游奥运》,没想到最后发表了。从此以后,冯军成就喜欢看文学杂志和书籍,开始写属于自己的东西。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三国恋》,讲述的是古都咸阳的一座老宅在拆迁时,由于动了民间人们常说的不干净的东西,使文中的主人公梦中游历韩国、泰国、中国的故事,故事主要教育人们要敬畏祖先。长篇小说《乡村里的英雄》,讲述一位抗战老兵在解放前后的种种遭遇,这个故事是真实的事件经改编而成,主题是让年轻人铭记那些为新中国浴血奋战的英雄,这个英雄没有大小,只有精神。
2012年,他创作的30万字长篇小说《凤凰苑记》杀青。这部小说借商洛某地的一位老者之口,讲述商洛马帮文化下凤凰苑里的人们的恩怨情仇与生离死别。该小说参加2014年首届“南边文艺”杯全国文艺作品征集活动,获得一等奖,冯军成也因此获得商洛学院单科奖学金。他的短篇小说《秦岭南麓的太阳》,讲述了仙娥湖边,一家人因为旅游发了财的故事,该小说参加中国第十六届少年作家杯大学组比赛,获三等奖。
2014年,他的杂文《爱上一片天,邂逅一座城》获内蒙古赤峰市优秀作品奖。2015年,他创作了长篇小说《征途》,讲述一个文化局局长因贪污被处以死刑之前,把自己的儿子张文冲跟妻子托付给一个农村朋友,张文冲在这个农村家庭中一步一步地成长,在经历了1982年到1992年的经济体制改革之后,他内心充满彷徨,但没有向命运妥协,而是在属于自己的“征途”大道上寻找属于自己的方向。该部小说由散文在线网与个人合作,以内刊形式与读者见面,出版后被咸阳市图书馆文史部收藏,由咸阳市作家协会主席亲笔题字:文学征途神圣。时任商洛学院党委副书记左晓民也为之题字:大器终成。
目前,冯军成正在创作长篇小说《红绸》,这也是他的第二十部小说、第五部长篇小说。
冯军成说,他最感谢的要数程华老师和李龙强老师,通过一次次的蹭程华教授的课让他知道陕西作家都有哪些创作特点、创作背景等等,让他认识到了陕西作家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厚重,也坚定了他继续创作的决心;李龙强老师的哲学讲的十分出色,讲课时涉及的知识面特别广,一些观点深深的影响了他,也使得他的小说也有一定的哲学思想在里面。
在有些人看来,文学创作和学习难免会相互干扰,但冯军成处理的很好。2014年10月,冯军成决定考研,在接下来的一年里他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英语复习上,同时还阅读小说杂志。在他看来,看小说和写小说都是学习的过程。经过努力,冯军成以总分380分、排名专业第四的成绩,被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录取。考研笔试成绩公布后,冯军成开始准备复试,这期间他又完成了《征途》这本书。冯军成说,为了写《征途》,自己前前后后忙了将近半年,一般是白天上课晚上写作,期间还用课余时间走访了很多地方,但他觉得做这些事并不会影响学习。“因为我始终将写作当作一项兴趣爱好,学习始终是放在首位的,所以并不会出现舍本逐末的事”,冯军成告诉记者。
为了扩展自己的文学平台,2015年,冯军成联合诗歌和散文界具有重要地位的两位“90”后作家、广西民族大学思小云和西北大学闫赵玉,成立了原创网络小说助力公益活动微信平台。以此促进更多的人关注90后网络作家的原创小说,用文学的力量助力公益。
今年4月,冯军成还在学校举办了图书募捐活动,共募集320多册、价值7000余元的书籍,并已将第一批价值2000多元的书籍送到山阳县蔡垣村小学30多位孩子的手中。第二批书籍也由人文学院送到商洛市特教中心孩子的手中。他希望更多的人能参与进来,在喜欢文字,爱上文学的过程当中,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传递相信、希望与爱的力量。
在冯军成看来看来,写小说需要一种精神,一种虔诚中带着执着的精神。他说:“小说是我的最爱,从开始看小说到写小说,有九年之久,我一直在坚持写作与学习。当代大学生要有社会责任感和家族观念,要对国家有贡献,对家族历史了解,还要对自己的创作基础进行培养,要有变阅读者为创作者的意识。要想从事文学创作,还是要多读书。一句话,就是多读、多思、多听、多想。写作的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可以翻翻书,看看别人是怎么写的用来激发自己的灵感。还要多观察生活,用微观的角度来观察生活,不要拘泥于表象,真相其实埋藏在很深的地方,要把它挖出来。还要有一颗敏感的心,作家不敏感,写不出好作品。”
在我们的校园中有这样一位同学,他自幼酷爱读书与创作,截止目前已创作小说12部、120多篇散文、2部剧本,共165多万字。获得过“南边文艺”杯全国文艺作品征集活动一等奖、中国少年作家杯大学组三等奖、长篇小说《征途》被咸阳市图书馆收藏,同时他还是咸阳市作家协会的会员、散文在线网的签约作家、文章阅读网的实习编辑、中文起点和小说阅读网的驻站作家、《叮当文学》创办者……他就是我校人文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四学生冯军成。是什么让他坚持创作并取得骄人成绩?本期的校园人物让我们一起走进冯军成和他的文学梦。
崭露头角的高产作家
冯军成正式写作是从2007年开始的,当时他还是一名初二学生,一天看到杂志《少年月刊》里面的文章写的很好,又发现杂志后面的投稿信息,便萌生了想写一篇文章的念头。抱着试一试的念头,冯军成向《少年月刊》投了第一篇作品《畅游奥运》,没想到最后发表了。从此以后,冯军成就喜欢看文学杂志和书籍,开始写属于自己的东西。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三国恋》,讲述的是古都咸阳的一座老宅在拆迁时,由于动了民间人们常说的不干净的东西,使文中的主人公梦中游历韩国、泰国、中国的故事,故事主要教育人们要敬畏祖先。长篇小说《乡村里的英雄》,讲述一位抗战老兵在解放前后的种种遭遇,这个故事是真实的事件经改编而成,主题是让年轻人铭记那些为新中国浴血奋战的英雄,这个英雄没有大小,只有精神。
2012年,他创作的30万字长篇小说《凤凰苑记》杀青。这部小说借商洛某地的一位老者之口,讲述商洛马帮文化下凤凰苑里的人们的恩怨情仇与生离死别。该小说参加2014年首届“南边文艺”杯全国文艺作品征集活动,获得一等奖,冯军成也因此获得商洛学院单科奖学金。他的短篇小说《秦岭南麓的太阳》,讲述了仙娥湖边,一家人因为旅游发了财的故事,该小说参加中国第十六届少年作家杯大学组比赛,获三等奖。
2014年,他的杂文《爱上一片天,邂逅一座城》获内蒙古赤峰市优秀作品奖。2015年,他创作了长篇小说《征途》,讲述一个文化局局长因贪污被处以死刑之前,把自己的儿子张文冲跟妻子托付给一个农村朋友,张文冲在这个农村家庭中一步一步地成长,在经历了1982年到1992年的经济体制改革之后,他内心充满彷徨,但没有向命运妥协,而是在属于自己的“征途”大道上寻找属于自己的方向。该部小说由散文在线网与个人合作,以内刊形式与读者见面,出版后被咸阳市图书馆文史部收藏,由咸阳市作家协会主席亲笔题字:文学征途神圣。时任商洛学院党委副书记左晓民也为之题字:大器终成。
目前,冯军成正在创作长篇小说《红绸》,这也是他的第二十部小说、第五部长篇小说。
创作背后的崎岖之路
冯军成认为,写好一部的小说首先要确定好主题、框架和背景,为此他会进行一些社会调查,让故事情节符合真实情况,对于细节模糊的地方还要去走访一下。想要将心里所想的东西转换成文字,就需要做很多准备,而这只是开始的第一步。冯军成在创作第十一部小说《征途》的时候,为了写一部能真实反映家乡的长篇小说,他翻阅了《长武县县志》,向上年纪的老人打听关于那段历史的故事。为了寻找其中的一个关于土匪和烟土的故事,他更是特意到湖南和湘西一带作了实地考察。冯军成说,他最感谢的要数程华老师和李龙强老师,通过一次次的蹭程华教授的课让他知道陕西作家都有哪些创作特点、创作背景等等,让他认识到了陕西作家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厚重,也坚定了他继续创作的决心;李龙强老师的哲学讲的十分出色,讲课时涉及的知识面特别广,一些观点深深的影响了他,也使得他的小说也有一定的哲学思想在里面。
在有些人看来,文学创作和学习难免会相互干扰,但冯军成处理的很好。2014年10月,冯军成决定考研,在接下来的一年里他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英语复习上,同时还阅读小说杂志。在他看来,看小说和写小说都是学习的过程。经过努力,冯军成以总分380分、排名专业第四的成绩,被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录取。考研笔试成绩公布后,冯军成开始准备复试,这期间他又完成了《征途》这本书。冯军成说,为了写《征途》,自己前前后后忙了将近半年,一般是白天上课晚上写作,期间还用课余时间走访了很多地方,但他觉得做这些事并不会影响学习。“因为我始终将写作当作一项兴趣爱好,学习始终是放在首位的,所以并不会出现舍本逐末的事”,冯军成告诉记者。
为了扩展自己的文学平台,2015年,冯军成联合诗歌和散文界具有重要地位的两位“90”后作家、广西民族大学思小云和西北大学闫赵玉,成立了原创网络小说助力公益活动微信平台。以此促进更多的人关注90后网络作家的原创小说,用文学的力量助力公益。
今年4月,冯军成还在学校举办了图书募捐活动,共募集320多册、价值7000余元的书籍,并已将第一批价值2000多元的书籍送到山阳县蔡垣村小学30多位孩子的手中。第二批书籍也由人文学院送到商洛市特教中心孩子的手中。他希望更多的人能参与进来,在喜欢文字,爱上文学的过程当中,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传递相信、希望与爱的力量。
在冯军成看来看来,写小说需要一种精神,一种虔诚中带着执着的精神。他说:“小说是我的最爱,从开始看小说到写小说,有九年之久,我一直在坚持写作与学习。当代大学生要有社会责任感和家族观念,要对国家有贡献,对家族历史了解,还要对自己的创作基础进行培养,要有变阅读者为创作者的意识。要想从事文学创作,还是要多读书。一句话,就是多读、多思、多听、多想。写作的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可以翻翻书,看看别人是怎么写的用来激发自己的灵感。还要多观察生活,用微观的角度来观察生活,不要拘泥于表象,真相其实埋藏在很深的地方,要把它挖出来。还要有一颗敏感的心,作家不敏感,写不出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