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工厂”模式
文章字数:3,597
                                                                                                       ★学校党政办公室刘勇
    2016年6月23日至9月20日,由学校选派我参加了教育部国家留学生基金委组织的新加坡行政管理培训班,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进行了为期近三个月的学习。本次培训班的学员主要来自我国中西部高校管理干部,共34人。学习期间,我们参加了47次课程报告、6次社会考察、7次二级学院参观交流。
    通过多方面的学习让我们不仅对新加坡有了全新的认识,学习到了新的知识,也在学习与对比中对我国教育的得与失以及我校的发展有了更多思考。我是学校选派参加新加坡培训项目的第一人,因此倍感幸运,也倍加珍惜这难得机会。为使更多同仁了解新加坡及其教育情况,鄙人将学习期间的笔记进行整理和补充,以期与大家共享。
    为了满足新加坡不断飞跃增长的经济和对人才的需求,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依托新加坡国家发展战略,充分利用其自身资源及专能,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积极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和培训课程,为企业提供人力开发课程及相关服务。特别是其享有盛誉的“教学工厂”办学模式,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在世界上享有一定知名度。
    一、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情况简介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NanYangPoLytechnic,简称NYP)成立于1992年,是新加坡政府所属的以理工科为主的高等教育学府,是新加坡政府为了满足新加坡不断飞跃增长的经济和对人才的需求而建立的五所国立理工学院之一。校园位于新加坡的中北部,校园整洁、现代,校园建筑具有代表性和艺术特色,为广大求学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有“教学城市”之称。现设有工程系、化学与生命科学系、互动与数码媒体系、设计系、工商管理系、保健护理科学系七个系,有电子电脑与通讯工程、信息科技、工业设计、护理等33个专业。目前学校在东南亚以及中国等地招生。全日制在校生约l5000人,海外学生约占10%,在职培训生达到20000余人,师资队伍1500余人。
    多年的发展过程中,NYP创建了自己独特职业教育理念和学院文化及精神,其理念及文化的典型代表包括:“教学工厂”“综合科技环境”“经验积累与分享(AES)”“无界化校园”及“4C”特色【“学院文化(culture)、创新理念(concept)、技能开发(capability)和企业联系(connection)”】等。南洋理工学院曾先后获得IS09001、IS09002和IS014000等国际质量管理证书以及2005年新加坡最佳卓越人才开发奖、公共机构卓越组织奖、企业进步奖等多项荣誉。
    二、“教学工厂”模式的主要内涵
    “教学工厂”是NYP学习借鉴德国“双元制”教学理念,并结合新加坡经济发展、劳动力结构、企业岗位需求的实际情况而建立的一种独特的教学模式。它将工厂的环境引入学校,在学校内建立起技术先进、设备完善、环境逼真的用于教学的模拟环境,形成学校、实训中心、企业三位一体的综合性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以学院的教学为主体,企业的需求为目标,项目的开发为主线,在现有的教育系统(包括理论课、辅导课、实验课及项目开发)的基础上全方位营造工厂的实践环境。“教学工厂”将企业的研发环境通过项目把它引入学院的教学环境中,甚至将现代企业的某一个研发、经营环节引入学院,使学院直接参与企业的研发与经营过程,从而在校内即可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也使学生能够在一个近乎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学习所必须的各种知识和能力,达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的目的,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工厂”模式的特征
    1.“教学工厂”以学院为本位
    “教学工厂”以学院为本位,从有利于培养与训练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角度来安排各种类型的教学活动。是一种适合现代企业需求和教育需求的教育模式,以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为支撑,以综合科技教学环境、项目导向教学法等教学环境为背景的教学模式。“教学工厂”中企业项目和院内科研项目是“教学工厂”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活动,它能使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和能力应用于多元化、多层次的工作环境中,可提升师生的专业能力。“教学工厂”理念适用于各类专业,在不同学校,“教学工厂”也有不同的实现模式。如NYP工商管理系所设立的“教学企业”也是实现“教学工厂”理念的一种项目平台。“教学企业”培养出来的都是一些具有亲商理念、经商思维以及区域化与国际化思维的现代管理人才。工商管理系的企业发展中心、财务中心、国际商务资源中心、营销中心等作为教学企业的表现形式,也为该系学生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实践平台,参与期中经营的都是学院的师生,学生在一种真实环境下学习市场营销、零售、财务分析、市场调研等方面的各种知识和方法。作为一种办学理念,“教学工厂”包括课程模式、教师的教学模式及学生的学习模式等三个方面。就课程模式而言,“教学工厂”按企业发展需要安排教学计划。他们的课程一般安排如下:第一、二年为专业基础课,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第三年,让学生用半年时间学习专业方向上的应用性课程,另外半年时间完全专注于企业实习和实战性的毕业项目(学生依照自选的专业方向进入有关的“科技创新中心”进行实际项目研发)。学生在三年的学习中,犹如在一个大企业的各个部门,既接受完整有效的理论知识教育,又接受来自“教学工厂”行之有效的实践能力培训。这不仅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也培养了学生的技术应用与创新能力,进而促进学院与企业之间的协作。
    2.项目教学是“教学工厂”办学模式的核心
    所谓“项目教学”,就是把企业真实的项目引入教学过程中,由教师按照企业项目运作要求,将企业项目分解成具体的教学任务,对学生加以指导,让他们亲自参与完成项目运作,达到企业的预期目标和学院的教学目的。
    南阳理工学院项目的来源渠道非常宽泛,有的是来源于学院建设的实际需要,有的来源于从企业引进的教师带来的项目,但绝大多数项目来源于学院与企业的合作项目。项目教学的过程十分强调“少教多练”的教学方法。即:教师先让学生按照要求做出项目,在做出项目后,教师不是立即去讲原理,而是提出几个为什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提出的问题,个别不懂的问题,由教师再进行个别的辅导。教师的辅导也是点到为止,帮助学生分析导致出现错误的原因,而不是告诉答案,最终还是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一种自发的持续学习的能力。与企业合作进行项目研发,是“教学工厂”运转不竭的动力,在项目的开发和执行的过程中,全院师生紧密配合,尤其一些项目还需要不同专业背景的师生和跨学科多元科技知识的相互协作和配合才能完成。通过合作完成项目,对师生的学习态度和工作态度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并实现了学院的知识、科技、信息等资源的共享。
    3.高素质师资队伍是“教学工厂”办学模式的保障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教学改革的关键,也是NYP获得成功的关键。NYP在招聘教师时,并不盲目追求名牌大学毕业和高学历,而是更多地从是否具有五年以上的企业工作经验、有无从事项目开发的能力,是否具备“双师”素质以及从应聘人员的人格和形象、沟通    与表达能力、健康状况等方面考虑。NYP中80%的教师,都曾是企业的经理或业务骨干,他们不仅带来了他们的学识、工作经验,还带来了企业的人事关系、企业的项目。正是有了这些既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有企业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才保证了“教学工厂”“项目教学”的成功实施。NYP十分重视教师内部的沟通,定期召开经验交流会,积极为教师搭建各种学习型组织平台,如:SOLID(分享、组织学习、交流和对话)平台、AES(经验积累与分享)资源平台、AAR(事后检讨)平台、RRS(阅读、反映和分享)平台,以强化教师的专业能力,提供更多的综合科技创新与应用机会。
    同时,NYP针对师资培养培训提出了“无货架寿命”理念。“无货架寿命”这一理念是NYP组织文化的一种体现,它的提出源于商场超市商品的货架期或保质期,也就是能放在货架上的寿命。他们认为商店里的商品是存在“有效期”的,过了有效期就只能降价处理或丢弃。而他们的员工是没有“有效期”的,只要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为学院作贡献,就是年龄再大也是年轻的,依旧可在重要岗位任职。每个人职业寿命的长短由自己决定,在工作面前不存在到期、过期和不能干的问题,只存在自己放弃与否。在NYP,教职员不分年龄大小、专业类别,在职业教育岗位上必须不断学习,不断进取,不断挑战。NYP要求每个人要有危机意识,时刻关心自己的“货架寿命”,注重学习,不断进取。“无货架寿命”的实质就是终身学习理念,营造一个让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增值的环境。NYP有专门的教育发展中心负责教师的培训,学校规定教师知识更新周期以5年为限,要与行业工程师保持相当水平,要求教师积极参加学校定期开展的培训,制订个人近期和远期的培训计划。新教师有职前引导计划,在职教师通过项目开发、在职培训、轮岗、技能转型计划、企业实习与考察、培训与进修等多种途径对教职员进行培训和再开发,学校定期轮流安排各专业的教师到知名企业学习、实践、工作,或者到世界知名学府进修深造,费用全免,两且给予优厚的待遇。学成归来的教师立即将所学所得在学院内部分享交流。这样学院所有的教师均处在一个浓厚的学习型组织当中,真正做到与时俱进,与世界先进知识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