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年话鸡
文章字数:1,119

★王清廉
农历丁酉年是鸡年。鸡是十二属相之一。
人们从来对鸡倍受喜爱,以为鸡是吉祥之物,如“吉利”、吉祥”、“吉祥如意”、吉庆有馀”等谐音相比拟。在我国陕西的陕北关中、甘肃等地农村春节常以鸡作为剪窗花的五大主题之一。
鸡是鸟类之一,从生物进化来看,它的祖先是从恐龙演化而来,从野生经长期驯化的结果。在距今四千多年前,就在河南省三门峡的庙底沟遗址中发现有龙山文化时期的鸡骨。在南朝·梁江陵宗懔《荆楚岁时记》中就有“正月初一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之说。《老子》十八章中,也有“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之句。杜甫诗云:“初鸣度必三,殊方听有异”等等。
有关鸡的故事也不少。《西游记》中有鸡鸣之声吓倒了蝎子精,为唐僧取经助了一臂之力;《三国》里曹操以“鸡肋”为口令指挥军队,其口令被主簿杨修所识破,叫兵士赶快打捆行李,准备撤军。常言道,丞相以‘鸡肋’为今夜的口令,意为要撤军。”因为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有放弃的意思。《水浒传》里的时迁,在祝家庄歇店,偷食了店主的公鸡,因为主人特爱此公鸡报晓,引起一场刀光剑影的恶斗。
我国家鸡最多,最受青睐者有八大名鸡,如九斤黄鸡、狼山鸡、浦东鸡、萧山鸡、寿光鸡、桃源鸡、大骨鸡、北京油鸡等。我省西安饭庄的“童子鸡”、商洛的“大王烧鸡”均很有名。
鸡按用途价值分为五大类,即肉鸡、蛋鸡、药用鸡、斗鸡、观赏鸡。鸡全身皆是宝,除肉蛋食用外,鸡内筋可治胃病,鸡血也能治疗多病。乌鸡更是名贵之物。还有鸡毛、鸡骨等都有用处。
鸡除实物之用外,还有育人之用。如人们总结鸡有五德:“头上有冠是文”,足下生趾是武”,遇敌必斗是勇”,“见食必呼是仁”,“守夜不失是信”。所以鸡对人们的精神激励也是很大的。鸡在饮食文化中有显赫的位置,是中华民族灿烂的篇章。光用鸡做成的菜肴不下几十种之多,不仅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且也有文化渊源,使人从中获益匪浅。 因鸡和人类关系密切,所以用鸡命名者不少。为甘肃陇乡的“鸡山”,陕西汉中“鸡头关”商洛的“鸡冠山”,九江口的“鸡屿”,鼓浪屿的“鸡田山”等等。在宝石中有“鸡血石”,在名酒中有“鸡尾酒”,在植物中有“鸡心枣”、“鸡苏”、“鸡柳叶”等,花中有“鸡冠花”,武术中有“金鸡独立”等。我国古时传讯,常用“鸡毛信”,以鸡毛的数量说明此信的紧急程度,如信上粘三根鸡毛者,亦为特快之意。
因鸡与人们生活关系密切,所以许多成语中,常有鸡字,如“鸡犬桑麻”比喻安宁生活,鸡飞蛋打”比喻两头落空,闻鸡起舞”比喻及时奋起,更有反义之语,偷鸡摸狗”,鸡毛蒜皮”,铁公鸡一毛不拔”等。
时值岁末,年关将至,丁酉鸡年即将过去,但关于“鸡”的文化却将长留心中,提点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