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花
文章字数:1,623
李东升
十三花,是我们陕南地区的一种菜系,以前是叫“十三样”的。一 般人可能觉得一个菜系的名称有些花哨,但是我要告诉你,这里边还有段故事呢。
民国年间,我们商南的一个山沟沟里突然来了一大班子人。来了人不奇怪,奇怪的是这班子人跟平时来的那些民团、货郎、叫花子真的不一样,但是说不一样吧,又有些像:他们跟民团一样挎着枪,跟货郎一样说外地口音,跟叫花子一样穿的破破烂烂;虽挎枪却不凶狠,虽说外地口音却不挑货担,穿的破破烂烂却穿着统一。这样的,不是中央军就是土匪,乡党们都觉着奇怪又害怕,只是呆呆地站在路两边看着不敢动。突然一个看着像是头领的带着黑框眼镜、面相和善的人走上前来,朝村里的一个白胡子老汉伸出双手就要握。老汉活了一辈子哪有人跟他握过手,一害怕往后退了一步,结果踩空了向后一躺,摔昏了过去。那一伙人赶紧涌上来把老头背起来放在石碾子上,里边的一个女人跑上来,给老汉摆治。她叫了两个人上前,说了两句,那两个人提了提枪,拔腿就朝去镇上的方向跑了。
天黑了,老汉醒了,可是那两个白天跑出去的人再也没有回来。那女人见老人醒了,就放心的出去了,可是又躲在那一个人偷偷哭起来。那个看着像头领的人朝老汉示好,老汉便晓得了他们是好兵。方言不通,所以就只能靠肢体语言来沟通了。
那伙兵没有乱动乱跑,都在寥天地里过夜,互相靠着围一疙瘩就睡了。早上照样没动大家的东西,反而把沟里的路给修好了。这下好了,不乱动东西还帮忙修路,肯定是好人了!于是大家都热说情招呼起他们来了,一家拉住两三个,让在自家屋挤着,毕竟都是腊月间啊,在外头会冻死的。
转眼间就到小年了,这天在南方是腊月二十四,北方人是二十三过小年的吧?不管是哪的,入乡你就随俗吧!大家也不管什么外不外人的了,全都坐在一块,你家一张我家一张的大桌子齐齐在场上放好,接着“十三样”上桌了,红绿相间、有甜有咸、有酸有辣、有素有荤,哪的人在这都能找到一盘对口的菜!好兵们一个个兴高采烈地拉着他们领导和老汉一块跳起来,村里的人跳起划船舞,那些兵就扭个大秧歌;村里人唱起花鼓灯,那些兵就唱起新式歌⋯⋯大家其乐融融,好不高兴快活!
山里的穷人,往年都是那样,过完小年,就拖家带口出去要饭。他们一边要饭,一边传着这班好兵的事情,还说“你们日后见到这些人了,都当亲人接待哦,放心,他们都不是坏人。”
坏事情就发生在过年的前一天。这一天冷得很,滴水成冰,太阳还不如月亮热。大家都在忙着准备年饭,没有注意到村口扬起了尘土,可是好兵们却突然动起来了!咋回事呢?原来是中央军来了!大家都晓得中央军就不干好事,一直抢老百姓的东西,于是准备躲起来。好兵们的领导学着乡亲们的口音说:“大家都不要着急,你们赶紧都躲起来,他们是冲我们来的。我们马上组织反击,大家不要乱跑,等枪响停了再出来!”兵们一个个向乡亲们告别,然后向山下撤走了⋯⋯
过了有半个钟头,山下突然像打雷一样轰轰隆隆响起了枪炮声,震得大家的房顶直掉泥巴!连狗都吓得直发抖,把脑袋藏进柴草堆里不敢出来。
枪炮声咯哩嘣嘣、时断时续响了一天一夜,大家提心吊胆地过了一夜,心里也都牵挂着那些小伙子们。等天明了,枪响也停止了。有几个人结伴下山看看情况。他们到山底下一望,只见远处死着一大片中央军,跟前也躺着一片那些好兵⋯⋯他们全都死了,有好些是让活活冻死的。“一个个好小伙子啊,就这样没了!”乡亲们都哭了,自发把昨天才贴的红对联扯了、红灯笼摘了、新衣裳换了。门口贴着黄纸,三尺白布往头上一围,几个人抬一个,把这些小伙子一一埋了。村里的石匠给他们刻了碑立在山脚下,上面刻着一颗闪闪发光的红星。
从那以后,十三样里边便没有了肉菜,每道菜上面都有一颗用红萝卜切成的红五星,因故十三样改名成了“十三花”。十三花这种菜系并没有因为搭配简素寡淡而被人遗弃,反而在今天,我们这一带还是逢年过节、招客揽亲都要做十三花。而那块红军碑,虽历经了这么些年,还是立在那,而且附近开满了各种好看的小花,映衬得格外和谐,甚是好看呢!
(作者系人文学院2015级学生)
十三花,是我们陕南地区的一种菜系,以前是叫“十三样”的。一 般人可能觉得一个菜系的名称有些花哨,但是我要告诉你,这里边还有段故事呢。
民国年间,我们商南的一个山沟沟里突然来了一大班子人。来了人不奇怪,奇怪的是这班子人跟平时来的那些民团、货郎、叫花子真的不一样,但是说不一样吧,又有些像:他们跟民团一样挎着枪,跟货郎一样说外地口音,跟叫花子一样穿的破破烂烂;虽挎枪却不凶狠,虽说外地口音却不挑货担,穿的破破烂烂却穿着统一。这样的,不是中央军就是土匪,乡党们都觉着奇怪又害怕,只是呆呆地站在路两边看着不敢动。突然一个看着像是头领的带着黑框眼镜、面相和善的人走上前来,朝村里的一个白胡子老汉伸出双手就要握。老汉活了一辈子哪有人跟他握过手,一害怕往后退了一步,结果踩空了向后一躺,摔昏了过去。那一伙人赶紧涌上来把老头背起来放在石碾子上,里边的一个女人跑上来,给老汉摆治。她叫了两个人上前,说了两句,那两个人提了提枪,拔腿就朝去镇上的方向跑了。
天黑了,老汉醒了,可是那两个白天跑出去的人再也没有回来。那女人见老人醒了,就放心的出去了,可是又躲在那一个人偷偷哭起来。那个看着像头领的人朝老汉示好,老汉便晓得了他们是好兵。方言不通,所以就只能靠肢体语言来沟通了。
那伙兵没有乱动乱跑,都在寥天地里过夜,互相靠着围一疙瘩就睡了。早上照样没动大家的东西,反而把沟里的路给修好了。这下好了,不乱动东西还帮忙修路,肯定是好人了!于是大家都热说情招呼起他们来了,一家拉住两三个,让在自家屋挤着,毕竟都是腊月间啊,在外头会冻死的。
转眼间就到小年了,这天在南方是腊月二十四,北方人是二十三过小年的吧?不管是哪的,入乡你就随俗吧!大家也不管什么外不外人的了,全都坐在一块,你家一张我家一张的大桌子齐齐在场上放好,接着“十三样”上桌了,红绿相间、有甜有咸、有酸有辣、有素有荤,哪的人在这都能找到一盘对口的菜!好兵们一个个兴高采烈地拉着他们领导和老汉一块跳起来,村里的人跳起划船舞,那些兵就扭个大秧歌;村里人唱起花鼓灯,那些兵就唱起新式歌⋯⋯大家其乐融融,好不高兴快活!
山里的穷人,往年都是那样,过完小年,就拖家带口出去要饭。他们一边要饭,一边传着这班好兵的事情,还说“你们日后见到这些人了,都当亲人接待哦,放心,他们都不是坏人。”
坏事情就发生在过年的前一天。这一天冷得很,滴水成冰,太阳还不如月亮热。大家都在忙着准备年饭,没有注意到村口扬起了尘土,可是好兵们却突然动起来了!咋回事呢?原来是中央军来了!大家都晓得中央军就不干好事,一直抢老百姓的东西,于是准备躲起来。好兵们的领导学着乡亲们的口音说:“大家都不要着急,你们赶紧都躲起来,他们是冲我们来的。我们马上组织反击,大家不要乱跑,等枪响停了再出来!”兵们一个个向乡亲们告别,然后向山下撤走了⋯⋯
过了有半个钟头,山下突然像打雷一样轰轰隆隆响起了枪炮声,震得大家的房顶直掉泥巴!连狗都吓得直发抖,把脑袋藏进柴草堆里不敢出来。
枪炮声咯哩嘣嘣、时断时续响了一天一夜,大家提心吊胆地过了一夜,心里也都牵挂着那些小伙子们。等天明了,枪响也停止了。有几个人结伴下山看看情况。他们到山底下一望,只见远处死着一大片中央军,跟前也躺着一片那些好兵⋯⋯他们全都死了,有好些是让活活冻死的。“一个个好小伙子啊,就这样没了!”乡亲们都哭了,自发把昨天才贴的红对联扯了、红灯笼摘了、新衣裳换了。门口贴着黄纸,三尺白布往头上一围,几个人抬一个,把这些小伙子一一埋了。村里的石匠给他们刻了碑立在山脚下,上面刻着一颗闪闪发光的红星。
从那以后,十三样里边便没有了肉菜,每道菜上面都有一颗用红萝卜切成的红五星,因故十三样改名成了“十三花”。十三花这种菜系并没有因为搭配简素寡淡而被人遗弃,反而在今天,我们这一带还是逢年过节、招客揽亲都要做十三花。而那块红军碑,虽历经了这么些年,还是立在那,而且附近开满了各种好看的小花,映衬得格外和谐,甚是好看呢!
(作者系人文学院2015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