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师生赴疆支教实习收获满满
文章字数:2,729
★苏铁柱 郭妮妮
近日,我校2019年春季赴新疆伊犁州实习支教的110余名师生圆满完成支教实习任务顺利返校。学校提前做好周密部署,安排相关工作人员到商洛火车站接站,安排学生食堂专门为深夜归来的实习师生准备了营养餐,对奔波40余小时路途劳累师生送上了浓浓关怀。
本次伊犁支教实习学生分别来自健康管理学院、电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生物学院等学院,涉及应用心理学、物理学、思想政治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教育、生物技术,化学等专业,分布在伊犁州6县1市共52所中小学,幼儿园,开展了为期4个月的支教实习。支教实习期间,我校与伊犁州教育局及各县、市教育局和常驻带队教师保持着密切联系,时刻关注并掌握实习学生动态,及时解决实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5月22日至25日,副校长刘宝盈一行代表学校,赴伊犁州各县看望并慰问支教实习师生,对本期支教实习师生吃苦耐劳、驻守边疆、踏实认真扎实工作的精神给予充分肯定。
常驻带队指导教师健康管理学院郭妮妮四个月来一直巡回各县的每一所学校看望并指导支教实习学生,掌握学生实习动态,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工作、心理等各方面困惑,与支教学校领导和相关负责人座谈,收集对我校学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升支教实习工作质量。
支教实习学生始终心怀支援边疆教育的信念,认真扎实地做好听课、备课、试讲、上课、作业批改和学生辅导答疑等各环节工作,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和班务活动,深度参与了实习学校组织的各项教学活动,展现了我校学子良好的精神风貌和较高的个人素质,同学们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勤奋务实的工作作风,任劳任怨、吃苦耐劳、懂得感恩的良好品质受到了州县教育局和支教学校的充分肯定。在伊犁州举行的实习总结表彰大会上,共有5名学生被伊犁州教育局授予“优秀实习支教大学生”荣誉称号,16名同学被各县教育局授予“优秀实习支教大学生”荣誉称号。伊犁州新源县教育局授予我校“志愿献爱心,真情暖边疆”锦旗。
通过实习支教,同学们在短短四个月时间里,深入了解了基础教育的教学目标、要求和内容等教学全过程,切身感受了教师职业的神圣和崇 高,更好地理解了做一名合格教师的内涵和素质要求,实习学生教师职业技能和素质得到了快速提升,为今后走上教师工作岗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教师职业认同明显增强,收获了人生中宝贵的一段经历,取得了立德树人良好成效。
截止目前,我校2019年春季所有赴新疆伊犁支教实习学生和赴丹凤顶岗实习学生均已圆满完成实习任务顺利返回学校。
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级赴疆实习学生王国蓉:回顾这几个月的在疆时光,我过得很充实,很享受这里的每一天,我爱我的实习生活。很喜欢这里10点多天才黑,却分外美丽的风景。很幸福能遇到一群可爱的孩子们,开阔了我的眼界。在与同事的相处中,每个老师都很热情。十八中,是一个年轻的大家庭,平均每个老师的年龄都在25岁左右,充满了朝气和活力。学校食堂每天都会准备不同的饭菜,很丰富,每天饭后还有水果。食堂的饭也很便宜,午餐只需花费5元钱,早餐和午餐都是免费的,老师和学生享受平等待遇。我被分到了学校的教研室,只要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我都会问我的教研组长,她会一遍遍的教我怎样做,让我学习到了很多。这里的老师也是学生们的“父母”,照顾她们的衣食起居,每天和学生生活在一起,一起分享开心快乐,虽然辛苦,但是每个人依旧不辞辛苦、乐在其中。
化材学院2015级赴疆实习学生李锐:2019年的春天对我来说,注定是难忘的。这个春天,我离开了舒适安逸的校园,踏上支教的旅程。作为一名支教教师,我在霍城县初级中学度过了我大四的第二个学期。回望支教生活,有成功,有失败,有过快乐,也有过心酸。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段时光是我最值得回忆和珍惜的。在这段时间里,我学到很多,感受很多,领悟很多。这次的支教,让我亲身体验到了基层教育的艰辛与神圣,更加坚定了我要做一名优秀教师的决心和信心。踏出校门,也让我更加理解了社会的现实,一个人必须要独立的承担起生活的重任,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我已不再是小孩子,必须要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走上讲台的我,紧张但又很兴奋,看着讲台前一双双陌生却充满渴望的眼睛,我尽力的讲课,但是,同学们回报的不是笑容,而是茫然。课后交流才发现,我讲的内容过于复杂,学生完全是陌生的,接受的很少。看来,我并不了解他们的实力,他们的基础知识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扎实。我只能从最基础的讲起,慢慢的他们也适应了我的讲课方式。后来听同学们说,在我的课堂上,大家会一直全神贯注。作为一名支教老师,我为此感到欣慰。面对同事,我态度诚恳的请教,一起探讨教学方法和理论,从他们身上汲取更多优秀的品质。我为自己能够融入这个集体而高兴。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我累也舒畅,苦也光荣。我的指导老师给了我很多帮助,教会我如何与学生相处,又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教会我很多在课本上没有学到的东西。在老师的指导和学生的配合下,我觉得我的授课水平提高了很多,学生也越来越喜欢我的课。
校领导和学校老师在实习期间给予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在生活中、工作上他们都尽可能为我们提供方便,使我们倍感温暖。我们的带队老师也热心的帮助我们,在我们遇到困惑时像姐姐一样开导我们,帮我们解决难题。
这里的生活是平淡的,平淡却不乏味,让我懂得了什么是渴求,什么是感动,什么是艰辛。支教的生活就像一杯清茶,没有华丽的色泽和醇厚的味道,淡淡的清香却让人回味无穷。如果让我说就支教的感受,我会说:艰苦并快乐着,平淡并享受着,付出并收获着。”
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级赴疆实习学生鹿皎:在来这里之前,很多人给我讲了许多关于新疆的情况。但是当我真正来到这去体验的时候还是另有一番风味。这几个月,我过得很充实,很开心,尤其是来到伊宁市第四中学认识了很多老师:热爱体育的向老师、张老师,活泼可爱的胡老师以及和蔼的党校长。同时还有我的得力助手——各班的课代表。给孩子们上课的经历,让我感受到一名教师的光荣和幸运。我所带的7个班将近400来个学生,每一个学生都很热情,无论是在校内还是校外经常能够听到“老师好”这三个字。几个月来,在各位指导老师以及校领导的关怀下,我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希望在接下来的人生路上依然保持一颗饱满的心态去做好每一件事情,每天都过得充实而有趣。
在支教的课余期间,我和同行的小伙伴还利用周末、节假日四处旅游,品尝了这里的美食:羊肉串、大盘鸡、馕等等。当站在霍尔果斯口岸看着第六代国门时,那种心情无法用语言表达,感受到了国家的宏伟壮观。在霍城县的惠远古镇,我和舍友参观了伊犁将军府,重温了当年的历史,让我对我国博大的文化历史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这些在疆支教的见闻和经历,更加坚定了我向前的脚步,让我对未来更加的充满期待。
近日,我校2019年春季赴新疆伊犁州实习支教的110余名师生圆满完成支教实习任务顺利返校。学校提前做好周密部署,安排相关工作人员到商洛火车站接站,安排学生食堂专门为深夜归来的实习师生准备了营养餐,对奔波40余小时路途劳累师生送上了浓浓关怀。
本次伊犁支教实习学生分别来自健康管理学院、电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生物学院等学院,涉及应用心理学、物理学、思想政治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教育、生物技术,化学等专业,分布在伊犁州6县1市共52所中小学,幼儿园,开展了为期4个月的支教实习。支教实习期间,我校与伊犁州教育局及各县、市教育局和常驻带队教师保持着密切联系,时刻关注并掌握实习学生动态,及时解决实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5月22日至25日,副校长刘宝盈一行代表学校,赴伊犁州各县看望并慰问支教实习师生,对本期支教实习师生吃苦耐劳、驻守边疆、踏实认真扎实工作的精神给予充分肯定。
常驻带队指导教师健康管理学院郭妮妮四个月来一直巡回各县的每一所学校看望并指导支教实习学生,掌握学生实习动态,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工作、心理等各方面困惑,与支教学校领导和相关负责人座谈,收集对我校学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升支教实习工作质量。
支教实习学生始终心怀支援边疆教育的信念,认真扎实地做好听课、备课、试讲、上课、作业批改和学生辅导答疑等各环节工作,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和班务活动,深度参与了实习学校组织的各项教学活动,展现了我校学子良好的精神风貌和较高的个人素质,同学们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勤奋务实的工作作风,任劳任怨、吃苦耐劳、懂得感恩的良好品质受到了州县教育局和支教学校的充分肯定。在伊犁州举行的实习总结表彰大会上,共有5名学生被伊犁州教育局授予“优秀实习支教大学生”荣誉称号,16名同学被各县教育局授予“优秀实习支教大学生”荣誉称号。伊犁州新源县教育局授予我校“志愿献爱心,真情暖边疆”锦旗。
通过实习支教,同学们在短短四个月时间里,深入了解了基础教育的教学目标、要求和内容等教学全过程,切身感受了教师职业的神圣和崇 高,更好地理解了做一名合格教师的内涵和素质要求,实习学生教师职业技能和素质得到了快速提升,为今后走上教师工作岗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教师职业认同明显增强,收获了人生中宝贵的一段经历,取得了立德树人良好成效。
截止目前,我校2019年春季所有赴新疆伊犁支教实习学生和赴丹凤顶岗实习学生均已圆满完成实习任务顺利返回学校。
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级赴疆实习学生王国蓉:回顾这几个月的在疆时光,我过得很充实,很享受这里的每一天,我爱我的实习生活。很喜欢这里10点多天才黑,却分外美丽的风景。很幸福能遇到一群可爱的孩子们,开阔了我的眼界。在与同事的相处中,每个老师都很热情。十八中,是一个年轻的大家庭,平均每个老师的年龄都在25岁左右,充满了朝气和活力。学校食堂每天都会准备不同的饭菜,很丰富,每天饭后还有水果。食堂的饭也很便宜,午餐只需花费5元钱,早餐和午餐都是免费的,老师和学生享受平等待遇。我被分到了学校的教研室,只要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我都会问我的教研组长,她会一遍遍的教我怎样做,让我学习到了很多。这里的老师也是学生们的“父母”,照顾她们的衣食起居,每天和学生生活在一起,一起分享开心快乐,虽然辛苦,但是每个人依旧不辞辛苦、乐在其中。
化材学院2015级赴疆实习学生李锐:2019年的春天对我来说,注定是难忘的。这个春天,我离开了舒适安逸的校园,踏上支教的旅程。作为一名支教教师,我在霍城县初级中学度过了我大四的第二个学期。回望支教生活,有成功,有失败,有过快乐,也有过心酸。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段时光是我最值得回忆和珍惜的。在这段时间里,我学到很多,感受很多,领悟很多。这次的支教,让我亲身体验到了基层教育的艰辛与神圣,更加坚定了我要做一名优秀教师的决心和信心。踏出校门,也让我更加理解了社会的现实,一个人必须要独立的承担起生活的重任,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我已不再是小孩子,必须要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走上讲台的我,紧张但又很兴奋,看着讲台前一双双陌生却充满渴望的眼睛,我尽力的讲课,但是,同学们回报的不是笑容,而是茫然。课后交流才发现,我讲的内容过于复杂,学生完全是陌生的,接受的很少。看来,我并不了解他们的实力,他们的基础知识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扎实。我只能从最基础的讲起,慢慢的他们也适应了我的讲课方式。后来听同学们说,在我的课堂上,大家会一直全神贯注。作为一名支教老师,我为此感到欣慰。面对同事,我态度诚恳的请教,一起探讨教学方法和理论,从他们身上汲取更多优秀的品质。我为自己能够融入这个集体而高兴。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我累也舒畅,苦也光荣。我的指导老师给了我很多帮助,教会我如何与学生相处,又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教会我很多在课本上没有学到的东西。在老师的指导和学生的配合下,我觉得我的授课水平提高了很多,学生也越来越喜欢我的课。
校领导和学校老师在实习期间给予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在生活中、工作上他们都尽可能为我们提供方便,使我们倍感温暖。我们的带队老师也热心的帮助我们,在我们遇到困惑时像姐姐一样开导我们,帮我们解决难题。
这里的生活是平淡的,平淡却不乏味,让我懂得了什么是渴求,什么是感动,什么是艰辛。支教的生活就像一杯清茶,没有华丽的色泽和醇厚的味道,淡淡的清香却让人回味无穷。如果让我说就支教的感受,我会说:艰苦并快乐着,平淡并享受着,付出并收获着。”
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级赴疆实习学生鹿皎:在来这里之前,很多人给我讲了许多关于新疆的情况。但是当我真正来到这去体验的时候还是另有一番风味。这几个月,我过得很充实,很开心,尤其是来到伊宁市第四中学认识了很多老师:热爱体育的向老师、张老师,活泼可爱的胡老师以及和蔼的党校长。同时还有我的得力助手——各班的课代表。给孩子们上课的经历,让我感受到一名教师的光荣和幸运。我所带的7个班将近400来个学生,每一个学生都很热情,无论是在校内还是校外经常能够听到“老师好”这三个字。几个月来,在各位指导老师以及校领导的关怀下,我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希望在接下来的人生路上依然保持一颗饱满的心态去做好每一件事情,每天都过得充实而有趣。
在支教的课余期间,我和同行的小伙伴还利用周末、节假日四处旅游,品尝了这里的美食:羊肉串、大盘鸡、馕等等。当站在霍尔果斯口岸看着第六代国门时,那种心情无法用语言表达,感受到了国家的宏伟壮观。在霍城县的惠远古镇,我和舍友参观了伊犁将军府,重温了当年的历史,让我对我国博大的文化历史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这些在疆支教的见闻和经历,更加坚定了我向前的脚步,让我对未来更加的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