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景语皆情语
文章字数:1,186
★魏斯敏
如果不出门,我还是很喜欢雨天的。
小时候,对雨的喜爱源自最原始的童心。下雨了,地面渐湿,屋檐滴水,雨水渐渐融汇,从街坊邻居的排水道中撒欢似地溜出来,积少成多,巷子里不一会就被它们占领了。突如其来的雨水是老天送给我们最美的礼物。不必与它来次亲密的拥抱,单凭那氤氲的雨气就足以荡涤掉屋檐下躺椅上老人眼中的混浊。他眼神通透,嘴角上扬,凝视远方,仿佛在这密密交织的雨线中,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在他的喃喃自语中,我也开始寻找自己的乐子,叠上几只纸篷船,邀上小伙伴,撑着大花伞,挽上裤脚,把折好的纸船放入潺潺的流水中,看着它们自由地漂荡,哪怕雨水打湿了半个肩膀,手中的伞也总是保持在它们濛濛的正上方。在那的雨天里,几只纸船就能成为我们的全部,那种感觉想来已遗失好多年。也许有一天,我们手中的雨伞会再度倾斜,但伞的那边已换成了我们的爱人、孩子,早已不是儿时的那几只纸篷船。
人的思维是有惯性的,一旦回忆起来,就很难把它拽回来,但我着实 想体验一下今日这雨的味道,打开手机备忘录,站在窗台,就这么凝望着,生怕遗忘掉半点闪现的灵感。
侧耳倾听,那淅淅沥沥的雨声,放眼望去,格外刺眼的当属这智慧之楼了。在婆娑的绿树环绕下,愈显高贵。对于它,总有一份特殊的感情,也许是记录着我少不更事,五味杂陈的大一生活吧!
走在商院的学苑路,可能因楼墙遮挡,视野有限的缘故,能看到路上的行人不大多,即使是突然闪现,也是匆匆而过。大部分人不肯放缓脚步,听一听这细雨的倾诉,“衣沾不足惜”只是一个愿景而已。瞧着五颜六色的雨伞陆续飘进教学楼,没有戴望舒笔下的油纸伞,当然,伞下也少有丁香一样的姑娘,在浮躁的年代,我们又何必苛求这些呢!堐看着路上凹陷的地块因雨水的汇集形成了一片小水洼,倒映着繁茂的树枝,我只能看见其中黑白的树叶轮廓。一颗水滴从树上滴下,掉入水洼,打破了片刻的沉寂。我想,雨水是最圣洁的,任你装扮的多么花哨,在它的心镜里,所有人都是黑白两色的自己。脑海里突然浮现出了亨利梭罗笔下瓦尔登湖的样子,顿时宁静、恬淡的感觉油然而生。相比之下,朱自清先生眼中的细雨则给人一种温润的感觉,我姑且也附庸风雅一把,拾一拾古人四时之景中的无穷乐趣。“春雨如思,清心、清神。夏雨如沐,静心、静神。秋雨如泪,伤心、伤神。冬雨如风,励心、励神。”但这本就无可厚非,雨也是有感情有生命的,耳濡目染,总会影响到它的性子。 身旁的世界依旧很安静,只嚥剩雨打树叶的沙沙声,仿佛两者在呢私语,任谁都不忍心去打扰它们。近处,一棵枯树也在那里静默着,光秃秃的的枝桠再也没办法回应雨儿对它的亲吻,但我宁愿相信它是安详地睡着了。
少、青、中、老,都需要心灵的洗礼;飞、禽、鱼、兽,大地万物,也要面对;心、神、灵、体,都应感悟。静默在雨中,伸手接些圣洁的雨水尝尝,内心打开了一扇窗,如释重负,笑看来时路,坚定目光望向远方。
(作者系文传学院2015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