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路,无终点
文章字数:1,399
                                                                                                            张 静
    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繁荣昌盛的盛世?还是腾飞崛起的身姿?又或是泱泱大国的担当?时光流转,流的是时间,转的是我们从未停歇的脚步。从1949到2019,时间的齿轮所划过的痕迹并不仅仅代表着70这个毫无生命的数字,更代表了70年来的奋斗逐梦历程,一种伟大精神内涵。从70年前的积贫积弱到70年后的盛世安康,这70年来的风雨兼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是多少先烈用心血换来的的呀!
    70年前,刚成立的你百废待兴,那时候的你满目疮痍,没有实力,没有地位。很难在世界之林立足,那时候的你还只是个落后贫穷的农业大国,重工业仅仅在工农总产值中占百分之七点九;那时候的你教育停滞不前,国家缺乏人才,整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处于极端落后的环境中;那时候的你,经济濒临崩溃,商业资本不足。一穷二白,积贫积弱这两个词对你来说最适合不过了;那时候的你,举国上下,飞机不够,要飞两遍。
    70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用自己亲身经历向我们诠释了什么叫风雨无阻、砥砺前行。回首过去,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当初放弃国外优厚条件的留学生钱学森、坚持回到贫瘠中国的“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解决中华儿女“吃不饱”问题的袁隆平、第一书记焦裕禄……。展望现在,有“铿锵一生,苦干惊天动地事;淡泊一世,甘做隐姓埋名人”的林俊德老将军,他可以插着氧气管坐在电脑前工作,做着人生最后一次冲锋;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他燃尽一生,打开了“中国天眼”,人生的最后22年,他同样也交给了自己的岗位;青蒿素的研发者屠呦呦,几十年如一日,守着清贫,耐着寂寞,救天下百姓于疾苦之中……。正是因为有他们的负重前行,有他们不惧风雨,才使中国在70年的披荆斩棘中创造奇迹,为今天的美好新时代筑起了基石。
    如今的中国,如习总书记那句话“现在是一个流动的中国,充满了繁荣发展的动力。”现在的中国,已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亿万个子民的共同努力下,谱写出新的篇章。在新的征程上,无论是农民还是工人、创业者还是公务员、再甚者是国家干部……,无论你是什么身份,什么职位,在这个社会充当什么样的角色,有什么样的责任,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中华儿女,有一个共同的梦想——中国梦。我们都是这个时代的主角,缺一不可。只有我们每个人都肩负重任、砥砺前行,中国才有理想,有希望,有未来。这个使命是沉重的,也是光荣的!
    现在,你眼中的中国是什么样子的?是攻坚脱贫的硕果累累?还是港珠澳大桥的绵延跨海?又或是嫦娥四号,FAST天眼的傲立世界?是飞机不用再飞两遍?是山河犹在?是国泰民安?……一桩桩、一件件令人骄傲和自豪的喜讯传来,向我们诠释了什么叫中国梦,什么叫中华精神,什么叫中国姿态?没错,那是奋斗,是坚持,是从未退缩,是勇往直前……
    前路漫漫,未来可期。在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中,我将肩负祖国交给我使命,向着中国梦出发。我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不忘过去、展望未来,脚踏实地,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就像李白说过“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像辛弃疾说过的“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像习总书记说过的“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
    世间万物有盛衰,人生安得常少年。愿我奋发有为,时不我待;愿我追求目标,坚持不懈;愿我拼搏奋斗,励志笃行。看这山河无恙,国家安康;看这朗朗乾坤,堂堂中华;看这泱泱华夏,巍巍青年。身为青年的我坚信:我将不负祖国,亦将不负韶华。
    (作者系我校人文学院2019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