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南西街小学观摩记
文章字数:1,626
花季五月,草长莺飞。周五,天气甚好。我们商洛学院中文系2015级师生由副院长杨军、主任席忍学带队,参观与观摩了这所由明清两代社学、义学、书院逐步演变与发展起来的省级“文明校园”———洛南西街小学。匆匆一日,却收获满满;回首作别,无法忘怀。
大印象:朴素与静气
庄子说,朴素,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步入西街小学平实的校园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教人学真,学做真人”八个大字。这是该校的校训,镌刻在红黄交错的教学楼主体中央。这条朴实无华、在古典人文文化理念启迪下创设出来的富有个性的校训,将学校启蒙与培养人才的宗旨升华到特定高度,它体现着学校的灵魂,传承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师生员工的共同信念、行为准则和精神追求。
在这所花园般静谧的校园里,我们几乎看不到泛滥在其他学校里的花哨东西。校园里没有四周悬挂的任何宣传版面,也没有刻意炫耀五花八门的评分、扣分和积分标准的展板,整个校园干干净净,纯粹而庄严。仅这一点,就让人内心宁静。
他们只讲真、只求实;不虚无,不浮夸,更不炫耀,他们不让人眼花缭乱,只求安心,这种朴素无华的教育思维,与孔子两千年前的珍贵教育思想是何其相似!只留给人们客观平和地看待他们的教与学的寻常空间,这些都是朴素地生活在洛河流域的洛南人灵魂与性格的最好注脚。
“细微之处见品质。”用在这里恰如其分。
聚焦镜头:一节观摩课
观摩团队被分成若干小组进入学校各个教学单元进行现场观摩。我有幸被抽到二组,和大家一起倾听美女教师讲授语文课。这位小巧玲珑,声音甜美的女老师就是一位讲坛上的天使,她留给孩子们的不仅是知识,更是热情和魅力。
这是一个启发式兼开放式的教学课堂。学生被分成几个小组,以便互动交流。课堂气氛活跃、老师起引领作用,丝毫不给学生强行灌输与机械地照本宣科,这与西方国家的小学教学方法何其相似,据一位从美国观摩教学回国的老师讲,他在美国见识的中小学课堂教育方法就是这样的:课堂看上去松散,学生的思维却拧得像绳子一样紧。
美女老师的这节课的课文题目为《风筝》。风筝带来的联想可谓丰富。她将学生的思绪与想象力无限拉长。从春天到春风,从草地到广场,再到广阔天空,那里也是放飞理想的地方,讲到动情处,她伸开双臂,做了个放飞理想风筝的姿态,优美的仪态尽显青春朝气。
最后她在听取了踊跃发言的学生的观点表述之后,用她那特富有韵味的嗓音作了一个归纳。她将众多学生的结论归纳在一首《三月三》的古老歌谣里。
又是一年三月三
风筝飞满天
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
走回到童年⋯⋯
小写意:校长王毅
热爱生活的人,会提升自己;热爱事业的领导,会提升整个团队。
西小的校长叫王毅,和我国外交部长叫了同样的名字。校长名如其人,精瘦、机智、刚毅、果断。讲话声音洪亮,凝练,风趣幽默。
他的普通话极其标准,可为了能让我们感受到洛南人民的地域文化,他在发言前,先幽一默:既然你们来到了我们洛南,那就来感受一下我们洛南的方言文化。他那一口地道的洛南方言,给他的演讲增加了一份主人的自信与随和。
王毅校长虽是理科出身,但却有着统观全局的教育战略思维,他极具慧眼,先进的教学理念打开了他的视野,虽然置身秦岭大山深处,却总是把目光投向全国名校,他定期或不定期地带领他的教学团队外出“取经”,学习并兼收并蓄,为我所用。
多年来的教学经验让他摸索出了一套灵活性很强的新的教学思路,他能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
王校长也极其重视语文教学工作。他提醒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寻找“趣味”,激发学生的掌握和学习祖国语言体系的浓厚兴趣,更多地让学生自己开辟学习语言的个性渠道,提倡用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引领教学,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得到美的享受和启迪,感受到真正的快乐,从而为学好其他学科打下坚实的基础。
他的一言一行都向他的师生们证明,他是个无愧于西街小学的领军人。
雨后的五月,秦岭深山静的彷佛能听到天籁之音;林木葱笼,空气清爽,麦田所铺排的原野层次,丰富到不可言喻的境地。步出西街小学,我们隐约听到了布谷鸟的声音。
丰收的季节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