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学院“大学精神“的具体阐释及其诞生过程
文章字数:1,957


    编者按: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在自身长期的历史积淀和发展中所形成的独特精神风貌或群体生存心态。在大学校园中行走的普通教师、研究人员、行政人员、莘莘学子都在身体力行着本校“大学精神”,每个人的身上都烙印着“大学精神”的印痕。我校“大学精神”具体表述方案的确定,一直牵动着全校师生的心,本栏将为大家详细解答我校“大学精神”的诞生过程及其意义的具体阐释。 
   关于商洛学院“大学精神”表述语“自强不息 止于至善”的阐释     
 “自强不息”,指自觉地积极向上、奋发图强、永不懈怠。最早见于《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后来,晋朝荆州剌史陶侃以“自强不息”为座右铭,励志勤力,屡立战功,史书中有“陶侃少长勤整,自强不息”的记载。 
  “止于至善”,语出《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指通过不懈的努力,以臻尽善尽美而后才停止,也就是说不达到十分完美的境界决不停止自己的努力。宋代大儒朱熹对“止于至善”作了阐述:“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言明明德、亲民,皆当止于至善”,就是必须达到完美的境界。
    我校自1976年建立以来,就扎根于商洛山区。41年间,几代商洛学院人披荆斩棘、不畏艰辛,在艰苦的生存条件下,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使学校发展壮大。从建校初仅有的几间牛毛毡房发展到现在的三校区联合办学;从“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恶劣环境发展到现在“三季有花,四季披绿,亭台楼榭,小桥流水”的山水园林式校园;从274名学生发展到目前39个本科专业,1万余名学生的规模。在重大关头,全校师生同舟共济成功实现了专升本、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等重大事件,使学校办学实力和知名度不断提升。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代代师生的辛勤付出,正是他们这种积极向上、奋发图强、永不懈怠的精神才使商洛学院有了今天的成就。回顾我校发展历史,犹如一颗散落于山崖上的种子,在恶劣的环境中破土而出并茁壮成长,这正是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是我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并代代传承的一种独特的精神风貌和核心价值追求与行为方式。
    “大学精神”不仅要总结过去,还要昭示未来。在过去的41年间,我校师生艰苦奋斗、自强不息,脚踏实地、仰望星空,虽然先天条件不足,但是我们一直追求完美,在各项工作中,立意高远、注重细节,通过真诚与朴实的风格塑造了商洛学院人的美好形象。目前,我校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发展的道路上还有许许多多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师生共同完善的地方。发展道路无止境,而我们必须有一个高远的目标,在面对客观实际的基础上,志存高远、不屈不挠、追求完美,此乃“止于至善”。这也是我们商洛学院人的精神品质与不懈追求。
    因此,在经过“一学四访”、全面征集、专家评审、座谈会、征求全体师生意见、党委会审定等环节后,商洛学院“大学精神”表述语定为“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众所周知,优良的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一所大学的标志。大学精神的核心是永恒的,但也会根据时代的变化赋予新的内容。高楼大厦是大学之“形”,一流名师是大学之“实”,而优良的大学精神则是大学之“神”。我们不仅要“名副其实”,更要“神形兼备”。在学校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我们的“大学精神”要不断的弘扬与传承,并作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对学校转型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商洛学院“大学精神”表述语诞生记

 
    2017年7月8日,根据省委高教工委印发的《关于总结报送“大学精神”的通知》要求,我校及时印发了《中共商洛学院委员会关于征集凝练商洛学院“大学精神”表述语的通知》,面向校内外征集商洛学院“大学精神”表述语。暑假期间,宣传部工作人员通过认真学习校史,走访左晓民、余方平、王天时、陈维旭等老领导、老教授、老职工、老校友的方式,对凝练我校“大学精神”做了大量积极的前期准备工作。经过广泛征集、初步筛选、专家评审等环节后,又组织召开专题座谈会,邀请在校工作时间较长、亲历学校发展历史的教师们汇集一堂,集思广益,进行热烈的讨论。最终,在近十套方案中提炼出三套备选方案。
    10月24日将三套备选方案印发全校师生征集意见并及时收回。经统计,全校应参与教师人数为665人,实际参与教师人数586人,参与率达88.1%;应参与学生人数为8576人,实际参与学生人数6892人,参与率达80.4%。在征集意见过程中,还有部分师生提出了三套备选方案之外的建议方案,共计22条。
    随后,宣传部结合我校发展实际及已经确定的办学理念、校训、校风等核心价值体系,综合各方意见,经过反复推敲,确定出我校“大学精神”表述语的三套建议方案并提请党委会审定。10月30日晚8:30,党委会上,各位委员经过认真研究和激烈讨论,最终确定我校“大学精神”为“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至此,能够反映我校师生核心价值追求、行为方式并世代传承的“大学精神”终于诞生了!
    (宣传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