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梦想
文章字数:1,304

       
                                                                                                朱若霞

  我不敢肯定此选择就一定比彼选择更好,也不敢说漂泊远方就一定能找到幸福,但至少,如果我听从了自己内心最初的呼唤,我会再苦也不怨,再痛也无悔。如果时光可以倒流,你最想回到哪一年?最想改变什么事?
    可能很多人都会说:现在,就是最好的安排,如果时光倒流,我还会选择今天的一切,我什么都不想改变。
    看过电影《蝴蝶效应》的,还会言之凿凿地告诉你:你以为回到过去就可以有不一样的选择。就可以弥补缺憾,就可以从头再来,但很可能另一种选择的后果,会比现在更糟糕。所以,接受你面前所拥有的一切吧,那就是你今生最好的命运⋯⋯
    可是,你是真心的在心底这样坚信吗?是真的从心底悟到了这些吗?还是仅仅在头脑里要求自己明白?
    当我真诚地面对自己,我发现,我并不“明白”,也不“坚信”。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真的很想回到十七岁那一年。在那个初夏的下午,有微风拂面,有旭日当空。当老师拿着那张西安交大的保送表格,对我说“你想不想去”时,我很想响亮地告诉他:“我要去!”⋯⋯而不是当场就回绝:“我不想去西安,我再等等吧!”
    曾经那样希望离家远走闯荡天下的我,就这样与生命中第一个浪迹天涯的机会失之交臂。而这一错过,就是漫长的二十多年。
    随后的我,报送到了家门口的大学,毕业后又留校工作,然后结婚生子,逐日老去,再也没能走出武汉。
    而曾经的同学们,包括那些成绩远不如我的同学们,很多都去了我梦想中的远方,很多都定居在遥远的大洋彼岸。
    只有我困在原地,动弹不得。
    或许你会说,你现在的生活很好啊:工作压力不大,受人尊敬,有成就感,自己也很喜欢,收入不错,离家很近,还有稳定的家庭和可爱的孩子!
    可是,可是,我心里很清楚地知道:那份不甘,依然横贯在心,如一根卡在喉中的刺,时不时就会冒出来扎痛你—你以为它早已消融,但其实它一直都在。
    高中微信群里,一位远在西雅图的同学问:“你还在武汉吗?”
    简简单单的一句问话,却让我心,风云突变⋯⋯
    终于领悟:一个人对自己人生最初的设想,真的是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那些轻易就放弃的年少盼望,会如同一个魔咒,始终缠绕在你的生命中,让你不管到了多大年纪,都会在回首时,无尽惆怅!
   读小学时我从没想过自己要留在家乡读大学,也没想过要留在家乡工作,那时的我,满脑子都是远方,都是漂泊。然而,当家乡的名牌大学,保送指标下来,我轻易放弃了远方。当留校机会向我招手,我轻易放弃了漂泊。我不敢说其他的选择会比今天更好,我也不敢说漂泊远方就一定能找到幸福,但至少,如果我听从了自己内心最初的呼唤,我会再苦也无怨,再痛也无悔。作为一名职业规划师,我希望自己的人生,能够成为一种样板,供你复制;我很希望自己能始终保持一个专家的高度让你敬仰;我也很想将自己包装成神,由你膜拜,但是当我诚实地回顾过往,我看到的是自己的犹豫、放弃、不完美;我看到自己的人生在    二十多年后依然要为曾经的放弃买单;我看到不惑之年的自己依然在渴望那个十七岁的夏日,重新来过。
    最初的梦想,如此可贵,不容亵渎,一如范玮琪歌中所唱:
    最初的梦想,紧握在手上
    最想要去的地方,
    怎么能在半路就返航。
    最初的梦想,绝对会到达。
    实现了真的渴望,
    才能够算到过了天堂。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摘自《中国大学生就业》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