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热爱与坚守,不断寻找高校辅导员的光荣与梦想
文章字数:2,175
★张俊华
我在辅导员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已工作10年,在这10年里,我牢记立德树人职责使命,坚守学生工作的一线,收获了满满的温暖与感动、信任与幸福、执着与成长。未来我将继续用热爱与坚守,坚定职业理想,不断寻找高校辅导员的光荣与梦想。
我的工作有温度。工作中面对一个个有血有肉有灵魂的鲜活个体,需要乐而为之,要有真心、真情、真意,才能真正赢得学生的信赖,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学生失意时会找我宣泄,家庭变故会找我倾诉,追逐梦想会找我支持,完善自我会找我指导,在教育、引导咨询、管理、服务等学生工作的广阔天地中,我都大有可为。有温度的工作也要和尺度相辅相成,比如面对缺课的学生,我会告诉他生活是有机会成本的,并且与学生一起计算浪费掉的父母血汗钱,宝贵的时间,有去无回的生命;面对玩游戏包夜晚归甚至不归的学生,我会给他们讲“生命与生活紧张”的原理,让他们知道透支健康生命只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成长烦恼和生命困顿。工作中我会多一句唠叨、一个叮嘱,多给予一个比心、一个拥抱,多传递一个微笑、一个赞许,多赋予一篇美文、一个寄语……源源不断传递求真向善的温暖力量。
我的工作有高度。通过向学生讲授《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胜利》《经济全球化的进与退》《中美关系的基本情况、机遇与政策评估》《一带一路:总体布局到走深走实》《从东亚病夫到百年复兴》《史上最牛创业团队-中国共产党》,上好党课、形势政策、心理健康教育、入学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课程,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真正做到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带领学生实现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已经记不清深入过多少间宿舍,召开过多少节班会,参加过多少次活动,记过多少本工作日志。十年间,我关注特殊群体学生,通过家校共育,接受专业诊治,成功帮助2名焦虑障碍、1名轻度抑郁、1名恐怖症、多名感情受挫等学生渡过了心理危机;7届毕业生,考取四川大学、兰州大学等国内高水平大学的学生达30余人;数十名学生获得省级、国家级各类学科竞赛和文体活动奖项,学生宋云峰团队获第六届“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金奖,杨超等学生获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
我的工作有亮度。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即使在最平凡的岗位上。辅导员要形成自己的特色,具有工作亮度,我觉得就是要有问题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遵循“三大规律”,即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从“什么是学生工作”——“学生工作怎样做”—“学生工作为什么这样做”—“学生工作是什么”,我经历了从“常识”和“经验”阶段到“专业”和“反思”阶段的过程。在工作中针对辅导员的职业倦怠问题,我主持完成了一项省社科研究项目;根据我校学生工作的难点和前期成果,我凝练申报的向阳花大学生危机预控工作室获批陕西省辅导员工作室建设项目;十年中获得陕西省第四届优秀辅导员、陕西省优秀共青团干部等校级以上荣誉八项,商洛学院优秀共产党员、优秀辅导员员、优秀教育工作者、学生工作研究论文一等奖等校级荣誉三十多项(主持、参与科研项目10项,发表学术论文15篇,参编论著1部);通过培训先后取得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等四个职业资格证书。总之,工作中的每一次披荆斩棘的过程都是一次真刀真枪的实战,也练就我应对学生工作的十八般武艺。
我的工作有长度。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工作见效慢,需要我能够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清贫、经得住非议、守得住底线、放得下自己、装得下学生,拼搏到无能为力,坚持到感动自己。认真的人改变自己,执着的人改变命运,这就是辅导员工作的长度。一年又一年,带领新生开启校园生活,让我始终保持青春的激情;四年大学时光,见证学子不断历练成长,让我不断感受收获的喜悦;多年后与校友共忆当年,犹记得那时一句鼓励的话,照亮曾经迷茫的青葱岁月,让我不经意间已热泪盈眶。我深知付出决定自己未来的道路。习近平提出过一个“蓄电池理论”,人的一生只充一次电的时代已经过去,只有成为一块高效蓄电池,进行不间断的、持续的充电,才能不间断地、持续地释放能量。十年来,读书、听报告、参加各种辅导员培训、考取资格证书,我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不间断的充电学习,在网易公开课、慕课网、有书共读、十点读书等平台学习百余门课程,坚持积累自己学习和工作的思考感悟,这不仅开拓了自己的眼界、提升了自身的素养,也让我深知应对焦虑最有效的方法是积极而有计划地行动起来。
辅导员的发展之路是坚定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之路;成长之策是把经验上升为理论,把辛苦转化为成果;工作之道是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借口。“双鬓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我将继续用热爱与坚守,不断寻找高校辅导员的光荣与梦想。
人生的道路千万条,自己选定的路是最好的路;世间的学校千万所,接纳我的学校是最好的学校。建设“一流学院”为学校发展再次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与挑战,每个老师和学校注定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唯有立足岗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时不我待、一往无前、永不懈怠的精神,助力学校“一流学院”建设,方能不辱使命,实现学校更好、更快的发展。
(作者系我校生物学院辅导员)
我在辅导员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已工作10年,在这10年里,我牢记立德树人职责使命,坚守学生工作的一线,收获了满满的温暖与感动、信任与幸福、执着与成长。未来我将继续用热爱与坚守,坚定职业理想,不断寻找高校辅导员的光荣与梦想。
我的工作有温度。工作中面对一个个有血有肉有灵魂的鲜活个体,需要乐而为之,要有真心、真情、真意,才能真正赢得学生的信赖,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学生失意时会找我宣泄,家庭变故会找我倾诉,追逐梦想会找我支持,完善自我会找我指导,在教育、引导咨询、管理、服务等学生工作的广阔天地中,我都大有可为。有温度的工作也要和尺度相辅相成,比如面对缺课的学生,我会告诉他生活是有机会成本的,并且与学生一起计算浪费掉的父母血汗钱,宝贵的时间,有去无回的生命;面对玩游戏包夜晚归甚至不归的学生,我会给他们讲“生命与生活紧张”的原理,让他们知道透支健康生命只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成长烦恼和生命困顿。工作中我会多一句唠叨、一个叮嘱,多给予一个比心、一个拥抱,多传递一个微笑、一个赞许,多赋予一篇美文、一个寄语……源源不断传递求真向善的温暖力量。
我的工作有高度。通过向学生讲授《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胜利》《经济全球化的进与退》《中美关系的基本情况、机遇与政策评估》《一带一路:总体布局到走深走实》《从东亚病夫到百年复兴》《史上最牛创业团队-中国共产党》,上好党课、形势政策、心理健康教育、入学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课程,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真正做到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带领学生实现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已经记不清深入过多少间宿舍,召开过多少节班会,参加过多少次活动,记过多少本工作日志。十年间,我关注特殊群体学生,通过家校共育,接受专业诊治,成功帮助2名焦虑障碍、1名轻度抑郁、1名恐怖症、多名感情受挫等学生渡过了心理危机;7届毕业生,考取四川大学、兰州大学等国内高水平大学的学生达30余人;数十名学生获得省级、国家级各类学科竞赛和文体活动奖项,学生宋云峰团队获第六届“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金奖,杨超等学生获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
我的工作有亮度。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即使在最平凡的岗位上。辅导员要形成自己的特色,具有工作亮度,我觉得就是要有问题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遵循“三大规律”,即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从“什么是学生工作”——“学生工作怎样做”—“学生工作为什么这样做”—“学生工作是什么”,我经历了从“常识”和“经验”阶段到“专业”和“反思”阶段的过程。在工作中针对辅导员的职业倦怠问题,我主持完成了一项省社科研究项目;根据我校学生工作的难点和前期成果,我凝练申报的向阳花大学生危机预控工作室获批陕西省辅导员工作室建设项目;十年中获得陕西省第四届优秀辅导员、陕西省优秀共青团干部等校级以上荣誉八项,商洛学院优秀共产党员、优秀辅导员员、优秀教育工作者、学生工作研究论文一等奖等校级荣誉三十多项(主持、参与科研项目10项,发表学术论文15篇,参编论著1部);通过培训先后取得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等四个职业资格证书。总之,工作中的每一次披荆斩棘的过程都是一次真刀真枪的实战,也练就我应对学生工作的十八般武艺。
我的工作有长度。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工作见效慢,需要我能够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清贫、经得住非议、守得住底线、放得下自己、装得下学生,拼搏到无能为力,坚持到感动自己。认真的人改变自己,执着的人改变命运,这就是辅导员工作的长度。一年又一年,带领新生开启校园生活,让我始终保持青春的激情;四年大学时光,见证学子不断历练成长,让我不断感受收获的喜悦;多年后与校友共忆当年,犹记得那时一句鼓励的话,照亮曾经迷茫的青葱岁月,让我不经意间已热泪盈眶。我深知付出决定自己未来的道路。习近平提出过一个“蓄电池理论”,人的一生只充一次电的时代已经过去,只有成为一块高效蓄电池,进行不间断的、持续的充电,才能不间断地、持续地释放能量。十年来,读书、听报告、参加各种辅导员培训、考取资格证书,我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不间断的充电学习,在网易公开课、慕课网、有书共读、十点读书等平台学习百余门课程,坚持积累自己学习和工作的思考感悟,这不仅开拓了自己的眼界、提升了自身的素养,也让我深知应对焦虑最有效的方法是积极而有计划地行动起来。
辅导员的发展之路是坚定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之路;成长之策是把经验上升为理论,把辛苦转化为成果;工作之道是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借口。“双鬓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我将继续用热爱与坚守,不断寻找高校辅导员的光荣与梦想。
人生的道路千万条,自己选定的路是最好的路;世间的学校千万所,接纳我的学校是最好的学校。建设“一流学院”为学校发展再次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与挑战,每个老师和学校注定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唯有立足岗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时不我待、一往无前、永不懈怠的精神,助力学校“一流学院”建设,方能不辱使命,实现学校更好、更快的发展。
(作者系我校生物学院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