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世界读书日
——商洛学院图书馆数据大揭密
文章字数:874




                                                                                           商洛学院图书馆发展简史
    商洛学院图书馆前身为陕西师范大学商洛专修科图书室,于1976年10月设立,至1984年6月期间隶属教务处。1984年7月后,隶属学校,处级建制。2005年原商洛农业学校并入我校,原农校图书室划归商洛师专图书馆管理。
    2006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后定名为商洛学院图书馆,2007年10月商洛学院图书馆新馆建成并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15860平米。截至2018年12底,馆藏中外文纸质图书148.5万,中外文电子图书72872册,中外文纸质报刊65121种,文献借阅室13个,阅览座位2466位。建有140余座的电子阅览室,为学校师生获取各类文献信息资源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通道。周开馆时间93.5小时,网上数字资源24小时开通。
    整个图书大楼分为三个功能区域:阅览区、外借书库区、报告厅区。
    01地方文献室
                                                                                                       特色馆藏
    图书馆积极服务地方社会和开展对外交流合作。早在2003年,图书馆就筹建了商洛地方文献室,并形成了极具商洛特色的地方文献资源体系,在面向地方社会服务实践中深受社会各界好评。至2015年底,共收集地方文献5447册。
    02《四库全书四库全书》
    图书馆于上世纪80年代购买了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影印版文渊阁《四库全书》1500册。《四库全书》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为宏大的文化工程,是全世界规模大的典籍总汇。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全书共36375册,收书3461种,79309卷,分装6144函,总页数238万余张,总字数近8亿,几乎囊括了清乾隆以前中国历史上的主要典籍。学术界公认文渊阁本是《四库全书》中有价值的版本。
    03商洛红色文化资料馆
    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图书馆在“红色文化”主题上不断加大资金投入,至2015年底,商洛红色文化资料馆共收藏纸质图书15300余册,内容包括长征史料、根据地史料、革命回忆录、传记、文集、图册等,此外,还收藏图片70余幅,这些资料为开展商洛红色文化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04院士著作及诺贝尔奖作品阅览室
    两院院士著作在相关研究领域代表着最高水平,收集两院院士的著作资料不仅对学校教学科研有着重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通过院士著作来弘扬院士的科学精神。诺贝尔奖是世界公认的最高科学奖项,收集诺奖作品对提升馆藏文化品位起着积极的作用。目前,共收集院士著作及诺贝尔奖文学作品1728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