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峪洞游记
文章字数:1,114
★贾敏
前段时间,和朋友自驾游去往棣花,途径一个河道,车子拐进了一条沾染泥土的公路,随之摇晃起来,车内也非常的闷热。大家下车透透气,想着摆脱车内的热气,可是下车后太阳更烈,眼睛也睁不开。
走几步后,映入眼帘的是“会峪河改道”几个大字,但事实上,它被当地人称为“会裕洞”。几个大字被刻在灰中带着点墨绿色的大石洞上,挂着的藤蔓向下垂吊,石洞两侧的大树漫天,与蔚蓝的天际映衬。进入石洞,一眼望去,光线逐渐变暗,直到最后,一个小孔让光线亮到极致,光与洞外的绿树、青山、小溪自成一色。真有,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我当时在想,洞外是否真的别有洞天,是否确有一片桃花源。
我们把镜头再拉进,脚下红色的岩石支撑着游人,空荡的洞顶也散发着神秘的气息。我们把随身带的饮料,零食就地放着,然后就往更深处去了。有个地方需要大步跨过水坑,男生们飞檐走壁般的很快踏着石壁过去了。女生们却跃跃欲试半天不敢跨,我先行一步踩过水坑,然后接着姐妹过去,想着探寻那个小口外到底是怎样一番景色。
这个洞其实是河道,所以右侧有着缓缓的水流淌过,左侧也有很多小水坑。大概两步之宽的河流中,有几颗凸起的白色小石头。因年代久远,石洞内风化严重,洞侧的墙面坑坑洼洼,我们不曾害怕,反而被一种神秘清奇的氛围包裹。你站在洞内,欢声笑语被幽长的河道传递,烦躁的情绪在此刻消解。
后来伙伴喊我们过去,我们就又返回到放零食的地方。没吃几口,就坐在岩石边上,双腿在河流上轻荡,还不过瘾,就直接脱掉鞋袜,挽起裤腿用小脚丫感受流水的清凉。
再往后看,河道出口处的水流却很湍急,本来浅绿色的水因为与石头冲击的缘故,也变得白花花的。然后它们一路向下,流到被流水侵蚀过的峡谷处,再成瀑布“刷”刷”刷”的飞流直下。最后,汇入墨绿色大水潭,流入河道。后来我们还去看了油菜花地,眼前一大片金灿灿的花儿,他们在烈日中夺目,在微风中招摇。我们沿途拍了许多照片,又走上了一座吊桥,两侧的锁链让人担忧,脚下红色的木板也不怎么稳当。孩子们奔跑在吊桥上,企图让它更晃。可就是这样未知的不平稳,让游人的心里有些许刺激与放松。我趴在木头与锁链缠绕而成的桥上,看着下面幽静的绿色水波,桥头两边葱绿的树木,在蔚蓝天际乱飞的鸟儿。色彩与心情搭配,清水与蓝天呼应。 傍晚,我们一行人去了朋友家院子烧烤,墨色中烟雾弥漫,红红的篝火“噼里啪啦”燃烧,烤架的肉几经翻动后香味四溢。寂静的院子里,这些是对青春最直接的见证,是对安逸最好的解释。
几杯过后,应是“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但,我们还是乖乖回了家。
这一次,宫骏崎的世界在山野中显现,诗词歌赋在高山流水之间,友情可能也在一瞬永恒。(作者系我校人文学院2019级学生)
前段时间,和朋友自驾游去往棣花,途径一个河道,车子拐进了一条沾染泥土的公路,随之摇晃起来,车内也非常的闷热。大家下车透透气,想着摆脱车内的热气,可是下车后太阳更烈,眼睛也睁不开。
走几步后,映入眼帘的是“会峪河改道”几个大字,但事实上,它被当地人称为“会裕洞”。几个大字被刻在灰中带着点墨绿色的大石洞上,挂着的藤蔓向下垂吊,石洞两侧的大树漫天,与蔚蓝的天际映衬。进入石洞,一眼望去,光线逐渐变暗,直到最后,一个小孔让光线亮到极致,光与洞外的绿树、青山、小溪自成一色。真有,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我当时在想,洞外是否真的别有洞天,是否确有一片桃花源。
我们把镜头再拉进,脚下红色的岩石支撑着游人,空荡的洞顶也散发着神秘的气息。我们把随身带的饮料,零食就地放着,然后就往更深处去了。有个地方需要大步跨过水坑,男生们飞檐走壁般的很快踏着石壁过去了。女生们却跃跃欲试半天不敢跨,我先行一步踩过水坑,然后接着姐妹过去,想着探寻那个小口外到底是怎样一番景色。
这个洞其实是河道,所以右侧有着缓缓的水流淌过,左侧也有很多小水坑。大概两步之宽的河流中,有几颗凸起的白色小石头。因年代久远,石洞内风化严重,洞侧的墙面坑坑洼洼,我们不曾害怕,反而被一种神秘清奇的氛围包裹。你站在洞内,欢声笑语被幽长的河道传递,烦躁的情绪在此刻消解。
后来伙伴喊我们过去,我们就又返回到放零食的地方。没吃几口,就坐在岩石边上,双腿在河流上轻荡,还不过瘾,就直接脱掉鞋袜,挽起裤腿用小脚丫感受流水的清凉。
再往后看,河道出口处的水流却很湍急,本来浅绿色的水因为与石头冲击的缘故,也变得白花花的。然后它们一路向下,流到被流水侵蚀过的峡谷处,再成瀑布“刷”刷”刷”的飞流直下。最后,汇入墨绿色大水潭,流入河道。后来我们还去看了油菜花地,眼前一大片金灿灿的花儿,他们在烈日中夺目,在微风中招摇。我们沿途拍了许多照片,又走上了一座吊桥,两侧的锁链让人担忧,脚下红色的木板也不怎么稳当。孩子们奔跑在吊桥上,企图让它更晃。可就是这样未知的不平稳,让游人的心里有些许刺激与放松。我趴在木头与锁链缠绕而成的桥上,看着下面幽静的绿色水波,桥头两边葱绿的树木,在蔚蓝天际乱飞的鸟儿。色彩与心情搭配,清水与蓝天呼应。 傍晚,我们一行人去了朋友家院子烧烤,墨色中烟雾弥漫,红红的篝火“噼里啪啦”燃烧,烤架的肉几经翻动后香味四溢。寂静的院子里,这些是对青春最直接的见证,是对安逸最好的解释。
几杯过后,应是“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但,我们还是乖乖回了家。
这一次,宫骏崎的世界在山野中显现,诗词歌赋在高山流水之间,友情可能也在一瞬永恒。(作者系我校人文学院2019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