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即是我
文章字数:1,417

                                                                                               ★赵丽华
    我是谁?我是“我”。那“我”又是谁?……,无限循环,或许哲学意义上来说,这并没有答案。但是,“我”自己理解理应有两个意义,一是存在的“我”,另一个是概念“我”。
    存在“我”即是我存在于这个世界,是人,性别女,有躯体,有姓名称呼这种代号。我也是别样的烟火,有自己的颜色,即便在空中消散,也绚丽了一方天地,世间可以没有我,但我仍然来了。
    我是一个平凡的普通人,却也是正常人,走在成长的轨迹上,无波澜壮阔,也无曲折回环。我不像王勃般,五岁读书,七岁作诗,天资聪慧,也不同海伦凯勒那般聋哑盲,我是有着自己想法的正常人。
    我很喜欢简单的看一件事情,虽然有时候这件事情里有奥秘,有腌臜。依性格原因,喜欢遇到难事往前冲,也喜欢往后逃离,找到一个谁都不知道的地方,静静的发呆。这是一个矛盾点,但我愿意不让人理解,别人的理解对我而言,也是浅的。
    细碎在光阴里的还有5、6岁的玻璃弹球,11、2岁的打闹,14、15岁的情窦初开和1距离最近的19岁里流逝的焦虑和错过的人事。你看,那么近,那么远,我都还记得,情窦初开那时的阳光怎样深浅不一的透过玻璃窗,我都还记得清楚呢。转眼间,我就要由不得自己,由不得人事过着20岁的生活了。
    “近来人事多消磨”,最近情不自禁的无不是即将到来的20岁。我总会给别人的话语里假装深沉的感慨“白驹过隙”光阴如水,岁月如梭”诸如此类苍白又无劲的话语罢了。
 相比于19岁前的焦虑,20岁,于我似乎更加坦然。我会跟别人说“我是最可爱,最年轻的”也会祝福别人“永远18岁”,我知道,在我祝福的时候我比任何人都真诚。但我不会希望自己永远18岁。概念我即是思想我,在电脑里就是数据或者说是代码。此“我”可以属于这个世界,也可以超脱凡尘,飘飘然遗世独立,星海遨游。    概念我超脱时间,跳出空间。“我”缓缓的撑着一只长篙,乘着扁舟,所行处泛起轻轻涟漪,行过小桥顺着流水,映入眼帘,满是杨柳岸边的江枫渔火。暮色渐深,天降细雨蒙蒙,茫茫江面,水天一线。
    于船篷内温酒,卧听雨声点点,鱣鮪发发。醉酒微晕,望着前面芦苇中绵绵的白雾,画面穿越千年,听到了伊人在吟唱“白露为霜”;见到了流水潺潺,不知雎鸠、荇菜,淑女窈窕是何等模样;也目睹了静穆如镜的湖面鸳鸯于飞。
    水无常态、人无常形呢。有时我像飘落水中的枫叶,在流水中翻涌,浮浮沉沉。感觉所有人都在静候春风的温柔,独留我在风景之外。静水流深、浮萍无根,扁舟上的我好似浮萍躺湖心,把岁月消磨成旧时光。
    很多时候两个我也是矛盾的,梦幻与现实的交融,在交点处,迷茫了。不管怎么迷茫,这两个我也还算是自己的。更多时候我始终是别人眼中的“我”。成为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都是别人认为你应该如此。所以要走的路不好走,想做的人不好做,身不由己,己又如何由心。
    “我”与清照对酌,幽幽的叹息今宵酒醒何处?醒了在复杂多变的世界挣扎,还是在自我意识里迷失?少年时代的单纯、青年时代的激情,灿若烟花,稍纵即逝。“古往今来多少事、都随风雨到心头”,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不过是庄周梦蝶,一切的美好变成了消散的彩色泡影,无影无息。饮罢即风雪,停杯,无言,入眠。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似醒一梦归凡尘,浊心但静怀素锦。每个人梦醒之后,仍然在落落凡尘之中。也唯有心怀素锦,才能在前行的道路上波澜不惊。
    已是清晨,雨霁初晴,湿润的空气有些清凉,轻轻的停船,缓缓靠岸,背着行囊,走过乡间小道,路遇残碑小筑,转入竹林深处,耳听得雄雉清欢……,待到灯火阑珊,回首处,我还在路上。